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雨几时休

疫情当下,闲居雅舍。一日,偶读明史,知悉袁崇焕之死原由。叹息之余,便有了说点什么的想法。一来为探究历史、小资夺情;二来从未曾想为督师"呐喊″,仅当读史感怀。

未遂吞胡志,千秋有是非。古往今来,有写史者必有读史、评史者。正史也好野史也罢。是非曲直,忧谗畏讥。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旷日争论,已不新鲜。就其明史而言,精通史学者云云。大致惯看古装电视剧者,不分长幼,只要触及古剧亦能口若悬河道出个子丑寅卯。精华与糟粕并存,正解或者臆测尽显。虽没有明史学家那样逻辑清晰、事件禁得住历史检验和推敲。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而言,大抵是不主张冠以他们笑料和嘲讽的。因为,终是一段对历史回顾之兴趣,茶余饭后的闲谈,无意大动干戈,非要弄出个子丑寅卯了。

时空可追忆于(1629)崇祯二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仅仅年余,官僚内争疯张,欺上瞒下,贪污腐化,君臣猜疑,内耗严重。加上袁、毛二将相残,更加速了明帝国的衰败。时下明朝的振兴急需像袁崇焕一样的人拱卫京畿,而作为明朝灭亡初期,内耗夺冠的热点人物,如何会少了毛文龙。二位名震朝野间的将领争斗,又如何让意气风发的崇祯踌躇满志。如里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是大明祸起萧墙的焦点;那么崇祯怒杀袁崇焕,便是掀开了大明帝国加速消亡的台前推手。

毛文龙,字振南,浙江钱塘人,明末将领,历仕万历至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以皮岛为据点,广招汉人,日久壮大,在与后金屡次交战中战功卓著。明王朝正是看重了毛文龙这一点,顺势设立东江镇,并委任其为东江镇总兵,官居正一品武将。

毛文龙仕途很是奇葩,出生书香雅苑锦绣江南的他,从小不喜儒雅,酷爱舞枪弄棒。几经波折后,恰好镇守辽东明廷将领李成梁是他舅舅的密友,遂将其举荐帐下,但终未得李成梁重用。估计是吉人自有天相,明朝在辽东武举时,他又以第六名的成绩封得"安山百户″实职。从此官运亨通,在几次协防朝鲜攻打后金战役中,辽东遭到袭击,明军溃逃。毛率数百之众,从海上绕行千里,奇袭后金镇江。从此,毛部像一颗钉子随时准备刺入后金心脏。毛部长期盘据皮岛开镇以后,由于金人善骑射而不善水战,每逄偷袭明军,都要留守百分之三十的兵力防范毛部,从不敢倾巢而出。


毛文龙部作为牵制后金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用不可小觑。这种与后金你攻我夺,拉锯一般的战略防御,双方互信关系像窗户纸谁也不愿轻易捅破。大好机会被善于心计的毛文龙随手捕获,冠冕堂皇地成了向朝廷索取钱粮的理由。官场上得意之人必将于情场上失意。毛非圣贤,他居功自傲之垢病,使整个明廷除了镇守登莱的巡抚袁可立给予很大支持以外,其它官吏对其每年消耗明廷百亿万计的饷银,多是指责。

因为明廷视毛部是牵制后金的重要作用,所以心甘情愿出巨资供养他,并授以毛尚方宝剑以示尊崇,仅此一点足可说明,毛文龙在崇祯眼里的份量。虽然毛部所作所为从某种意义上看似是游离于明廷集权之外的独立"王国",但从国家战略需求考量,毛部仍然是以大明王朝安全为已任的。为了明朝基业,崇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固屡屡嘉奖与毛自然不过,久居官场上流的袁崇焕想必不会不心知肚明吧。俗语说"打狗还得看主人面"。既知毛是崇祯养着的宠物,高居明廷上流,也不知袁崇焕那一根神经错乱,玩出个先斩后奏,使毛文龙死于他屠刀之下。且在没有上谕的前提下,毛命赴黄泉。后来翻阅明史从袁崇焕京城被磔,所列罪状中,方悉此条罪状系要害之首,毛文龙是被袁崇焕矫诏所害。殊不知是崇祯痛,还是后金快。袁崇焕残受"凌迟"当天,朝野万民雀跃,对袁督师实施极刑时个个是拍手称快的。

