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峰,岣嵝人

——游岣嵝峰

游岣嵝有感;

岣嵝峰,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山峰,因为岣嵝峰的存在,于是就有了禹王泉的传说,于是就有了禹文化的延伸,于是就有了岣嵝精神的存在。岣嵝峰以高大,青俊,挺拔而著称,禹王泉水则以清澈,甘甜,秀美而闻名。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岣嵝的文化造就了岣嵝人,岣嵝人的淳朴,坚韧不拔,开拓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犹如岣嵝这座山峰。因为这里的山美,水美,人美,似画一般的境界,如诗一般的韵味,才有一种萌生情感的冲动,心灵的抒发,在此,我要为岣嵝点赞!

正文:

岣嵝峰,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也是衡阳最高峰之一,衡阳著名的旅游风景圣地,位于衡阳县东部,这是一座高大古老而神奇的山峰,这里曾演绎着古代许多传奇般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承载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岣嵝人,成为衡阳文明的象征,衡阳人的骄傲。

岣嵝峰景观由岣嵝峰、嫘祖峰、白石峰、酒海岭、大小海岭等山体构成,这里群山环抱,林海茫茫,古木参天,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宜人,且历史悠久,古迹遍布。而禹文化一直是岣嵝文化的主流,山上的禹王殿,禹王泉,禹居,禹床等无不与大禹治水密切相关。尤其是禹王碑上无人能识的蝌蚪文,更是增添几分神秘感,激起人们对它的好奇心。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堪称“旅游胜地,避暑仙境”而令人神往。 到岣嵝一游是我儿时以来梦寐以求的事,许多次从中经过却错过,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我的家乡在衡阳市石鼓区角山坪的小云山脚下,是一片低矮的丘陵,位于岣嵝峰的南面大约十七八公里左右的距离。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经常牵着牛儿走在家乡的垅埂上对北仰望,只见远远的一条绵延不断的弧形山系,重重叠叠由东南向西北延伸,唯有岣嵝、白石两峰独领风骚,双峰挺拔,高高地耸立云端成为我儿时记忆中的一道风景亮点。须晴日,在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时,天空一片蔚蓝,岣嵝峰青翠欲滴;白石峰却是一片银白,发出皑皑白光,这大概就是白石峰的由来。虽然距离远,但两峰的景色历历在目,非常清晰,在阳光照耀下,光采夺目。若是雨后,又是另一番景色,两峰从山脚到山腰经过一场雨水的冲洗,看不到一丝的尘埃,显得格外的明亮,而山峰云雾缭绕,如一缕缕的棉絮缠绵在山间飘荡,可谓“云去山如画,云来山更佳”。

作为一个衡阳人,尤其一个衡阳县人,不能到岣嵝一游,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这个心愿终于在2017年的暑期得以实现。平常一般在周末,女儿女婿都要带我们去附近周边的景点游玩。这天正值周末,一家子吃完早餐已是9点多了,女婿突然提出想去游岣嵝峰,于是和女儿商量好,然后通知我们准备。我听了内心非常高兴,女儿女婿终于圆了我的梦。

上午10点钟,我们自驾车从市区恒大绿洲的家中出发。在路上我约好了家在岣嵝的燕子表弟给我们当向导。表弟接电话时,正在外面开面的送客,听说我们要来,非常高兴,送完客后,立即回到家中等待我们的到来。

半个多钟头后,我们赶到了表弟家,远远地见到他满脸笑容,早已在路旁等候。我们车一停,他马上赶到车门边,邀请我们一起先到家中歇息一会儿,喝杯茶再出发。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也就不绕弯子了,直接一把把他拉进车里,赶紧赶路。

