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袭制到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无论在何时何地发展都是第一要义,而想要发展人才则是不可缺少的资源,没有人才的支撑国便不可能强大起来,可见人才资源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如何选拔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一直都是统治者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形成了一套从世卿世禄制度到科举制的选官制度。



一、世卿世禄制度

先秦时期尚未形成完善的官僚选拔体制,在这一个时期官员制度还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卿世禄制度、世袭制。

自夏朝开始历经商朝、周朝,世卿世禄制度把家族与仕途联系在一起,血缘成为了官员选拔的标准。

这一种选官制度与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也有极大的关系,担任官员的人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教育,而且懂得礼仪和治国知识。

但这样的教育资源一般都掌控在贵族手里,也就造成了仕途被贵族垄断并形成世卿世禄制。



贵族和豪绅垄断天下的的教育市场,普通的老百姓和更底层的奴隶根本就无法接受教育,何谈翻身与治国的就会,子承父业、家族轮转逐渐成为大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崩溃、诸侯争霸人才成为各诸侯的需求,幕僚制度也就在这一时期出现。

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是官场上的主流,但统治者不再完全依靠他们来治国,而是私下建立一支效忠自己的文臣集团。

这些人有可能是贵族子弟,也有可能是市井小民,更有可能是织草席贩履之徒,但他们都有一个很大的特征“有才华”,统治者需要的便是这群人的忠心与能力。



比如,秦孝公变法之初商鞅便是他的幕僚之一,后来因变法有功而进入秦国的官场,自此之后世卿世禄制度在秦朝名存实亡,“二十等爵制度”成为了选拔将、官的主流渠道。

世卿世禄制度制度的真正消亡则要追溯到秦末、汉初,因为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代替了它,这一种制度便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也可统称为察举征召制,主要就是以“选孝廉”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两汉时期的察举征召制

何为察举制?即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地方上有名望的人根据被选人员的孝顺、廉洁程度向朝廷举荐,朝廷进行相应的考核后录取为官。

相比于世卿世禄制度的局限性察举征召制有着天然的优越性,它给底层百姓提供了一个上升的渠道,不仅为统治者带来了大量有才华的人,而且降低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当然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永恒的,察举征召制毕竟是“人治”的一种,发展到后期成为世家大族发展权力的一种手段,举荐的孝廉不再以品德才行为标准,而是以远近亲疏为基础。

以至于日益腐朽的察举征召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局面,东汉末年群雄林立逐鹿中原,从某个角度来说与察举制度的腐朽有一定的联系。

汉武帝时期曾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大致的目的就是以官学培养的天子门生来抑制私学产生的游侠之风,太学所培养出来的学子毕业后基本都会被分派到地方担任官员。

不过,太学的学子来源局限性很大,他们大多都是官员的后代以及豪门世家,表面上服从皇帝的管理与统治,实则暗中效忠自己的身后的家族、集团。



总的来说,无论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察举制还是汉武帝设立的太学,因为其选拔官员的渠道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监督,最后统治者不得不抛弃它进而创造一种新的、符合自己需求的选官制度。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魏公曹操独揽天下大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无皇帝之实却有皇帝职权,这一时期曹操设立了一个类似秘书的职位,由他来代替朝廷传达自己的政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秘书令”不仅担任日常的政令传达工作,而且还承担着日常的管理责任,这其中就包含对人才的发掘与选拔,一种建立在察举制基础上的制度出现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与察举制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按照备选人员的出身、品德和才能进行考核,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考核人的来源。



察举制度由地方上的乡绅、贵族担任评选人,而九品中正制度则是由统治者挑选“中正官”对人才进行选拔,这样不仅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同时还加强了统治者的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度出现在曹操执政时期,但真正被纳入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则是在曹丕称帝之后,官员陈群把九品中正制度完善化也就有了中正与九品之分。

曹操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为了选择人才,但曹丕时期这一制度更多是为了拉拢世家大族,以稳固自己对政治的掌控与对天下势力的统治。

因为中正人员的选择大多都出自豪门世家,这算是曹丕卖给他们的一种政治资源,短期来看九品中正制依然比察举制更具优越性,但长期来看也是弊端重重。



魏晋时期豪门林立,各大势力集团为了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垄断官员的选拔渠道,中正官不再为了朝廷而选拔人才,而是把家族之人不断安插到各大岗位上,下层有才华之人的上升渠道再度被堵死。

历史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景象,九品中正制符合豪门世家集团的利益,皇帝虽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无人才便无发展以至于造成了魏晋时期的乱世。

三、隋至明清的科举取士制度

无论是世卿世禄制还是察举征召制亦或者九品中正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们都是人治,凡是人治必然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弊端,改人治为法治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科举取仕制度就此诞生。

科举考试选择官员这一现象出现在隋文帝时期,也是开皇年间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开皇之治便是建立在庞大的人才基础上,后期隋炀帝将科举考试制度化。



最初的科举考试并不仅仅局限于八股文,它涉及治理天下的方方面面,选拔人才的数量、选拔人才的客观性都得到了保障,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地位。

科举考试制度下人才的选择权归朝廷中央所有,而且选拔官员的标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举荐之言,而是客观存在于试卷之上的治国之才。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还需要再经过几轮专业能力测试,然后相关部门根据人才能力的高低、领域等进行分配,或进入地方担任官员或进入朝廷中枢各部历练以待未来重用。

两宋时期随着造纸术、印刷术进一步成熟,民间学子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大、成本降低,民间庞大的人才储备意味着科举考试将在此之后走向辉煌,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就是最好的验证。



相比于历朝历代人治的选官体制而言,偏向于法治的科举考试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即使是现代的高考都有着科举取士的影子,但这一制度后来却成为皇帝统治天下的工具。

明清时期,皇帝着重强调忠君爱国的思想,民间学子不允许对朝廷的政治发表言论,几乎完全剥夺了学子的言论自由和治国理政思想的发散,八股文的出现更是固化了学子们的思想。

这一时期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上,他们有着忠君爱国的心和思想,却没有治国理政、管理民生的实践和真正能力。

脱离现实本身就是对于一种制度的曲解,科举考试本是为国选拔人才结果却成了皇帝手里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巅峰走向没落,清朝灭亡后科举考试也退出历史的舞台。



从上文的介绍不难看出,很多选官制度诞生之初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选取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种制度却成了为权力服务的东西,到达巅峰之后便走向了没落,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似乎都是这样一个循环。

当然,相比较于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而言,科举制度能够前后延续近1500年必然有着它存在的优越性、前瞻性,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唐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官制   科举   中正   统治者   朝廷   官员   时期   古代   制度   人才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