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革了什么,导致最后被五马分尸?

商鞅变法学过历史的应该都知道,但是商鞅变革了什么?恐怕了解的就不是很多了。
今天看了《史记 商君书》,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商鞅变法的法令内容。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一、 卫鞅下令把百姓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

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

把百姓什五编制,利于管理。让百姓相互监督,施行连坐制,可以有效减少犯罪。

这也带来一些弊端,大街上来往行人 ,目不斜视,不敢相互看,怕人举报,人人自危。

不告发犯罪的人,就腰斩,当是乱世用重典,对秦国应该是有好处的。

不能以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待两千多年前法令。


二、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不分立门户,赋税加倍。

分家能促进人口增长,人口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才有征兵的条件。


三、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

商鞅建立了体制完备的军功爵制,总共17级,商鞅此时为十级左庶长,属于外来客卿。

四、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

秦国变法几十年后范雎说秦人怯于私斗,勇于公战,这也是秦国强大的基础。


五、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

鼓励农业生产,这没什么好说的,粮食丰收,百姓才有的吃,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对于增产的农户,免除劳役赋役,能刺激农人积极性。

使得农人不断更新改进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免除赋役,进入良性循环。


六、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及其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前面是奖励,这一条就是惩罚了,懒惰导致贫困的,妻子儿女都要被卖为官府的奴隶婢女。


七、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

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

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王族子弟如果没有军功,连家族族谱都上不了,更别说王族的特权了。

这不是要了名门子弟老命了,逼得生来高贵的王族子弟不得不走上战场。

为秦国而战,而不是当一个国家的蛀虫。

没有军功,就是腰缠万贯,也没什么人看得起。

看后来的吕不韦家累千金的大商人还是要投资异人,走上政治道路。


最后

商鞅变法可以说得罪了秦国所有上层贵族也得罪了老百姓。

变法期间,太子犯法,商鞅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商鞅和太子及其老师结怨。

当秦孝公死亡,新君即位,商鞅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秦惠文王以谋反罪,把商鞅五马分尸,并且诛杀全族。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秦国   显荣   赋役   劳役   尊卑   王族   军功   子弟   等级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