车行至山脚下,我们从车窗里往外看,不禁发出惊叹,嗨!好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林海茫茫,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从山脚到山上,是一段水泥路,坡陡弯急,弯弯曲曲一路向上蜿蜒盘旋,开车上山确实有点令人望而生畏,我特叮嘱女婿开车担心。车子一路往上爬,我们一路聆听大森林里百鸟的鸣叫声,各种动物的吠叫声,泉水的叮咚声,远处瀑布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享受大自然美妙的交响乐。

大约2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峰顶的森林宾馆,整个宾馆四周都是森林包围,树木葱郁,环境幽雅。虽然到了秋边,末伏刚过,但衡阳依然是盛夏,气温仍还在36°C以上,炎热似火。而这里的气侯却非常凉爽,清风扑面,透着一丝丝凉意,使人感觉格外舒畅,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中央大空调,这绝对就是一个人间避暑仙境,因而每年都会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避暑。

到了宾馆,已是中午12点左右,接下来的路程需要步行上山,于是我们停好车,找个地方坐下歇息一会儿再走。

在宾馆的东北面的山旁边有一个亭子,亭内有一石井,井口不深,不及一米,清澈的泉水不断从井中龙口汩汩流出,就是不溢出井外,也不知流向何处。这就是禹泉,相传大禹治水时路过此地,眼见山下洪水滔滔,而山上无饮水,口渴思饮,于是大发感叹:"焉无泉尔!"说完,在禹站立处竟冒出一股清泉,这就是禹泉的由来。据传此井又名龙潭井,与衡阳市石鼓嘴相通,内藏神龙,春夏降雨,有龙自井口喷水,化作七色彩虹,直贯云霄。禹泉水四季不休,冬暖夏凉,甘甜可口。一路上我们都感到有一些口渴了,拿着矿泉水瓶子去禹泉取水喝,趁机观看了禹泉,我先灌一瓶尝了一口,确实冰凉可口,有一点甜,味道非常好,于是我咕咚咕咚一下喝了两瓶,还灌了满满一瓶准备上山喝。

休息了十多分钟,我们开始爬山,从宾馆到山顶,大约还有4千多步的路程,上面全是石梯路,一路弯曲盘旋往上延伸,坡度陡峭,我们一边慢慢的爬,一边慢慢的看。首先我们来到禹王殿,殿内塑有一尊高大肃穆的禹王像,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千百年来,香火不断,颂歌恒扬。禹王碑在禹王殿左侧下方,碑文77字,形似蝌蚪,又似鸟篆,人莫能识,神秘莫测,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字学家趋之若鹜。对于碑文,有说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舜派禹去治水,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路风餐露宿,却始终找不到治水的要领,于是,禹来到了南岳,“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也有人认为是,大禹治水成功,为歌颂大禹的功绩,树碑立字。但因凡人不识"天书",释文难免附会。

沿途中,我们观享镇龟洞、禹床、禹居。镇龟洞位于禹王殿上方原始次森林中。相传禹治水时湘水一带妖龟作怪,洪水泛滥成灾,大禹使神法镇龟于洞内,并命仙猴严看守。从此,湘水安流,镇龟洞也因此而得名。

对于禹床、禹居,反映出那个时候大禹治水的艰辛,风餐露宿,石洞为居,石板当床。为治理好水患历经千辛万苦,仙神感其诚,点石成床,供其休息,点石为几,供放置衣履,点石旁藤蔓为帐,遂成今之禹床,双石托抱,床上至今犹隐现龙形花纹,老藤虽历数千年,仍攀缠岩旁树上。

在大禹身上我们读懂了禹为了民族和国家什么是不辱使命,肩负重任;看到了他救民于苦难的那种不畏艰辛,开拓进取,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见证了他治水那种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斗志和决心;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了大禹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那种高尚的品德。这就是禹王精神!

