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朝第一国策:剃发令

满清八旗趁明军与起义军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兵临山海关下,并在明亡之后,以诱降与逼降双重的方式,招得吴三桂来归,最终满清跨过山海关,入主北京城,这一年是1644年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

虽然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当时的满清实际统治者多尔衮深切地感到,亡兵易,役民难。尤其是满清与汉族的人数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很难让统治根基牢固,且汉满文化差异太大,就像三百年前的大元一样,不过九十余年,即土崩瓦解

有着前车之鉴,加之眼下汉人对满清的反抗浪潮愈演愈烈,于是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统治者便在入主北京城的当年颁布了“剃发令”,但遭到了汉族强烈的不满和激烈的反抗,随即废除

剃发令:留头不留发

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在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再次颁布“剃发令”,并严格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且制订了十字方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并在在施行“剃发令”的同时,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千百年来的儒家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令”的目的就在于从思想教育,文化传统上对汉族百姓进行损伤,从而达到彻底摧毁对满清的反抗意识与意志,而“易服令”的目的更是为了逼迫汉族人民,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满清表示顺从,以士大夫为代表的读书人是汉族的魂之所在,只要士大夫束手,读书人低头,那么普天下的汉族百姓自然随之低头

嘉定三屠

不过在“剃发令”推行的过程中,因遭到反抗,满清政府也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其中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与嘉定三屠便在其中,江阴城被图片八十一天,故此得名,事后晋升53天,嘉定三屠更是图片手无寸铁的百姓十万余人

经过了近两年“剃发令”“易服令”的推行,满清并没有收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全国并没有出现统一发型,统一服饰的局面,反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汉族人民的殊死抵抗,纵然满清进行了暴力镇压,但也大大加深了汉满之间的民族矛盾,至于后来汉族百姓全部留了清朝发辫,其主要原因,也只是时间而已,相反的,汉族文化的强大吸附力与同化力,加剧了满族融入了汉族

文化自信

由此可以看到,对于一个民族,其生存之根本,在于文化,在于思想,个人亦是如此,若是文化被侵蚀,思想被压制,也无外乎行尸走肉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山海关   北京城   嘉定   汉族   江阴   剃发   士大夫   满清   百姓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