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七大未解谜案,到底哪一个更令人着迷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非常好,叫《中国历史上的七大谜案》,今天咱们就拿这个题目和结构脉络来梳理一下。有些内容咱们之前讲过,就一笔带过,有些内容需要补充的,咱们就找到相关的资料丰富的一下,这盘菜端出来好不好吃,各位看官说了算。

老子出关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历史上第一个谜案的是老子出关之谜。老子姓李,名耳,是咱们国家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因名气太大,所以很多人都想抱大腿。比如说李唐王朝就公开追认老子为自家始祖,就像是朱元璋说自个是朱熹的后人一样,纯粹是为了贴金,因为老子他耳朵特别大,所以谥号聃,人称老聃。

老子

曾经当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后来是辞官不做,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被官令也就是当时边关军政主官,一个叫做尹喜的人,强而著书。 必须要留下来,写本书才能走,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5000言《道德经》,之后继续骑着大青牛走了,后“莫知其所终”,这就是老子的出关之谜。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老子后来去哪里了呢?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到现在也没有找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根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就是说老子到西边教化胡人去了,后来还成佛了。

《道德经》帛书本揭秘之第一章

那还有的说法更远,说他沿着后来玄奘的路线,经流沙河跑印度去了,跑印度干嘛?传播道教,还传说释迦牟尼是他的大弟子,还有人说这个大耳朵老头后来在临洮这个地方,甘肃境内,推广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内丹炼法,教当地人养生修道,最终他是先得道在临洮的超然台飞升。

老子故居

更有人说,那时候时局不稳,有可能老人家半道上遇到打劫的意外身亡,这些个说法有一个很明确,那就是老子都是往西边走了。不过根据《庄子.天道篇》的记载,说是老子官不干了以后,从西边的周市往东回家乡归居地,他的老家在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鹿邑县和山东曲阜很近,所以才有了传说中的孔子找老子问礼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而且这件事,许多古书典籍里都有记载,这都指明老子应该是退以后东归了。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根据当时《史记》的说法,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也就是说他辞官的时候都160岁或者200多岁了,你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该安享晚年了,跑那么老远干嘛呢,所以个人认为老子东归说比较可信。

西施之谜

第二个历史谜题就是西施,都知道是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生死到现在也没有准确的说法。说到这个西施那可是咱们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女性间谍工作者,越国先被吴给灭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咱们都知道,想有朝一日干死吴国。

吴王与勾践

可是表面上你得服软,于是就把西施作为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西施果然活好,把吴王迷的是骨头酥软,也不管国家大事了,为勾践再次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奇怪的是,伍子胥死后,吴国被灭,夫差这个淫君自刎,勾践是重新执政的时候,大功臣西施却神秘地消失了。

西施塑像

西施最终究竟去了哪里?这个问题成了一个千古疑问,找到一些资料,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特别惨的,根据东汉的《吴越春秋》记载,吴王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所以鸱夷就是隔囊和牛皮袋子的意思。西施跟老冤家伍子胥一样,被装进皮革袋子里,大石灌沉到湖里给淹死了。而下令淹死她的人不是吴国,正是喜欢干“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这件事的勾践。

卧薪尝胆

勾践为什么要把长得这么美的大功臣给灭了呢,生在吴越之争已接近尾声的墨子曾经说过,西施之沉其美艳,也就是说西施颜值爆表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在大赢家勾践眼里,吴国已灭,西施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能用一枚肉弹,把夫差身体掏空,把一个强大的吴国搞垮。所谓是红颜祸水,就把西施过河拆桥给杀了。

西施与范蠡

不过大家更相信民间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第二种说法,说姑苏城破,吴国灭亡的时候,西施的恋人范蠡赶紧跑到吴国深宫,成功把西施救了出来,从水道跑到了太湖,远离政治斗争,过上了老百姓的小日子。范蠡化名陶朱公,靠脑筋经常致富,西施和他是妇唱夫随,最终两个人福寿双全而终。东汉的时候有本《越绝书》也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好,刚才说到的都是普遍的两种说法。

西施浣纱

其实关于西施的生死之谜,还有第三种说法,下面就给各位讲一讲这个说法,许多学者认为西施不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物。因为在上古文献当中,“西施”这个词表达的就是对世间所有美丽女子的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是一种泛指。而且在吴越两国爆发战争前200年就出现过“西施”的称谓,管仲庄子等人的著作当中,这个词早就出现过,只是来形容女性的柔美俏丽而已。这三个说法其实都有一定道理,哪一个您更中意的,您自个判断。

徐福东渡

第三个历史上的难解之谜,连骗秦始皇两次的方士,徐福东渡之谜。你说当年徐福带了这么多童男童女,能工巧匠、金银财宝、植物和种子,究竟去了哪里呢,至今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徐福东渡

之前咱们也做过一期节目,叫,日本天皇中国人,难道说徐福当时真的到了日本成为了第一代天皇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听。

杨贵妃的生死之谜

排在第四的历史谜案,便是杨贵妃的生死之谜。又是古代四大美女,怎么老是关注美女的生死呢,很多人都会说,这怎么会是一迷案,公元756年6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唐玄宗是屁滚尿流往四川跑,途中兵变,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这大伙都知道啊。

马嵬兵变

非也,首先就关于怎么个死法,历史上记载就不同。根据《旧唐书.杨贵妃传》里头说,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爵遂缢死于佛室,也就是说当时禁军将领陈玄礼一干人杀了杨国忠父子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唐玄宗赐杨玉环缢死,玄宗没办法,与贵妃诀别之后,下令将杨贵妃缢死于佛室,可是根据同时期的很多唐朝诗人的文字描述,这种说法又不对。

