法国为何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我们都知道法国在二战开始没多久就遭遇了德军了猛烈攻势,他们绕过了马奇诺防线,迅速攻占了法国大片领地,随即坚持不到7周的时间就宣布投降。

这样的法国,为何能在二战结束后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呢?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戴高乐将军自身的不懈努力。法国灭亡后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在海外组织“自由法国”继续领导法国军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过程中,有二十多万法国军队成功撤出,这股有生力量在英国和北非等地与英军展开对德的联合作战。

尤其是1944年,在戴高乐将军的亲自指挥和号召下,成功的实施了在法国诺曼底的登陆战,顺利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得德军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状况,加速了二战欧洲战事的结束。

其次,法国即便沦陷,但依旧有强大的影响力。在非洲和亚洲等地区有着大量的法属殖民地,他们和法国依旧有某种特殊的紧密联系,二战中都追随戴高乐参与反法西斯联盟。

1943年,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欧洲战场的盟军出现了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此后,北非战场上,英法联军重挫德军,有着“沙漠之鹰” 的隆美尔将军遭遇重大的溃败,无力再在北非战场上组织有力的进攻。北非战场的军事转折,很显然与法国的动员和组织脱不了关系。

即便是现在,中国投资非洲,帮助修建铁路,建设孔子学院,和非洲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搞好与法国的外交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法国沦陷后,本国的居民也并没有放弃抵抗。戴高乐将军在各地发表动人心魄的反法西斯演讲。而诺曼底登陆战的顺利开展,与法国民众的秘密通信、情报的提供和刻意的制造动乱有莫大的关系。

整个二战中,法国军民对德的参战次数并不少,在二战后期法国正规军队的数量飙升至两百多万,就是有力的事实说明。

综上,法国在二战中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low,也绝非网上调侃的奶法梗说得那样弱。如果法国真的那么差劲,即便英国再怎么力挺,苏联也绝不会同意。

二战后,法国紧随英国之后造出了原子弹,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一。可见,任何国家政治大国席位的获得,最终还是得依靠自身强大的综合国力来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法国   戴高乐   诺曼底   北非   非洲   欧洲   英国   德军   战场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