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陕北插队落户10年,她瞒着父母,带回一个三岁小女孩

1980年,天津知青刘艳艳带着三岁的女儿回到了城里,回城之前,刘艳艳一直没有告诉父母关于孩子的事情,见到女儿带着孩子回来,刘艳艳父母非常惊讶,母亲连忙追问刘艳艳,哪里来的孩子,刘艳艳告诉母亲,孩子是她亲生的,知道女儿已经结婚了,而且还有一个女儿,母亲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女儿确实是刘艳艳亲生的,但是,她却没有结过婚,至于孩子的父亲是谁,刘艳艳一直不愿意提起,因为孩子的父亲因为一场事故,已经意外去世了。

1969年3月下旬,刘艳艳和三十多名天津知青一起来到了,榆林市靖边县东沟桥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让刘艳艳没想到的是,这次陕北之行,改变了她的一生。

刘艳艳从小到大就没有干过农活,来到农村之后,非常不习惯陕北的生活,知青和老乡一样都是住在窑洞里,除了一张桌子之外,窑洞里没有任何摆设,在生活上,也没有城里那么方便。

三十多名插队知青中,刘艳艳年龄要稍大一些,来陕北插队没有多久,刘艳艳就当了队里的记工员,虽然有些知青不服气,但是,也没有人敢当面说出来。

农村的生活非常枯燥,没有一点娱乐活动,知青空闲的时候,大多都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自从刘艳艳当了记工员之后,其他知青就把刘艳艳孤立了,没有人愿意和刘艳艳说话,虽然刘艳艳尽力想和其他知青搞好关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刘艳艳总是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多余的。

刘艳艳性格开朗,和老乡关系相处得非常好,老乡都喜欢刘艳艳,甚至有老乡还张罗着要给刘艳艳介绍对象,刘艳艳心里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陕北,更没有打算嫁要给农民,每次有老乡要给刘艳艳介绍对象时,都被她拒绝了。

直到1974年,刘艳艳来陕北插队已经五年时间了,这一年有三名知青被推荐上了大学,因为名额有限,刘艳艳没有获得推荐上学的名额,对此刘艳艳一直心有不满,好在这一年,队里小学刚好要招一名临时代课老师,刘艳艳找到马小军,最后顺利当上了东沟小学临时代课老师。

马小军是队长马建国的二儿子,其实当初在推荐上学名额时,马建国推荐了刘艳艳,只不过最后招生老师觉得刘艳艳年纪有点大了,所以就把刘艳艳刷了下来。

马小军和刘艳艳关系比较好,而且马小军心里一直喜欢着刘艳艳,只不过马小军内心觉得自己配不上刘艳艳,一直没有敢向刘艳艳表白。

1976年,东沟小学因为年久失修,发生了坍塌,当时刘艳艳正在给孩子上课,为了救孩子 ,刘艳艳被压在了里面,马小军带着老乡挖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刘艳艳救了出来,经过这件事情,刘艳艳对马小军有了好感。

1977年,刘艳艳接到恢复高考的通知,心里非常激动,因为准备不充分,第一年参加高考,刘艳艳落榜了,而此时大部分知青都已经返城了,刘艳艳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十分沮丧,在马小军的安慰和鼓励下,刘艳艳才振作了起来,两个人也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刘艳艳和马小军确定关系不久,马小军就出了意外,马小军在往县里运送粮食的途中,发生了车祸,不幸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刘艳艳伤心欲绝,因为她还没有来得及告诉马小军,她怀孕的事情。

马小军出事后,刘艳艳原本打算想把孩子打掉,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忍心,刘艳艳打算把孩子生下来,怀孕的事情刘艳艳也一直没敢告诉父母,马建国知道刘艳艳怀孕后,就把刘艳艳接到了家里,一直到孩子三岁,刘艳艳一直都是住在马建国家里。

1980年,母亲来信让刘艳艳回城接替她的工作,李艳艳这才带着女儿回到了城里,其实,马建国希望刘艳艳把孩子留下来,可是刘艳艳觉得如果把孩子留在农村,会耽误孩子,马建国也没有再为难刘艳艳。

刘艳艳回到城里后,虽然遭到了父母的责骂,可是看在孩子的份上,父母最终还是原谅了刘艳艳,后来刘艳艳和单位同事结了婚,婚后刘艳艳又生了一个女儿,现如今,刘艳艳已经退休,两个女儿也早已经成家立业。

每当回想起,在陕北插队的往事,刘艳艳心里就会忍不住难过,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陕北   知青   东沟   插队落户   父母   老乡   城里   小女孩   往事   女儿   母亲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