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怎样做才能在冷战中击败美国?

很多人都认为苏联在冷战中输给美国是必然的,苏联解体是必然的。理由是,美国在经济、科技、民生等方面都远远领先于苏联,美国还控制了英、法、德、日等主要工业国,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拥有广阔的市场,掌握世界海权。苏联唯一能和美国匹敌的就是军事。

美国还把苏联曾经最强大的盟友也拉到了自己一边。

总之,美国掌握的资源是苏联的好多倍,苏联必败无疑。

这种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很多人都信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掌握的资源多谁就赢。

其实,这种观点有两个致命的漏洞。

漏洞一:资源多就一定赢吗?

未必。还要看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也不在少数。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被很穷的游牧民族推翻。

在生活中,工资五千的人生活质量未必就一定输给工资一万的人,市值百亿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未必输给市值千亿的公司。

美国在冷战中掌握的物质资源确实比苏联多,但未必就能利用好,把资源都用在刀刃上,来击败苏联。

漏洞二:什么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资源多的一方未必一定能赢,但起码赢的概率更大。但问题是什么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能源、矿产、工业、市场、海权、金融系统都算是宝贵的资源,但最宝贵的资源是

冷战时期,苏联的人口是比美国多的。1990年,苏联有3亿人,美国有2.5亿人。当然,美国盟友更多,盟国人口数量占优势。

在人口资源方面,美苏双方都没有取得绝对优势。

要想赢,美国、苏联双方都要在世界范围内为己方争取获得更多的人口。

当然,光有人口还不行,还要争取民心

了解这些后,我们就知道苏联应该怎么做了。

第一:在内部,苏联要认真发展经济、科技,改善民生。在外部,苏联要争取更多盟友国家。

苏联的重工业、军事工业发达,在轻工业、民生工业、农业方面不如美欧。其实,军事上够用就行,没必要占用这么多资源,应该多拿出一些资源来改善民生。

美国和苏联阵营人口资源相差不大,必须要把人口大国拉到自己一边。赫鲁晓夫水平太低,把第一大盟友中国给得罪了,推到了美国一边。

其实,中美虽然暂时走到了一起,但并非铁板一块。苏联只要肯下血本,拉拢中国并不难。可惜的是,苏联太过于自大,放不下身段,拉不下脸,舍不得投入血本。苏联要是愿意让外蒙回归,愿意向中国出口高科技武器,继续援助工业建设,中国能无动于衷吗?

美国能跟中国做生意,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获得大量廉价工业品。苏联就不能跟中国做生意吗?

苏联只要诚心诚意改善中苏关系,保证中国不站在美国一边即可。

第二:选出合格的接班人。

列宁、斯大林都很厉害,但斯大林意外身亡,导致没有安排合格的继承人。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的掌舵人水平一代不如一代,严重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其实,苏联高层中合格的布尔什维克还是很多的,比如莫洛托夫。

苏联的失败跟继承人不合格有很大的关系。

明朝怎样才能击败后金?

明朝只要表现正常,击败后金易如反掌。可惜明朝表现太不正常,皇帝少不更事,地主富商死活不交税,财政破产,病入膏肓。

苏联怎么才能击败美国?

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只要表现正常,击败美国易如反掌。可惜苏联表现太不正常,主动把盟友激怒、赶走,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遇到小小的石油危机就财政破产,病急乱投医,走向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苏联   赫鲁晓夫   美国   斯大林   明朝   盟友   中国   民生   人口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