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味精吃多了致癌?被骗了这么多年,该揭开真相了

说起鸡精、味精,基本上家家都有,做菜做汤的时候放一点,味道鲜美,但是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流传着很多不好的说法。说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吃了会致癌。味精吃多了会掉头发,长期吃味精会变笨,这样的传言一多起来,人们慢慢的就相信了。


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做饭的时候都减少调味料的用量,有的甚至开始不放味精、鸡精。认为这样更健康,说实话,只放盐的菜真的不怎么好吃。鸡精和味精到底是否真的有害健康?是否真的会致癌?今天我们就好好的聊一聊这个话题


味精一般是用大米、玉米、小麦、甘薯等粮食作物制成,还可以用小麦面筋等蛋白质为原料制成,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又叫味粉、味之素。跟味精相比,鸡精的主要成分除了谷氨酸钠之外,还加入了盐、糖、鸡油、香辛料等其他的调味品,鸡精提味增鲜的效果要好于味精。


谷氨酸钠其实是一种天然的物质,我们目前生产的谷氨酸钠也主要从玉米和大米中发酵后得来,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并不是化工合成制品。而且谷氨酸本身也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所以摄入适量的鸡精、味精对身体并没有危害。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鸡精和味精是致癌物,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去证明。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说法,是因为鸡精和味精在超过120度的时候就会转化为焦谷氨酸钠,有很多人就把焦谷氨酸钠当成了致癌物质。实际上,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证明焦谷氨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国际上的一些权威记录,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也都对未经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结果表明未经是安全的。所以我们在做菜的时候,适量的放入鸡精和味精,不会对我们的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味精、鸡精的鲜味降低。如果想尽可能保持食物的鲜味,建议快出锅的时候再放。那我们在平时食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几个方面,比如炒菜的时候,需要在起锅之后再放味精和鸡精,如果起锅之前加入味精和鸡精,很容易没有味道,影响饭菜的口感,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饭菜是不需要放鸡精、味精的,比如香菇,香菇本身具有强烈的鲜味,加入鸡精味以后反而会影响这种味道。


可是鸡精和味精虽然不会致癌,但也不能吃太多,防止给身体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使用的时候自己估摸着少放就可以,主要的目的是提鲜,味道出来就可以了。鸡精和味精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差,在生活中完全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要在使用的时候注意用量,一般不会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过清淡饮食确实比较有利于健康,因此大家在做饭的时候,如果已经加过味精和鸡精,就可以少放一点盐。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钠的摄入量。


对于这些调味品,不管是味精、鸡精还是食盐、老抽,食用的时候都要适量,不能吃的太多。一次性加入柴油的量也不能太多,否则的话,可能对我们的身体也会有影响。如果您觉得有用,别忘了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你的分享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求的人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粮农组织   味精   鲜味   香菇   氨基酸   用量   调味品   真相   物质   味道   多年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