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黄河决口,康熙为何不杀于振甲?1举动2细节已然表明

文丨娱乐小暴风

在近日更新的剧情中,由于于振甲不遵从指示决堤泄洪,导致下游和多省百姓无辜遭殃。

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甚至“食人而饥”,皇帝和大臣闻之无不落泪。

依据责任划分,于振甲应该负主要责任,靳辅和陈潢次责。

但索额图却不这样想,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必须想法把靳辅和陈潢扳倒。

于是联名多位大臣上书处斩,皇帝知道断不能杀,再说也不是他俩的过错。

表示金科玉律不杀无罪之人,所谓靳辅之罪全是臆断之词,于是委派官员前去调查实情。

其实皇帝是在保住靳辅与陈潢的性命。毕竟治理黄河还需他俩鼎力相助,其他人根本靠不住。

接着再来说于振甲,犯下如此大错按律当斩,为何皇帝却不杀他?

如果单论护堤救民的话,他并没有犯法,作为县令就是要保护百姓,维护利益和财产安全。

对皇上也忠心耿耿,为官清廉,在位期间不贪一厘一毫,常三省吾身加勉。

百姓一有问题就想法解决,人手不够时,还亲自去帮大家修补房屋。

这样的清官,在当时确实是很少见,于振甲唯一缺点就是愚孝,受其母思想观念太深。

但他因一念之差造成的后果却是真实存在,于是皇帝决定令其官升四品,奉命去三省发放赈灾之粮。

看似升职加薪,实则是让于振甲直面过错,希望能铭记这次教训。

细节一:而对靳辅来说,虽然恨不得将于振甲大卸八块,但其心里也清楚不能杀。

他和皇帝曾有过眼神交流,两人都心照不宣,如果于振甲能够把个人名声看淡,将来必会成一代名臣。

他们知道于振甲以往做过的所有事情,其实就是想千古留名,成为后世传颂典范。

权势、钱财、女人对其来说不屑一顾,唯一在乎的只是名声。

如果连这点都能克服,那于振甲之后的前途将无可限量,因为他已无弱点。

细节二:于振甲的出发点虽是自己,但对百姓们来说都是好事

不管是劫道抢官粮、修补房屋、誓死守护河堤等,这些都被百姓看在眼里。

多年来未曾娶妻,家境一贫如洗,做的实事深受桃源县村民爱戴。

从士兵奉命缉拿于振甲时,大家拼命守护就能看出来,要不是他下令让撤退,当时场面绝对一发不可收拾。

基于以上几点,皇帝肯定不会杀他,况且正治用人之际,不能轻易斩杀忠臣

再说连阿席熙的贪污账本都能选择烧掉不予追究,于振甲这件事情也可以原谅。

毕竟皇帝之心思深远,考虑的绝不会是眼前得失,而是未来大局发展走向。

相信于振甲在看到百姓惨状时,也会逐渐找到真我,真正做好一个“父母官”。

如能得你欢喜,欢迎积极关注、点赞、评论以及分享。

笑点不断,精彩继续,我们下次不见不散哦!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创作不易,抄袭、洗稿必定追究!一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和我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桃源县   正治   细节   黄河   大臣   长河   过错   名声   康熙   举动   皇帝   想法   百姓   房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