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二十四节气丨冬至:春生冬至时

□本报记者 刘晓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送走了大雪节气,12月22日5时48分将迎来冬至。我国各地进入“数九天气”,标志着寒冬的到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由周到秦,都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冬至,十一月中来。终藏之气至源此而极也。”冬至当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这天之后,白昼逐渐变长,阳气初生。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麋,即麋鹿,雄麋鹿有长长的角,每年冬至前后会自然脱落,要到第二年夏天才会长出新角;三候水泉动,冬至时节,阳气初生,此时地下的水和山中的泉水并没有结冰,仍然在悄悄地流动,并且是温热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常说的“进九”。气象资料也显示,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在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而在南方,则盛行吃汤圆,冬至汤圆又称擂圆,取团团圆圆之意,与平时吃的汤圆相比,冬至汤圆除了经典的甜圆,还有咸圆,即在糯米团里包进猪肉、豆腐干、冬笋、香菇等馅料。

冬至节,春之先声也。让我们在天寒地冻的冬至时节里,遥望春天,期待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冬至   北方地区   月令   岁首   夏历   民谚   都会   麋鹿   阳气   节气   蚯蚓   汤圆   饺子   时节   也就是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