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往往都很机灵


为什么语言总得说出来?

甚至可以欺骗人们的眼睛。

正常人的沉默近乎木讷,

似辜负了口若悬河的多彩“说明”。

古有凌牙利齿“舌战群儒”,

今有百家争鸣的“专家网红”。

所仗的“三寸不烂”搅动了时代,

引领风流;

各自称雄。

如推波助澜的历史浪花,

“淹没了”小品,

淘汰了相声。

虽此起彼伏涛声依旧,

随大江东去不绝吟诵。

可“批阅”的眼神唯注重于无声处,

静对的表情永远都是“作哑装聋”。

“口若悬河”只激活“大浪淘沙”,

“信誓旦旦”里有多少“纸上谈兵”?

因一句“祸从口出”而选择了明哲保身,

犹担心“咬文嚼字”会徒劳无功。

最后被炫耀的才华皆成笑柄,

因为口水滋润不了凌烟阁的供奉。

最尖利的讽刺莫过于“言过其实”,

最徒劳的忙碌就是“充饥画饼”。

所以历史不会再次选择马谡,

谁也不愿犯傻重失街亭。

更多的教训教会了聪明的“慎思守志”,

让大写的“沉默是金”

成了座右铭。

看“难得糊涂”微笑着装聋作哑,

才知道“聋哑人”为什么都很机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看疗效别信广告”世人皆懂。

佛说的拈花一笑却动了禅玄,

远胜过木鱼敲碎;

晨钟厌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晨钟   聋哑人   装聋作哑   言过其实   祸从口出   明哲保身   咬文嚼字   大江东去   口若悬河   沉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