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私畜部曲百余人?赵匡胤怒而赐死,发现是诬告后为何冷处理?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有一天向赵普询问使天下长治久安之计,赵普迅速回答了以往乱世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此非它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卷二》

由此,赵匡胤马上就搞了一出“杯酒释兵权”,从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分“义社”兄弟们手中收回了兵权。

收回能征善战且有相当威望的宿将们的兵权,让庸才或权力欲望没那么高的亲信将领分别执掌兵权,才能让赵匡胤放心。

而其中重点的重点就是护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和殿前亲军,这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军队,也是一出事就是大事的军队。

再加上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前的官职就是“殿前都检点”,他自己就是最大的经验教训。

所以在收回宿将们的兵权后,赵匡胤对重新任命的侍卫亲军的统领人选十分上心。

“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亲自挑选了四个人来统领侍卫、殿前亲军,分别是:

  1. 刘光义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2. 崔彦进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3. 韩重赟任殿前都指挥使
  4. 张琼任殿前都虞候

其中,刘光义(后因避讳宋太宗名,改叫刘廷让)和韩重赟的身份其实不简单,他们都是赵匡胤当初纠集的“义社”十兄弟中的结义兄弟,资历还是有的。

赵匡胤敢用他们,自然是觉得他们比石守信等人更无能。

根据《宋史》中这几位将领的相关记载,各人都有一些缺点。

刘光义后来跟宋太宗赵光义闹别扭绝食而死,可见这人没什么城府,受不得委屈。

崔彦进的缺点赵匡胤最喜欢,史书明文记载其人“然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

至于韩重赟,史书没有记载他明显的性格缺点,但有史学家分析,他这人是老实人,比较听话,让赵匡胤相对放心。

最后一个是张琼,这个人就更没有威胁了,史载其“性暴无机,多所凌轹”,不但是个暴脾气,还跟同僚都搞不好关系,偏偏就是这么个最没有威胁的人,最后被赵匡胤杀了。

张琼能被赵匡胤提拔到殿前都虞候这么重要的岗位上,自然不会是没有因果,他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早在周世宗时期,就在战场上救过赵匡胤:

周显德中,太祖从世宗南征……及攻寿春,太祖乘皮船入城壕。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琼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死而复苏。-《宋史·张琼传》

由上述记载可知,如果没有张琼,赵匡胤大概是熬不到“陈桥兵变”了,功大莫过于救驾,所以,即使张琼缺点明显,赵匡胤也愿意重用他,也相对信任他。

但皇帝的信任是别突破他的底线,赵匡胤不介意将领贪财、好色、残暴,更不介意将领跟同僚搞不好关系,有这种事,赵匡胤估计会鼓掌欢迎,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将领私自养兵,而张琼恰恰被人告发养私兵。

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八月,跟张琼有矛盾的同僚史珪、石汉卿出面告发张琼四条大罪:

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宋史·张琼传》

这四条罪状中的“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其实都不算是死罪,除了诬毁赵光义这个皇帝的亲弟弟会让赵匡胤稍微气愤点外,别的应该是不在意的,他并不指望每个武将都规规矩矩。

“畜部曲百余人”就触动了赵匡胤敏感的神经,张琼是殿前都虞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他养私兵干什么?

这事赵匡胤自然要亲自审问,张琼脾气比较硬,不愿意辩解,即使赵匡胤叫人动刑,把他打了个半死,他都一句话不说:

乃召讯琼。琼不伏,太祖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气垂绝,曳出,遂下御史案鞫之。-《宋史·张琼传》

张琼的脾气拗,似乎不屑于辩解,可在赵匡胤看来,这就是默认了所有的罪行,于是张琼的结局就注定了,“狱具,赐死于城西井亭”

犯了重罪的张琼人虽然死了,但家还是要抄的,结果一抄家抄出问题来了,他家里既没有钱,也没有私兵,“太祖旋闻家无余财,止有仆三人”

这下案情明了,张琼是被诬告的,史载赵匡胤“甚悔之”,不过,他的后悔似乎也就是做做样子,因为接下来他并没有处理诬告张琼的史珪、石汉卿。

赵匡胤倒是问过石汉卿:“汝言琼有仆百人,今何在?”石汉卿的回答很有意思:“琼所养者一敌百耳。”然后赵匡胤仅仅是优待张琼的家人,却对其被诬告一事再不过问。

这种态度还是有些问题的,有研究《宋史》的史学家分析赵匡胤主要是要给弟弟赵光义一个说法,毕竟张琼的罪状里还有“污毁”赵光义这一条,既然人都死了,不如给活人一些面子,哪怕死的是曾经的救命恩人。

而且,石汉卿也是赵匡胤的亲信,他后来担任过殿前都虞候一职,这样的人赵匡胤也舍不得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去处理,石汉卿后于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跟随赵匡胤征讨北汉时战死。

其实,张琼的死,主要还是在于其性格暴躁,跟同僚关系不好,他被诬告时没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当时张琼自己不吭声,但只要有人道出真相,也就没事了。

比如,张琼的上司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后来也差点被赵匡胤杀了,原因是有人告发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者”,也触动了赵匡胤敏感的神经。

但韩重赟性格好,有人为他说话,而且还是宰相赵普:

太祖怒,欲诛之。赵普谏曰:“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太祖纳其言,重赟得不诛。-《宋史·韩重赟传》

最后,韩重赟仅仅是被赵匡胤收回兵权,什么后遗症都没有。

相比起韩重赟,张琼就吃亏在平时跟同僚们关系实在太差,差到明知他是被诬告,也没人愿意趟浑水。

他死后,也没有人愿意为他申冤,赵匡胤既然已经错了,自然不愿意节外生枝影响到皇帝的威望,能尽量冷处理是最好,所以,张琼即使冤死也只能不了了之。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宋史   将领   杯酒释兵权   宿将   冷处理   兵权   同僚   太祖   侍卫   皇帝   缺点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