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的宾客们果真是鸡鸣狗盗之徒吗

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齐宣王弟弟田婴,田婴的封地在薛,被称为“薛君”。孟尝君也承袭了薛公之位。孟尝君之所以被人们这样称呼,可能起先是被封在尝邑。孟字的意思是老大,君在当时是一种很流行的爵号,例如:商鞅被尊称为商君之例。

孟尝君像

孟尝君有一个爱好就是非常喜欢养客,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会被孟尝君奉为上宾。传说他养了三千宾客,这在战国时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还是多亏孟尝君有一个好父亲和好伯父。

这些宾客天天住在招待所里,白吃白住,不用上班打卡,也不用朝九晚五,只是偶尔受孟尝君之托,去办一些五花八门的大小事,或是陪着孟尝君出门做随员,或是陪孟尝君吃饭、喝酒、聊天,看舞曲,也有和孟尝君聊学问,或者跟随打仗的。

门客三千

孟尝君被历史所记载的一件大事就是公元前298年,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打进秦国的函谷关,打到了盐氏。但是此次攻秦并没有对秦国造成致命一击,但是,那个时候只要敢于抗秦就很了不起了。

三国抗秦


而在讨伐秦国之前,孟尝君从秦国逃回了齐国。司马迁记载孟尝君在秦国当了宰相,实际上其实只是人质,秦国在齐国也有一个人质叫做泾阳君。战国时期互派人质以维持那微妙的同盟关系。

泾阳君

孟尝君逃离期间有件传奇故事,秦昭襄王不放他走。孟尝君就托人请求一位宠妃向秦昭襄王说情。这位宠妃非常钟意一件孟尝君之前送给秦昭襄王的一件白色狐袍,要求孟尝君也要给一件才帮忙。但是,孟尝君只此一件。无奈之时一位随他来秦的会学狗叫,会偷东西的门客自告奋勇,在一日深夜从秦昭襄王处偷走了白色狐袍。第二天献给宠妃,宠妃如约说动了秦昭襄王便将孟尝君释放了。这件故事也是“鸡鸣狗盗”成语的来源。

鸡鸣狗盗

司马迁所著《孟尝君列传》,在宋朝王安石看来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中,说是孟尝君的门客只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没有一个人配得上称“士”的人才。

而这里有个误区,司马迁所谓的“士”和王安石所谓的“士”不一样,司马迁的士指或多或少读过书的文士和会功夫会打仗的武士。王安石的士指文武双全的奇才,是天之骄子。

孟尝君担任齐国宰相的时候,能够发动三国攻秦,还打进了函谷关,另外在任期间并没有使齐国国力退步,可见门客中不仅有鸡鸣狗盗,还有会管理国家的文人和会打仗的武人。

而且还有冯驩为孟尝君收买人心,规划退路,如此识大体,眼光远的人才也是孟尝君的门客,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能力,三千门客,只要有如“鸡鸣”、“狗盗”、“冯驩”这样的人在危险之际能救你于危难之间,这些门客就没有白养。

结语:

为善之人必有天相。

为善之人必有贵人相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鸡鸣狗盗   泾阳   文士   宾客   秦国   门客   和会   齐国   宰相   人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