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绥芬河要塞,如乌苏里铁路线上的钉子,卡在战略咽喉

绥芬河要塞位于黑龙江绥芬河市,距离哈尔滨480公里,距离西边的长春500公里。与苏联军事重镇鲍库拉尼斯以山为邻。这里是滨绥铁路的终点站,也是苏联乌苏里铁路国内的中转站。绥芬河的地理特征是沿边境线中方一侧均为高山,对面苏联则一马平川,所以绥芬河是非常理想的战略支撑点,可以进攻也可以防守。所以日本关东军1933年占领绥芬河以后,就着手在此筑建军事要塞。

绥芬河口岸国门

空中俯瞰绥芬河要塞天长山阵地

绥芬河要塞修建于1934年,1937年12月一期工程竣工。是关东军在中苏、中蒙5000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修建的十七处要塞之一。由观月台要塞、绥芬河要塞、鹿鸣台要塞组成,与东宁要塞、珲春要塞形成正东的要塞屏障,它担任切断乌苏里铁路和威胁苏联本土的重任,它如同钉子般卡在战略咽喉。

绥芬河要塞地下通道

绥芬河要塞正面宽40公里,纵深20-30公里,是17个要塞中结构最密集、兵力最集中、兵种最齐全的,并兼有进攻和防御的多功能要塞群。绥芬河要塞为关东军东北要塞最早一批修建的,左右两翼的鹿鸣台要塞和观月台要塞为第一期第2批修建,修建时间是1939年。

绥芬河要塞共有295个永备火力点,土木质火力点145个,指挥所(观察所)29个,炮兵阵地55个,钢筋混凝土掩蔽部58个,钢筋混凝土顶盖工事69个。日军在绥芬河驻有三个国境守备队,第二国境守备队驻守绥芬河,第10国境守备队驻守鹿鸣台,第11国境守备队驻守观月台,另外还驻大量野战部队,总兵力达数万。

绥芬河要塞分布图

绥芬河要塞通道

绥芬河要塞在及其保密状态下修建的,劳工多为战俘以及河北、河南一带的农民,进入施工工地前,都会被蒙上双眼。同时对日军内部也做了非常严格的保密工作,来往的书信会被严格审查。工事非常密集,弯弯曲曲的交通壕将各个出口、瞭望所、掩蔽部、碉堡相互连通,工事多为在中苏边境3-5公里范围内修筑。绥芬河的主阵地是天长山阵地,天长山位于绥芬河城北偏东,山的东侧山底就是中苏边境,山的南侧,就是乌苏里铁路的中转站绥芬河火车站。天长山阵地战略位置极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天长山阵地位置


山阵地主要的工事分布在山体的东侧和南侧,在天长山的东侧,修有深3米,宽5米的防坦克壕以及反坦克地雷阵地。要塞的地下设施和功能齐全,有指挥所、通讯总机房、升降井、防毒门、通气孔、医疗包扎室、发电室、弹药库、兵员宿舍、军官休息室、炊事房、粮食储存室、蓄水池等。

炮兵阵地主要集中在天长山的东侧,乌苏里铁路以及苏联境内的重要目标及坦克集群均在它的火力覆盖之下,炮兵阵地周围建有机枪阵地和碉堡、地堡,各个阵地之间有交通壕相连接,交通壕建有多处战前临时指挥所。

嘎丽娅雕像

1945年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8月9日下午,绥芬河城区被苏军攻克。日军退守到天长山要塞负隅顽抗。8月12日上午苏军派年仅17岁的军使嘎丽娅前往天长山要塞劝降,结果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愤怒的苏军开始对天长山展开了猛烈的攻势,100多架飞机对天长山阵地进行连续轰炸,一个小时内天长山主峰被削去了1.6米,苏军很快就攻占了绥芬河全部要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关东军   绥芬河   要塞   交通壕   天长   苏联   工事   国境   日军   钉子   咽喉   阵地   铁路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