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广东药科大学召开

日前,2022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广东药科大学举办。会议以“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为主题,深化国际间的产学研用合作,助力构建全球高质量合作伙伴关系。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内外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共16人作主旨报告。

院士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部于2018年创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搭建中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对接平台,推进全球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衔接。

广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朱超华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通过产学研创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本次会议突出跨学科交叉融合,厚植科技教育合作基础,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平台,将实现多元合作,互利共赢。

学术报告环节,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内外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共16人作主旨报告,专家围绕中医药发展、免疫代谢、肿瘤治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学术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发展”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医药学是复杂科学体系,更加需要集成应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开展融合创新研究;更加需要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多学科结合创新型人才队伍;更加需要国际合作,让世界学者亲自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科学内涵。中医药要建立数字化、工程化、智能化的精准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系统,使传统中医药取得突破性发展,并为世界医学和人类健康作贡献。

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卫东作了题为“守中药疗效之正,创生物机制之新”的专题报告。他认为,中药创新药物研究不应该走西药创新靶标驱动的创新药物研究思路,而应“以药寻靶”,即按照“临床表型—动物表型—细胞表型—靶标发现”的研究思路,从中药临床效果出发,守住中药疗效之正,定能创作用机制之新,发现具体机制后还能扩展中药的疗效范围。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医学院教授魏明谦作了题为“用细菌融瘤来突破晚期肿瘤微环境”的专题报告。他认为,目前肿瘤治疗受到了复杂的肿瘤微环境限制,分享了实验室应用细菌溶瘤病毒突破晚期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校企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介绍,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药高校的全方位合作,推进中华医药的传承创新。

在国际产学研用战略合作签约和捐赠环节,广东药科大学校长翟理祥代表学校与俄罗斯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在线上签约,推进两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医学科学院、岭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就国际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基地共建、传统中医药与海洋药物研发等与广东药科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签署框架协议。

据介绍,联通公司将投入220万元在广东药科大学校园建设融产学研合作洽谈、数字化产品体验于一体的“体验空间”;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学校设立“百万奖助学金”;岭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设立50万奖助学金,奖励学习和创新创业成绩突出以及资助经济上困难的学生。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长蔡向挺作为广东药科大学优秀校友,捐赠了总价100万元科研仪器设备一批。

【记者】马立敏

【通讯员】倪慧玲

【作者】 马立敏

广东教育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产学研   广东   靶标   表型   会议   澳大利亚   国际   俄罗斯   丝绸之路   广州   人才培养   晚期   中医药   肿瘤   海上   中药   医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