贵妃身死

比如说杜甫在马嵬驿兵变六个月后,写了一首《哀江头》的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其实还有很多诗人的诗,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呢?马嵬坡六军哗变,贵妃被劫,唐明皇想救却救不得,爱妃是被杀身亡,死于乱军之说,从此也是一直不绝于耳,而还有的诗说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众说纷纭。

马嵬兵变

可是经历过安史之乱的白居易,有一首流传千古的《长恨歌》里,他又说到,安史之乱平息,唐玄宗要给这个杨贵妃改葬,可是诡异的事发生了,在马嵬坡下的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也就是说尸体不见了,但是捡到一个香囊,这个香囊,当时唐玄宗是爱不释手,天天挂身上。你说难道是遇到盗墓贼了吗?可是《长恨歌》后头还写道,唐玄宗后来托一位道士叫做杨通幽,四处探访杨贵妃的下落,结果是找来找去,在四川营山的太蓬山上找到的杨贵妃。

长恨歌

诗中这么写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各位可能不知道杨贵妃名玉环,字太真,信奉道教,所以左臂上纹了太真二字,历史上她也叫做太真妃。难道说杨贵妃真的没有死,当年是偷梁换柱而已吗?还是说这样的描写只是诗人浪漫的想象,到目前为止不清楚。

杨玉环画像

还有一种说法似乎挺值得玩味,杨贵妃不仅没死,后来还东渡到了日本,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在11世纪,日本著名作家紫式部根据《长恨歌》写了一部小说叫《源氏物语》,而《源氏物语》就是描述源氏的命运的一本书,与中国的杨贵妃有很多相似之处。

紫式部塑像

还有在日本人写的《杨贵妃外传》,《杨贵妃复活秘史》也说,马嵬坡兵变时,一名婢女是代她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经过漫长的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九金安顿下来,还后代繁衍出了山口家族。著名的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可能是杨贵妃的后代,反正是种种说法都说明只要凭着杨贵妃这三个字的金子logo,她的生死之谜肯定会永远的探索下去,我们也只能等看看有没有新的考古证据出现了。

赵匡胤暴死之谜

历史上第五个悬案,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之谜。之前讲过一期,史上著名的酒局里边专门讲过这个事儿,

斧声烛影

但无论怎么说,种种迹象都指向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而且现在学术界基本上都肯定宋太祖确实是死于非命,只是对于具体的死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建文帝生死之谜

排名历史上排名第六的悬案就是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掐指一算,都几百年了,建文帝的下落真是一个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两个,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郑和下西洋

其实建文帝有没有自焚,朱棣最清楚,他登基之后的种种表现,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如说多次派心腹到民间探访,整整前后20多年,再比如说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陪同的官员当中竟然有不少是锦衣卫,锦衣卫是干嘛的,大家都清楚。

建文帝出家

民间都说是建文帝后来出家了,所以明成祖就向所有的寺院颁布了僧道度牒书,对所有的僧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普查等等。这都感觉建文帝说不定还真不是自焚死的。

李自成生死之谜

排第七的是李自成的生死之谜。按照正统的说法是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号,闯王在湖北的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有一个说法,李自成死亡的地点是湖北咸宁市的通山县九龙山,反正明史的结论是自成以死尸朽莫辨。但是有专家说了,李自成当年跑到湖湘时,手底下的兵马还有40多万,驻扎在九宫山一带的至少得有数万人,怎么可能就带着20名亲信,轻而易举地被乡亲们干死了,更诡异的是,李自成是生没见人,死没见尸,而且他带着几十万人也是人间蒸发了。

闯王李自成

因此300多年来围绕李自成的下落就一直存在各种说法,弄得是真伪难辨,迷雾重重,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李自成可能是故意放出的这个烟雾弹,传假死讯号全身而退。别的说法不提,以前在甘肃兰州工作,我们有个领导姓李,当年是50多岁了,榆中县青城镇人。他说他从小家长就告诉他,是他是李自成的后代,这不是空穴来风。几年前在甘肃兰州召开了第11届的明史国际学术会上,一条新闻很有爆炸性,都直指李自成兵败之后,在青城的叔父李彬和堂兄弟李自胜的掩护下,最终隐居在榆中县的青城镇,而且死后被埋在青城镇的黄河边的龙头堡子。

李自成墓

李自成我们都知道,陕西米脂人离榆中青城不远,有亲戚倒也是无可厚非。问题是几百年来,榆中青城的李氏后人流传着一本李氏家谱,非常具有史料价值,不但写了李自成,而且披露了一个让人闻所未闻的历史秘闻,那就是李自成在云南被穷追之地。

一席话打动了吴三桂,于是吴三桂放过了李自成。根据李氏家谱中写道,一世祖为李建起生三子,长子叫李安,次子叫李政,为大明甲辰科举人官至御史,三子李斌,就是这个家谱的作者,已于甘肃兰州府皋兰县现在的榆中青城居家落叶。

传说中,李自成家谱

二世祖为李健和,生一子叫李宏,李宏生子,曰自成,分居赵家村。因他闯万国事,阖家个疑逃性命与大明江山亡佚。这是白纸黑字代代相传的,这个消息一爆出,当时与会的很多专家都急切的要求以考古手段来挖掘坟墓,认为只要能在墓中找到,哪怕一件传说中的随葬品,就可以使李自成的归宿之谜大白于天下。但是后来这个墓没挖成,因为很多专家也觉得开挖时机尚不成熟。李自成是青城镇李氏家族的祖先,要是开挖必须要获得李氏家族的同意,而李氏家族能否同意?这很难讲。

崇祯殉国处

历史上的悬案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大家还知道哪些悬案呢,欢迎积极留言!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榆中   吴王   勾践   长恨歌   西施   吴国   贵妃   老子   生死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