在岣嵝峰还有一位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却鲜为人知,她就是嫘祖,她是黄帝的妻子,中华民族的始祖,被称为“圣母”,相传她是古西陵氏部落之女,在那个混沌初开的年代,她发明了种桑养蚕抽丝,教人农桑,又称为“蚕神”。嫘祖经常身披彩衣,长得貌若天仙,再加上她的娴淑,智慧,得到黄帝的仰慕,而嫘祖也敬仰黄帝的才华和品德,于是在中华民族5千多年前的历史上上演了一段亘古绝唱的爱情经典故事。她与黄帝结为夫妇后,教人尚礼仪,首倡婚嫁,母仪天下。后来,黄帝大战蚩尤,她追随黄帝来到了南方,并殁于衡阳,葬于岣嵝,化作嫘祖峰,山上留下了嫘祖常在峰脚龙头坪梳头,妙溪河、理沙河浣纱,西极沐浴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在禹居,大禹得金简玉牒,在那里叩拜嫘祖,嫘祖赐给头上一盏神灯,使大禹能于此研读,治水成功。我们观看了嫘祖殿,其实殿早已不存在,我们只看到遗址,供游人凭吊、祭拜。

一路上,表弟一直走在前面为我们当向导,他一边走,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眼前这位地道而平凡的岣嵝汉子,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眼睛深凹,背有些穹,肩也有一些往前耸,一看便知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表弟本名朱翔,是我大姨妈的儿子,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幺,一生经历坎坷。在那个年代,由于兄弟姊妹多,家庭生活困难,从小衣食无保,一直缺乏营养,在兄弟姊妹中,身材清瘦,个头矮小,所以大家一直叫他“燕子”。后来,兄弟姊妹都成家了,父母也老了,已经没有能力来帮衬这个老幺了,甚至连娶亲的事都差点耽误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表弟和同龄人一样,加入了外出打工大军队伍的潮流。在外打拼了几年,都因自己的瘦小等原因无功而返。表弟没有因此而埋怨,也没有因此而消沉。从此坚守家乡,种地,打泥工,搞基建,甚至做生意,什么活都愿意干,什么苦都愿意吃,因为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要振作。后来,他通过自己挣的钱买了一辆面的车,开始在岣嵝到集兵滩往返接客。不断的努力和打拼,终于在30多岁时,他有了自己的新红砖房,把父母从旧土砖房中接到了新红砖房。接下来开始挣钱娶亲生子。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大的读初中,两个小的读小学。本来生活开始好起来了,但老天却不眷顾这个家庭,他的妻子在早几年经医院检查为乳腺癌,后经过住院手术,服药,化疗等花去了大量的医药费,使得这个家庭又开始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表弟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没有被击倒,没有去抱怨。怀着对妻子的爱,对家庭的爱,怀着对美好的向往,始终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把一切都埋在心里,一个人默默地扛起了家庭的重任。从他的眼神中,我们看不到一丝丝的忧虑,却总是一脸灿烂,阳光面对。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朴实的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一个坚强,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人,一个对幸福的执着追求的人,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着阳光的人。这就是岣嵝人。

