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河北老人伙同盗墓团伙,用钢板造陵墓钥匙,盗空157座皇陵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45年9月23日,一支几十人的盗墓队伍到达清东陵,将咸丰皇帝的陵墓洗劫一空,每个参与盗墓的人都分到了一部分珍宝。

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到千人,最终将清东陵157座陵墓尽数盗空。

由此,这座花费247年建造而成、规模最宏大的帝王陵墓群,彻底成为一个空壳,就连部分皇帝和嫔妃的遗骸都被随意丢弃在地上。

清东陵被盗、无数珍宝下落不明、考古价值被严重破坏,河北蓟县公安局立刻派出专案组调查。

但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主犯竟是一位毫不起眼的弹棉花老汉,作案工具也不过是一把自制的“万能钥匙”。

这位弹棉花的老汉究竟有何身份?盗墓经过又是怎样的?珍宝是否追回?

自制钥匙的弹棉花老人

1935年,在河北清东陵附近的山村里,出现了一位会弹棉花的手艺人,这个人就是王绍义。

这个王绍义可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他曾经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也是一名奉系军队中的逃兵。

他乔装打扮来到这个偏僻的农村,为的就是这座位于河北遵化境内清朝皇帝陵中的陪葬品。

此时的清朝已经覆灭,清东陵的守陵人也被迫“转行”,整个清东陵处于无人管制的状态,就连地面上的珍贵建筑都被破坏。

在此住下后,王绍义白天种地弹棉花,晚上前往清东陵实地查看,了解其中的建筑结构。

可惜还没等王绍义进行下一步动作,日本人就建立了伪满政权,溥仪派出重兵保护祖宗陵墓,王绍义只能继续隐藏自己的身份,等待更好的时机。

1945年8月15日,自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驻守清东陵的人也随之撤走。

按照当时的地理划分,清东陵处于蓟县、遵化、兴隆三个县城的交界处。日本人撤走后,国民党接受了这三个县城,冀东军区则入驻农村地区。

从这个角度讲,清东陵属于我党的管辖地带,事实上冀东军区确实派出了一个营来保护清东陵。

可不远处的国民党军队虎视眈眈,军队主力又被调往东北,这个营只能前往边界牵制国民党守军,保护清东陵的任务就落到了当地民兵身上。

曾经八路军守卫清东陵时,王绍义不敢有非分之想。可看到驻守队伍换成了民兵,王绍义再次考虑起盗墓的事情。

毫无疑问,盗墓是一件不光彩的犯罪行为,所以盗墓必须要在秘密情况下进行,不能引起百姓及八路军的察觉。

按照当前的情况,王绍义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民兵小队的巡逻,以及悄无声息打开墓室大门。

为了解决民兵的问题,王绍义找到民兵中负责守卫清东陵的杨芝草。

本就是汉奸出身的杨芝草,一听说盗取陪葬品,二话不说答应下来,向王绍义承诺妥当解决民兵方面的问题。

至于如何打开墓室大门,王绍义早有准备。

早在日本人来之前,他就一直研究墓室相关构造,想要在不发出巨大声响的情况下打开墓室大门,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出一把形状特殊的钥匙。

在王绍义的不懈努力下,他最终用厚钢板定制了一把“万能钥匙”,这把“万能钥匙”几乎可以打开大部分陵墓的大门。

由此我们也可见,王绍义的目标不单单是哪一个皇帝的陵墓,而是清东陵所有的墓室。

为了确保行动万无一失,王绍义等人用金钱将分区长赵国正、区助理赵子新、民兵小队长贾正国一同拉下水,这才开始第一次盗墓计划。

一番商讨后,大家将目标瞄准在了,陪葬多且人迹罕至的咸丰帝的陵墓——定陵。

1945年9月23日,杨芝草按照计划与民兵打好招呼,顺利带着大家来到定陵。

先由王绍义用这把“万能钥匙”打开大门后,再由陵墓建造者的后人带领大家找到正确墓室。

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花费了几天的时间。

等到真正打开咸丰及妃子的棺材后,大家争相往袋子里装金银珠宝,丝毫不顾忌已经逝世的先人。

在这期间,也有人想私自藏一些陪葬品,可一看到拿着枪守在一旁的王绍义,就打消了这个心思。

没过多久,王绍义用同样的手法打开了慈安太后陵墓,将里面的珍宝尽数盗走。

随着风声的泄露,参与到队伍中的村民越来越多,盗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王绍义担心赵国正(分区长)等人无法提供庇护,将目光转向了一个人——张尽忠。