貌似"君为刀俎,袁为鱼肉"。事非经过不知难,留于史学家校对再正确不过。明廷已定义袁崇焕矫诏斩杀毛文龙的罪状,谁是谁非,本文无须下究。道是阎崇年老先生认为:袁崇焕之举,是为了统一事权,是为了抗金大业,除掉了骄横不法,抗拒议和、跋扈一方的毛文龙,对明朝是有利的,袁崇焕杀毛文龙体现了"大智、大勇″。对阎老点评我是持保留观点的。如果"骄横不法,抗拒议和、跋扈一方"是毛文龙必死原因,那么骄横不法,跋扈一方,抗命而为之人,明末辽东战役中比比皆是。象熊廷弼,孙承宗,王化贞,哪个不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辈,难不成几位也不以明廷安稳为上,视明廷存亡而不顾乎?袁崇焕是不是被东林党左右,文章无意臆测,是否随意于这些东林党、一缕清流,笔下勿施于袁。总之,毛纵有千般错万般罪,身居明廷一品大员、敕封尚方宝剑,无论如何袁崇焕都不具备轻而易举夺毛文龙性命之特权,况切僭越皇权。阎老先生难不知临阵斩将乃兵家大忌,僭越皇权以身试法乃为官大忌,难不成"攘外必先安内″方是明廷定国安邦之良策乎?

暂不论,袁崇焕以身试法置皇权于何境地,至少相信崇祯内心一定是五味杂陈,这里不必庸人自扰了。就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也对袁崇焕行为给予了猛烈抨击,尽管叙述多有出入,评价失了偏颇。但凭毛文龙残遭斩杀之事研判,非空穴来风岂可置之不理。明末将领徐石麒认为,袁崇焕表面上主战,而实际上是想主和,甚至以擒杀毛文龙的方式取信于清廷。此举可能牵扯袁督师五年平辽方略,未有躬身,不敢妄言。事实上在毛文龙被斩杀以后,明廷不仅失去了牵制后金的有生力量,而且重挫了皮岛守军的士气。毛部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先后投降清军,沦为攻打明廷开疆扩土的马前卒。

四字承诺,三年相知。历史清晰的记载了1627年,后金在皇太极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围攻宁远和锦州防线,再次被袁崇焕击败,成就了著名的"宁锦大捷"。两捷,让明廷仿佛看到了希望。彻底转变了在袁崇焕之前,明军数战难求一胜的尴尬境地。1627年,明思宗崇祯接手了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本着一腔热血,钦定袁崇焕协助自己力挽残局。1628年的平台召见,此次决定明朝命运的会面,在与崇祯"陈述兵事"交流中,袁崇焕高谈阔论为明廷量身定做了一套完整的军事构想,把崇祯搞得心花怒放,也正是袁崇焕提出的"五年平辽″方略,崇祯心动了。

崇祯赐封袁崇焕尚方宝剑,为坚定执行袁全盘军事计划,任命其为兵部尚书,直接对明廷上下明示了对袁的无比信任。

以下三点为证:

一、让其总督关外军事。

二、准其任用心腹大将接手边防。

三、命令六部全面配合袁部所需的兵马钱粮。

可想而知,崇祯豪放程度和给予袁的支持,在整个明廷都是空前绝后的……

崇祯的豪放,或许让袁崇焕感觉到自己勾勒的宏大理想将要实现。此次授权,也或许激励袁崇焕信心满满。终于在1629年,因毛部军饷管理一事,他利用尚方宝剑斩杀东江守将毛文龙自信空前提上了高度。为了"五年平辽″方略顺利实现,虽朝野哗然,崇祯还是选择了妥协,并特许袁崇焕对东江岛守军的处置方案。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三年里袁崇焕大权在握,圣恩独享,风光无限。可他忘了夕阳无限好是总要近黄昏的,忘记了皇恩面前"五年平辽"承诺。

满腔荒唐言,几滴心酸泪。怎见得袁崇焕是真的成竹在胸,还是一出嬉戏。1629年皇太极努尔哈赤率数十万清军绕行山海关,直捣北京城下后。实锤击碎了崇祯的希望,同样痛击了袁崇焕宏伟的军事构想。当袁部勤王铁军尾随而止,他又做出一生中最愚蠢的决定。效仿当年宁远大捷和于谦镇守北京大破瓦剌的战例,利用高墙大炮与清军决战,地点就是北京城。这样的奇耻大辱,况且皇城之下,无论如何崇祯也无意做被瓦剌围在都城的景泰帝。以这样底级的军事手段,用皇家颜面和国都赌注,崇祯彻底绝望了。眼看"五年平辽″方略迟迟没有下文,这一刻,君臣情份于伤害中彻底不复存在。

