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使用了两千多年的一斤十六两,它的来历折算,鲜为人知

#头条创作挑战赛#

自秦始皇开始,全国计算重量都是16两1斤,直到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才规定10两为1斤,使用了两千多年的“1斤16两”成为历史,它的来历、折算及成语“半斤八两”含义也鲜为人知。

了解这些内容,要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说起。这里所说的“度”是指测量长短的器具,如尺子;“量”是指测定容积的器皿,如升、斗;“衡”是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如秤。


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各国的度量衡标准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量”上。一是在“量”的单位上,原秦国用升、斗、桶,原赵国用溢、升、斗,原魏国用半斗、斗、钟,他们采取的都是十进制;原齐国用升、豆、区、釜、钟,升、豆、区采用的是四进制,釜、钟采用的是十进制。二是在“量”的标准上,各国都用升,但差异较大,原楚、秦、赵、韩1升分别相当于225毫升、200毫升、175毫升、169毫升,原魏国更少。“度”和“衡”,各国差不多,但换算有差异。


那时候,各国的经济来源,最重要的就是税赋,税赋的征收方式就是农民交粮。由于各国计量单位的不同,就可能导致国家征收税赋的不公平现象产生。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就着手统一度量衡。在“度”制上,沿用西周以寸、尺、丈为单位,再增加一个更长的单位“引”,并规定1引等于10丈、1丈等于10尺,……,以此类推;在“量”制上,以合、升、斗、桶为单位,10合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以此类推;在“衡”制上,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 1石等于4钧、1钧等于30斤、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24铢。

那么,问题来了,1斤等于16两,它是怎样来的?斤两又是怎样换算的?它又为什么能使用两千多年?

关于来历,有“天下公平”说,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李斯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能干的李斯很快拿出了“度”(长度)和“量”(容量)的标准,但“衡”(重量)的标准,1斤定几两,他不能确定。就请示秦始皇,秦始皇写下了“天下公平”四字批示,却没有给出具体数目。李斯为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1斤等于16两的标准。

也有“16星”说,说16两1斤是商人圣祖范蠡制定的,他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人称陶朱公。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16颗星星为记,在秤杆上刻制16颗星花,故称为16两制秤。用福禄寿三星,告诫人们做生意要诚信公平,不能缺斤少两,若有缺斤少两现象就受收到惩罚:少1两损福,少2两损禄,少3两损寿。

16两制在折算上比较麻烦,比如1两是多少斤呢?这肯定难不倒聪明的中国人,民间很快就有了斤两折算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作五。……”,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2两等于0.125斤,3两等于0.1875斤,4两等于0.25斤,5两等于0.3125斤,6两等于0.375斤,7两等于0.4325斤,8两等于0.5斤(旧制八两为半斤),由此推出九两就是1两加8两,……,以此类推。16两就是:8两+8两=0.5斤+0.5斤=1斤。

成语“半斤八两”也就是这样来的,1斤分为16两,0.5斤就等于8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新的度量衡标准制定出来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新的度量衡制度能够实施。秦朝中央制造了一批标准器,并发往全国各地,作为新的度量衡制度的标准。如始皇方升,就是秦始皇统一量制的标准量具,其容量为标准的一升,即现在的200毫升。

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农民纳税的公平,规范了全国商业的市场,这一标准从大秦朝一直传承到中华民国,16两1斤甚至传承到新中国成立,直到1959年才改为10两1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三星   魏国   缺斤少两   斤两   度量衡   以此类推   鲜为人知   来历   公平   多年   单位   标准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