陵墓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的张尽忠,是十五军分区敌工部部长。

他可以算得上清东陵附近数一数二的军队干部,且张尽忠的家也在清东陵附近,对地形及当地其他干部极其熟悉。

若是能邀请张尽忠加入,不仅可以应付官场上的麻烦,还可以打消其他人想单干的心思。

当王绍义发出邀请函后,张尽忠坚持了自己作为八路军干部的底线。虽然没有派人捉拿王绍义,却也言辞拒绝他的邀请。

只不过张尽忠并没有坚持多久,就沦陷在王绍义的金钱攻势之下。

他先是默认了他的盗墓行为,而后又派人帮忙运输赃物,接着为王绍义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干脆直接带人加入到盗墓团伙中,成为与王绍义并列的盗墓主犯。

每到一处陵墓,王绍义都会用“万能钥匙”尝试开门。如果大门无法打开,张尽忠会立刻安排人放炸药炸开大门。

与此同时,张尽忠的人会在地面警戒,不许任何人靠近。

从收集赃物到分赃再到后续的善后,张尽忠都会一手包办,而他自己也心安理得地获得更多宝物。

在盗取宝物的同时,王绍义等人也对墓室及遗骨造成严重损害。

比如当张尽忠等人来到同治陵墓外,发现王绍义制作的“万能钥匙”并没有发挥作用后,张尽忠赶紧安排人用手榴弹炸门。

第一道门炸开后,王绍义用“万能钥匙”打开了后面的两道门,在张尽忠的带领下进入同治的墓室。

“先开同治的棺材,再打开皇后的棺材。”

张尽忠说完这句话后,就拿着枪站到高处监视,盯着王绍义等人从棺材里搜刮财宝。

就这样,同治的陪葬品被洗劫一空,连皇后身上的衣服都被扯坏。

没过多久,张尽忠再次带人炸开康熙的景陵,挖出了数不清的珍宝,还纵容手下将康熙的遗骸肆意丢在地上。

当看到陵墓中几大袋子的财宝后,王绍义更是洋洋得意地说道:

“就数这座景陵宝贝多,这可比孙殿英挖出来的东西多呀!”

他口中的孙殿英,是他心中的老对手,更是在他之前就对清东陵下手的盗墓贼。

王绍义与孙殿英

20岁那年,王绍义加入以马福田为首的一个土匪势力中。

没过多久,北伐战争开始了,张作霖为了抵挡北伐军,收编了马福田等人。

不过这些土匪干惯了打家劫舍的勾当,一听说要与北伐军开战,个个心惊胆战。

就在这时,王绍义给马福田出了一个主意:拒绝上面的命令,带着队伍前往清东陵,挖出里面的财宝做个逍遥土皇帝。

马福田本就是清东陵的守陵人,确切地说这支土匪队伍里,很多人都是守陵人的后代。

但随着清朝的覆灭,守陵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才在马福田的号召下成为马匪。

孙殿英

听到王绍义的建议,马福田等人欣然前往,可没想到半路却杀出来一个程咬金——孙殿英。

在马福田等人到达清东陵后,担任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却以围剿逃兵为由,将马福田部队团团围住,将这支几百人的队伍尽数歼灭,只有王绍义几人跑了出来。

胜利后的孙殿英并没有带兵离开,因为他也想从清东陵中拿出一些宝贝补贴军饷,最终他将目标定为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墓,以及缔造盛世的康熙和乾隆三座陵墓。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将清东陵如铁桶一般围住,派人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陵大门。