在岣嵝,我还有一个最熟悉的人,他就是和我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之久的邻居,一个从岣嵝大山里走出来的汉子。他叫范召云,一个为人低调,待人和气,谦卑的岣嵝人,见人总是笑容可掬。他的父母都是岣嵝峰林场的职工 ,他出生于岣嵝峰,从小喝禹王泉水长大。高中毕业后,继承父业,也成了一名岣嵝林场工人。在事业上,他是一个诚实守信,脚踏实地,敢于开拓的人。在山上,他包过食堂,开过宾馆,待人热情真诚,因而生意人满客满。后从大山里走出来 ,凭借他的诚信和为人,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承包过许多工程项目,成为衡阳一名享有名气的开发商,也成了岣嵝无人不晓的人物,身价和资产均上亿 。一年在外总是忙忙碌碌,难得回家几次,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但他始终不忘孝心,不忘初心,时刻惦记着年迈的父母,时刻惦记着生他养他的地方,回来不管再怎么忙,总能看到他陪着父母在路上散散步,聊聊心;不管再怎么忙,都要回岣嵝峰去转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并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出资出力。在生活上,他是一个非常俭朴,低调,从不显摆的人,象他这样身份的人,房产和别墅不知有多少,而他至今依然还挤在我们这样一个平民窟里。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诚信,务实的岣嵝人,一个谦卑而俭朴的岣嵝人,一个敢闯敢干的岣嵝人,一个有孝心,懂得感恩回报的岣嵝人。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在中华文明5千多年历史上,禹文化和嫘祖文化已深深地根植于岣嵝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铭刻在世代岣嵝人的身上,流进了岣嵝人的骨子里,融进了岣嵝人的心坎里。无论是在外创业还是在家守业的岣嵝人,禹文化和嫘祖文化在他们身上得到弘扬和延伸,岣嵝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展现。在我的工作生活经历中,接触了许多岣嵝人,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他们勤劳朴实的品性,他们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他们的真性情,敢担当的人格魅力,他们务实的做事风格,他们的敬业,创新精神,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斗志。大禹和嫘祖的美德及精神在岣嵝人的身上已经得到最好的诠释。怀着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岣嵝人深知“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坚持走绿色,生态,环保的道路,现已将岣嵝峰打造成国家级原始次森林地区,这离不开几代岣嵝人的艰苦创业和辛勤付出。如今的岣嵝人不管走到哪里,初心不忘,孝心不改,积极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并充分利用家乡的自身资源和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和加工业为主打行业的路子。山上的禹王泉矿泉水和岣嵝竹筷现已成为岣嵝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并走出了衡阳,销路供不应求。为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岣嵝人着重在游客的食宿上做文章,而农家乐则以其饭菜的味道好而成了岣嵝旅游区一大特色。在山上,岣嵝人开起了许多家家庭式农家乐,他们不欺客,不宰客,诚信待人,笑脸相迎,热情待客,文明经营而赢得游客的好感。农家里的饭菜价格便宜又实惠,在那里我们吃上了难得吃到的香喷喷的柴火锅巴饭:鲜香、细嫩的茶油炒鸡:鲜美可口的踏辣椒焖鱼:甜嫩的农家小炒肉:还品尝到了刚出从油锅出来的有名的岣嵝油豆腐,热乎乎、香酥酥的。只有到过岣嵝的人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农家风味,我们至今还留恋余味。为建设美好的家园,岣嵝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勇于攀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中,正扬帆起航。

无限风光在顶峰,不登上山顶,是永远无法领略得到。爬了将近40多分钟的山,已是中午1点多,我们终于登上了峰顶,虽然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腿脚有点酸软乏力,肚子也有点饥肠辘辘,但此时已被眼前峰顶的景观深深地吸引,一身的疲惫淡然全无。站在峰顶,只见一块大约5米多高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四个醒目金色大字“天上岣嵝”呈现在眼前, 这时我们还真有一种“岣嵝在天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由此不禁使人感叹!岣嵝峰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山峰,以他的高大雄伟而傲立于群峰之中,高耸入云,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冰雪压头,依然坚强傲然屹立,难道这不正是岣嵝人的品性吗?岣嵝人那种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在困难面前不弯腰,不屈不挠,敢闯敢拼,力求上进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中华民族5千年文明在岣嵝得到彰显。然登高俯视,四周茫茫林海一片,林浪滚滚,周围峰峦起伏,沟壑深切,重岩叠嶂。对面的白石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峰顶的白石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而远处的湘江犹如一条玉带从天边的云雾中蜿蜒飘来,依着白石峰的山脚转了半个弧圈再缓缓向东蜿蜒飘去。

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映衬,在午霞中交相辉映,岣嵝的美景尽收眼底。

岣嵝的风景真是美绝伦,而岣嵝人更是绝伦美。


文/家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大禹   大禹治水   峰顶   黄帝   表弟   山峰   泉水   家乡   身上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