细品"五年平辽″方略,袁崇焕自己也未必当真,可是崇祯当真了。或许袁崇焕有感于独享圣恩,出师这天一时兴起,满腔豪言壮语,好个痛快淋漓。再或许袁崇焕人生己到达高潮,没有什么比"自我膨胀,海口大夸″来解压的事了,但崇祯都全记着。尽管后来确实如袁崇焕所设想的那样,利用京城高墙火炮优势击破清军,解了北京之围。让袁崇焕没想到的是和崇祯之间的"蜜月期″也就此终结了。同年12月,袁崇焕下狱,罪名是矫诏斩杀毛文龙、尚揣圣意、私通后金。

再则,当时明廷在一帮东林党左右下,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之势,不顾外有后金,内有李闯,国力日渐衰弱情况下,炮制舆论控制朝廷。即使崇祯心想议和,也无从公开为之。最后斩杀陈新甲才平了口实,可见崇祯纠结的心情。毛文龙固然不具察言观色这般功能,一介武夫与文人之间的智慧较量,无法用同一种尺度去衡量。武夫的根本点在于与敌人刀兵相见,建立不世之功;而文人的根本点在于上兵伐谋、刁钻经营。袁崇焕早己察觉到崇祯议和的心思,且深知崇祯不可明示之原由。也正是这一因素,为确保与后金和谈大计顺利实施。袁崇焕以文人的刁钻加上武夫的武断,快马加鞭,一边同后金血战,一边私下和后金沟通。他如何想到倘若议和失败,前功尽弃之后,明廷的责难会接踵而至。他将面对尚揣圣意、矫诏斩杀毛文龙、私通后金等一系列罪状。大厦顷刻崩塌之时,有股洪荒之力足可以摧毁一切,一个人从峰顶坠落低洼之后,再丰满的骨架也将甩的粉碎。其实,此时东林党也没闲着,袁崇焕注定要承受被诛的厄运。

袁崇焕为何要斩杀毛文龙呢?

有学者解析:

第一、毛文龙在清军内部安插许多密探,知悉袁崇焕与清军秘密议和的讯息,杀毛文龙意在灭口。

第二、毛文龙性格倔强,个性鲜明,在听从袁崇焕调度时,是否存在居功自傲?当初袁崇焕离京赴任时,阁臣钱龙锡担心毛文龙"未必可能力",袁崇焕随即就说:"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明实录》

凑巧,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加快了袁崇焕的行动。史载:崇祯继位后,文龙亦忌惮帝英明,思有以自立。乃通于清,愿捐金二百万,易金、复二卫地,奏恢复功,邀上赏,已成约矣。《 东江疏揭报节抄》

袁崇焕得知后怕毛文龙抢了首功,于是出更高的价钱,但清军非常注重盟誓,坚持不可,强之再四,依旧没有进展,袁崇焕身边人献策说:今唯有斩毛文龙耳,在清不为负约,在我可以收功。于是袁崇焕急不可待地斩杀了毛文龙。《明实录崇祯实录》

另袁崇焕斥责毛文龙时颇能看出急于处死他以夺走军权的迫切的心情: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一个首将!并信誓旦旦地说:"今日杀毛文龙,本部院若不能恢复全辽以还朝廷,愿试尚方剑以偿尔命!"说罢将毛文龙斩杀。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为后金军队大举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终于导致此后兵临京都的"已巳之变"。

由此可见,袁崇焕矫诏斩杀毛文龙、尚揣圣意之罪是自己做实了的。一纸"五年平辽″方略,画下的大饼只能为自己充饥。种爪得豆这般焦虑有几人懂得,许是督师知晓。此外,袁崇焕即希望同后金议和的佳音快点来,好争取短时间内,平息由于自己一时"信口开河"造成的后果,可怜时不顾督师。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之死虽然惨无人道,若说冤案,文章暂不叙观点。

2022.12.14.

文:探险是人生的品味

作者简介:霍斌年(笔名,探险是人生的品味。张掖甘州人,70后,87年从军时攻读于石家庄文学艺术函授学院,作品常见于各文学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崇祯   东江   辽东   东林党   大明   明朝   尚方宝剑   江山   明史   罪状   方略   风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