当大家看到琳琅满目的珍宝、宛如真人的慈禧太后时,场面瞬间失控。

所有人都被金钱迷住了双眼,极尽所能地抢夺财物,就连慈禧身上的配饰都不放过,使得慈禧的遗体遭到严重迫害。

一旁的孙殿英,看到有人想要私藏,立刻开枪制止,这才控制住局面。

几天后,孙殿英带人来到乾隆的裕陵,用同样的方法掠夺了金银珠宝。

但由于种种原因,孙殿英并没有打开康熙的陵墓。

总的来说,孙殿英花费了七天七夜的时间,将慈禧和乾隆的陪葬品尽数带走。

在此之前,有些百姓已经趁着清东陵无人守护,将地面上的建筑盗取、破坏,但却没人能进入陵墓内部。

所以,自清东陵建造至今,孙殿英是第一个盗墓者。

而在不远处,日后的第二个盗墓者王绍义,也在一直关注着清东陵的消息。

从孙殿英手里逃脱之后,王绍义就躲藏在清东陵附近,寻找机会实施盗墓计划。

可当看到孙殿英发出的演习通告后,王绍义意识到,孙殿英也想盗取清东陵内的宝贝。

孙殿英撤军后,王绍义立即前往清东陵查看,发现孙殿英果然打开了陵墓大门。

一想到差点就得手的宝贝,被他人捷足先登,王绍义就对孙殿英充满仇恨。

过了一段时间后,王绍义并没有得到孙殿英被处分的消息,心里最后一丝顾虑也放了下来:

孙殿英盗墓都没事,我一个小老百姓盗墓更没问题了吧!

想到这里,王绍义便以一个弹棉花的手艺人身份定居在清东陵附近,同时为自己日后的盗墓计划做准备。

只可惜没过多久,日本人来了,王绍义的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

不过王绍义并没有死心,反而对盗清东陵墓一事越来越执着,为此不惜在此地潜伏十几年。

甚至对破坏自己计划、先于自己一步盗墓的孙殿英充满怨恨,隐隐有些想与其较量的味道。

所以在看到清东陵墓众多的陪葬品后,王绍义才会不自觉地与孙殿英进行比较。

罪犯下落

几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孙殿英打开的慈禧与乾隆的陵墓,以及传闻中出家的顺治皇帝的陵墓外,清东陵竟有157座陵墓被王绍义带人打开了。

除了为数不多普通人不认识的宝物外,这些陵墓所有珍宝全都被搬出陵墓,对遗体和建筑的破坏更是无法估量。

就这样,这座中国现存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在乱世中遭到严重的毁坏。

1946年1月,蓟县公安局接到举报,说是清东陵被盗。

公安局立刻组织人员前往查看,眼前的景象却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大门被破坏、棺材全都被打开、陪葬品不翼而飞,有些皇帝的遗骨与妃子遗骨一同扔在地上,根本无法辨别身份,现场一片狼藉。

据后来统计,竟有千人作案盗取了清东陵宝物,其行为可谓极其恶劣。

所以蓟县公安局对此事极为重视,立刻将情况上报,同时全力缉拿盗墓贼,寻找珍宝下落。

1946年6月,张尽忠被军统抓住,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病死在监狱。

王绍义带枪潜逃,最终于1951年被遵化县公安局抓捕归案,被该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3月在马兰裕执行枪决,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其余盗墓主犯也都被判处了死刑,从犯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珍宝的追回却面临极大困难。

有些陪葬品被有实力的买家收藏,有些宝物被卖到国外,还有些宝物在战乱中遭到毁坏、丢失。

可以说从孙殿英第一次盗墓开始,清东陵就面临着被盗的风险。

若是蒋介石用雷霆手段严惩盗墓贼,或许能够震慑住王绍义,以及其他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可惜国民党高官被重金收买,不仅没有惩处孙殿英,反倒继续任用,纵容了王绍义的犯罪欲望。

这座存世200多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里面埋葬的尽是稀世珍品,能够为后人提供不少考古依据,更是后人了解古人的窗户。

只可惜,这样一座极具考古价值的陵墓,最终因人类的贪婪而被毁于一旦。

好在国家采取了后续的保护措施,这才避免清东陵被进一步毁坏。只可惜那些消失的文物,再也无法重见天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陵墓   遵化   蓟县   乾隆   墓室   皇陵   民兵   河北   团伙   宝物   珍宝   钢板   棉花   大门   钥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