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莱阳人专享了特殊待遇

现在看场电影是件常事,六七十年代,看电影那可是精神大餐,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


1966~1976年,莱阳县有12个电影小分队,一个小分队负责2个公社,算起来百姓每人一年约看10场左右的电影。其实很多村,特别驻军周围的村,沾部队的光,专享了特殊待遇,不仅电影看的多,而且提前看到新片,甚至能看到内部片。

专享N个“第一 ”

第一次放映有声电影

1948年秋,驻莱阳的胶东军区司令部,在东赵疃军人礼堂,放映了有声电影《万家灯火》,邀请莱阳行政区、莱阳县部分干部及周围村群众观看,这是莱阳第一次放映有声电影,让人们大开眼界。

胶东军区军人礼堂



第一次放映宽银幕电影

1972年冬,莱阳放映的第一部宽银幕电影是朝鲜片《卖花姑娘》,当时莱阳影院没有放映设备,是在26军礼堂放映的。当时周围一些百姓进去看了宽银幕电影后,也是大开眼界,宣传的沸沸扬扬,人们更加期待宽银幕电影。直到1973年7月,莱阳影院才公开上映。

26军礼堂


第一次放映立体电影

1983年6月,莱阳影院第一次放映立体电影《欢欢笑笑》。在26军军部也是提前半年上映,周边群众也曾先睹为快。


专享“大机子”放映

当年莱阳民间曾流传一句不雅的呱儿“部队是大机子,电影队的是小机子”。说的是当时莱阳电影队放电影是一部小镜头的放映机,中间要停下来换片子,有时片子太旧放到中间会烧断片子,放映员要把烧坏的片子剪掉,接着再放,这样中间就会有情节看不到了。而部队放映队用的是大放映机,可以从头到尾一气看完,大家觉得很过瘾。所以当时老百姓都说,还是部队的好,部队是大机子,县电影队的是小机子。


专享免费影院

六七十年代,莱阳的大礼堂比一般地级市都要多,不仅有县工人俱乐部,莱动、莱拖、莱绢、肉联厂、重型、农学院、师范、一中等单位都有大礼堂。驻莱部队26军、十分部、145医院、炮团等团以上单位基本都有大礼堂。这些礼堂都兼做影院,有了新片,都是在部队大礼堂提前上映,周边村的百姓、孩子都可先睹为快、大饱眼福。尤其是26军军部周围村,调皮的孩子还能混进大礼堂看内部片。

高炮团礼堂


坦克旅礼堂


汽车91团礼堂


十分部礼堂


专享电影专场

六七十年代,莱阳驻军遍布大部分公社,部队经常在露天广场放电影,这可成了周围村的节日。


吃罢晚饭,人们搬着板凳,提着马扎,高高兴兴结伴来到军营的露天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说说笑笑,十分热闹。电影一开播,顿时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看起电影。


26军附近的陡山村、官庄炮团的南北官庄、402部队的豹础铺、凤凰庄等村,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说起电影,大多会津津乐道地说起这些情节。


六七十年代,部队拉练到村里,也会申请一两场电影,给群众放一放。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莱阳   胶东   宽银幕电影   放映机   大礼堂   礼堂   机子   看电影   部队   影院   待遇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