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与罗马帝国的分裂

305年,奥古斯都任期结束,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同时退位,罗马西部由君士坦乌斯继任,罗马西部是李基尼乌斯。君士坦乌斯不久去世,由君士坦丁继位,罗马最后一次真正统一到来。

君士坦丁雕塑

君士坦丁不仅能力出众,更有一颗统一罗马,重现罗马往日辉煌的决心。自继位后,君士坦丁就积极备战。324年,君士坦丁率军击溃李基尼乌斯,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并废除四帝共治制度。

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执政的基本观念仍然是加强中央集权。与戴克里先等皇帝不同,君士坦丁对基督教恩威并施。早在313年,君士坦丁联合李基尼乌斯共同颁布了“米兰敕令”,宣扬宗教信仰自由,基督教获得合法地位。甚至在其晚年接受基督教洗礼,正式成为基督教徒。利用基督教的广大群众基础,团结罗马各方势力;并利用宗教君权神授思想,将皇权神化,巩固其政治地位。

君士坦丁堡,而今的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另一重要的举措莫过于迁都拜占庭。此次迁都,使得后来的东罗马在西罗马覆灭后残存一千年而不倒。330年,君士坦丁正式确立拜占庭(波斯旧城)为新的都城,命名新罗马。拜占庭位于亚欧大陆交通咽喉,东西方贸易往来必经商路;军事上的战略堡垒,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定都与修缮,为表达对这位帝王的崇拜,拜占庭又称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分重视这座城市的建设,以军事堡垒的标准修建,使其成为中世纪欧洲的东方屏障,波斯人、突厥人都望城兴叹,从未攻破。直至拜占庭帝国末期,才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屹立千年而不倒。为解决城内饮水问题,君士坦丁修建了宏伟的饮水设施-高架渠,至今残存。

高架渠

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帝国再次陷入长期王位争夺混战。靠镇压起义起家的狄奥多西在379年夺取政权,在位期间并未突出表现,但其死后一个决定让罗马帝国再次分裂,这一分别竟是永别,罗马再也没有完整体。395年,狄奥多西去世后将罗马帝国分为两个儿子统治,阿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一个18,定都君士坦丁堡为东罗马;一个10岁,定都米兰为西罗马。

东西罗马帝国版图

4-5世纪,虽然戴克里先与君士坦丁等皇帝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依然无法挽回罗马奴隶制度衰落。贵族大庄园主通过建立军队法庭监狱,成为国中国。各地暴动起义不断发生,368-369年间著名的有不列颠纳税人暴动,巴高达高卢暴动;西班牙农民起义;阿格尼斯特运动;372年毛里塔尼亚费尔姆领导的起义等。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之后,东罗马相对稳定。而西罗马却遭了大殃,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支零破碎。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被日耳曼军事统帅奥多亚克逼退让位,西罗马覆灭。强大的罗马帝国怎会如此不堪一击呢?故事要从“蛮族”入侵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毛里塔尼亚   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   基督教   敕令   罗马   米兰   暴动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