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男之首,为何落得被诛?

某少女A:

“这位少年郎,妙有姿容,真是像花一样的美男子啊。”

潘安:

“你们将我团团围住,我还怎么赶路?”

某少女B:

“这位郎君,我们看够了就会放你过去,哈哈哈哈哈哈!”

老妇:

“少年郎姓啥名谁,家住何方?年方几何?是否婚配?”

潘安:

“你好,在下潘安,字安仁,家住郑州。我十二岁时,已有婚配。将来成婚后,自会珍爱万分。我已回答完。能否放我过去?”

老妇:

“原来你就是文采斐然,以才名闻世的潘安啊。”

众少女:

“虽潘郎已婚配,但仍愿送你水果,以表爱慕之情。”

在古代,“花样美男”最早便是形容潘安的,而少女们将水果掷到潘安的车里,就是著名的“掷果盈车”之典故。

掷果盈车

作为古代四大美男之首,潘安少年时就以神童出名,闻名四方。后世被冠以“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

潘安生于247年,他的父亲是琅琊内史潘芘。年少时,跟随父亲游历四方,见多识广。不过,潘安虽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在入仕途之后,饱受官场挤兑。因锋芒毕露,成为了朝中诸多大臣的眼中钉,肉中刺,滞官十年不迁。

公元278年,潘安担任过怀县和河阳县的县令。从而有了著名的“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诗句,说的是潘安为妻子在河阳县种满桃花的故事。在河阳县,潘安总算落地生根。可奈何造化弄人,给了潘安爱情的同时,没有给他畅通的仕途。但当爱妻杨容姬因病去世后,潘安迎来了他官场的新起步。然而他并不开心,发誓此生不再娶妻,他们的爱情也被后人称为“潘杨之好”。而且潘安的一首首悼亡诗,也为后世开创了先河,名留青史。

潘杨之好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长安,性情大变,重回官场,入了鲁国公賈谧的幕府,与石、陆机、左思等共称“二十四友”。潘母见儿子攀岩富贵,多次好言相劝,但是潘安骨子里仍不甘心。后来,与贾国公关系越来越好,交情越来越深,有一次賈谧出门,潘安还未看到其马车,只是看到尘土就下拜,被人称为“望尘而拜”。直到他参与了贾后陷害太子一事,才明白母亲的一片苦口婆心。

望尘而拜

一封以假乱真的手书,最终定了太子司马遹谋乱之罪。太子被废,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囚禁了晋惠帝,自立为帝。贾后倒台,潘安也沦为阶下之囚,被判“诛三族”的大罪。按理篡改太子文书,罪不至灭三族,但当中小人作祟,就得另当别论。早年在潘安父亲手下做事的小吏孙秀,成为了司马伦亲信。因之前备受潘安的敲打,记恨在心,眼见潘安落难,便给他冠上谋反的罪名,才落得诛三族的下场。

尽管世人对潘安褒贬不一,但他的才与貌,他的至情至孝,也被后人所称赞。“才过宋玉,貌赛潘安”仍是世人对男子的称赞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望尘而拜   安仁   美男   司马   老妇   仕途   官场   太子   父亲   古代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