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会·雅玩|藏书记

没有去做藏书家的梦想,买书皆是因为喜欢。

记得陆放翁有诗《居室甚隘而藏书颇富率终日不出户》,诗句颇长但深得我心,虽被友人判作“宅男”但仍乐此不疲。笛卡尔说:好书,读起来便如同世界上最杰出的人谈话。室中既然有圣贤满座,还有多少出门的必要呢?

扬扬同学赴欧留学后,他的房间慢慢地变作我的“书房”。房间面积不过十多平方米,除去衣橱睡床,“甚隘”。原属中学生的书橱容不下许多书,新买的书便沿着墙根胡乱地往上堆砌,数千册,颤颤巍巍地堆,直堆成一人多高的书墙。摆放时往往随意,马尔克斯同王阳明挤在一块,卡尔维诺又与汪曾祺亲密无间……不过,有时看着貌似杂乱的组合,隐隐地竟能找到大异其趣的感觉来:譬如《西方哲学史》与《茶经》,《理想国》与《乌合之众》,《裸猿》与《人类简史》。凡此种种。书里是有神明的,此番种种实属不敬。终于下决心拆去睡床,添置书架,几番归类、各种腰酸背疼汗流浃背后终于有些个书房模样了,配上原本窗台上的几盆兰草绿植,几块捡来的石头算是文玩清供,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呢。

藏书中最为“珍贵”的有两套:一套是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的《毛泽东选集》,合计2.78元。末页有父亲的签名以及购书日期和地址:77.4.21 金卫。那时父亲已从徐汇调往金山,参加上海石化总厂的建设。还有一套是上海古籍社1978年四卷本的《聊斋志异》(张友鹤辑校,会校会注会评本),价格6.85元。两套书并非善本孤本之类,尽管封面包了牛皮纸,但书页已经泛黄,所谓“珍贵”是因为这是父亲的遗产,也是家庭藏书的始祖。父亲那时微薄的收入需要养活远在山东的奶奶、母亲和我们一群子女,藏书对他而言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20世纪9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我开始有自己的收入,但买书仍是有所顾虑的。好在陆续有零星稿费,于是稿费便用来买书,“量入为出”,有“以写养藏”的自得。从宿舍搬进新居后,书籍很快塞满添置的书橱,这让接下来的收藏有所收敛,但是碰到心仪还是不会犹豫。

说实话,没有去做藏书家的梦想,买书皆是因为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渴望拥有。这跟爱情已经有些相像了!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于我却是书非买不能读也。一本好书读到极妙处、拍案惊奇时,忽然想到需要归还,便有珍宝得而复失、拱手让人的伤感。

大凡藏书家多少是有些怪癖或是迂腐的。杨循吉(明朝藏书家)云赠书犹嫁女,司马光视读书如敬神。南宋费衮在《梁溪漫志》里记载司马光读书的开场式:“至于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无独有偶。前几年我曾把自己的散文集送给老家的叔叔,不多久有乡亲闻讯去借阅,老人家断然拒绝:自己尚未开读。来人无奈,问:何时读完?叔叔曰:那谁知道?须得等到大雪封门时节才会开始读……听说后,我忍着笑再次给叔叔寄去数本。

有时整理藏书,看到橱顶的“毛选”和“聊斋”偶尔会幻想父亲当年在宿舍读书的情形:橘色的灯光,泛黄的书页,一杯淡茶或是半杯廉价的白酒,还有几颗花生……想到这,就想起喜欢的博尔赫斯。他说:“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鲁北明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卡尔维诺   笛卡尔   马尔克斯   赫斯   聊斋志异   藏书   人民出版社   书橱   稿费   泛黄   上海   书房   叔叔   父亲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