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闲话~说说真实的李莲英

我们现在了解的李莲英,大部分都是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其实不算真实。

这样的李莲英恐怕只是他的工作状态

文学作品中的李莲英,奸佞狡诈,横行跋扈于朝野,真实中的李莲英并不是这样的。

从大环境来说,清朝的统治者汲取了明王朝的教训,不允许太监干政,甚至于都不允许太监上奏折。

从生存的小环境来说,李莲英得宠的时候,正是光绪皇帝和慈禧争夺权利的时候,况且慈禧是一个喜欢独掌权利的人,决不允许旁人在她耳边出幕划策,指手画脚。

再说具体一点,李莲英的前任,大总管太监安德海被山东丁宝桢处死,对李莲英也是一个警示。

李莲英入宫的时间已经不可考,大概是光绪初年,而到了1911年。才在出宫以后,在家病逝。从其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尚可得到善终,可见文学作品对他描述多有不实之处。

而且,他出宫以后的住所也不是他出资购买的,而是隆裕太后赏赐给他养老的,只是原来宫中的一处养花之所,花神庙。

当时李莲英的财力并不是在北京买不起住宅,而甘愿屈居一座小庙里(尽管这座小庙赏赐给他了)过着半俗半僧的生活,可见其性格中不招摇的一面。

陪着慈禧扮戏,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

史料记载,清朝的一位顺天府的县令,后调任大成县令,因为李莲英的老家就在大成县,所以在上任之前去拜见李莲英。

本来想着,去递个帖子,尽个礼节而已。没想到李莲英和他客客气气的见了面,而且一口一个老父台的称呼,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叮嘱:我的子侄和族人如有什么不轨之行,你要严加管束,否则,你我都要被参,此事我拜托了,请你切记。可见李莲英为人之谨慎。

李莲英虽然官居二品,在1886年奉旨陪同醇亲王巡阅北洋水师的时候,不敢戴二品的顶戴,只是戴了一个七品小官的顶戴。

而且李莲英每天都是穿着布衣,布鞋,每天拿着醇亲王的长杆烟袋和烟荷包,亲手为醇亲王装烟。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是醇亲王的侍从人员。可见,李莲英为人之小心。

李莲英虽然爱财,但是绝不贪婪。

到了清朝末年,朝野中人凡是给老佛爷进贡时,总是派人先给李莲英送一份。李莲英又不好不收,不收得罪人。

于是,李莲英每次收礼,对送礼之人都会客客气气的,而且每次都会回礼。比如这一次人家送了价值一千两银子的礼物,李莲英必回礼八百两。

不收礼,得罪人。收礼再回回去,就是礼尚往来,人情世故了。由此可见李莲英为人之圆滑。

陪着慈禧及诸位格格娱乐,

不管怎么说,李莲英在宫廷斗争,宦海角逐中,能够善始善终,全身而退,必有其独到之处。这恐怕是和他戒骄戒躁,一生慎处是分不开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光绪   都会   回礼   县令   朝野   亲王   文学作品   清朝   闲话   太监   慈禧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