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清末的状元,因名字被慈禧嫌弃而落榜,后推翻了清朝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的统治彻底被推翻,国民党转而建立民国政府。在推翻清朝的人员中,有一位人员极其特殊,他本是清朝大官的后代,甚至还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他原本能够成为状元,却因一个人而落榜,这也使得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先父托梦,喜得麟儿

1880年,杭州知府谭忠麟梦见先父,在梦中,先父委托他精心培养即将出生的孩子,表示这个孩子将是天之骄子。几天后,妻子便生了一个儿子。谭忠麟联想到此前的梦境,认定这肯定是上天的暗示,所以他便为孩子取名为谭延闿

不知谭延闿是否为谭忠麟的福星,在他出生不久后,谭忠麟便被朝廷委命为两广总督,官位足足升了5级。迷信的谭忠麟认为这是谭延闿带来的福泽,所以他越发相信这个孩子能够担当大任,所以在休闲时间,他会亲自培养谭延闿

在谭忠麟的指导下,谭延闿学习了四书五经、各种名著等。不仅如此,谭忠麟有时还会让谭延闿学习如何处理公务。对于普通孩子来讲,这些学习计划非常严苛。可聪慧不已谭延闿却能够平衡学习合理安排时间

由于谭忠麟已贵为两广总督,所以他能为谭延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据传,谭忠麟甚至请来了光绪的老师。这位老师很是喜欢谭延闿,同时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当所有人认为谭延闿能够成为报效清朝的人才时,他却走上了反清的道路,这其中有何隐情呢?

二、天资聪慧,无奈中断学业

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谭延闿逐渐成为了才华横溢的人才。很快,谭延闿参加了科举考试,并顺利考中了秀才。在家人的支持下,正当谭延闿准备再次参加考试时,可他却得知父亲谭忠麟患重病的消息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谭延闿最为感谢谭忠麟。如果没有父亲的培养,谭延闿也不会如此优秀。因此,谭延闿立刻推迟了科举考试,并赶回家中,照顾病重的父亲。谭延闿陪伴父亲走过了最后的日子,在父亲离世后,他才再次参加了科举考试

此时的谭延闿清楚,父亲无法再为自己安排前方的道路,他只能凭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幸福。于是,谭延闿更加勤奋地学习,并为接下来的科举考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04年,谭延闿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不知是他幸运,还是不幸,虽然这是封建时期的最后一场科举,可他却不幸落榜。在科举考试中,谭延闿凭借个人的学识成功闯入了殿试。在殿试中,谭延闿的表现优异,而他的各项成绩也远远高于其他竞争者

诸位大臣认为,谭延闿必定会成为此次科举的状元,可结果却出人意料。在公布榜单时,谭延闿的名次为第二名,后来,他才得知一个事实:原本他是第一名,可一个人却更改了他的名次

三、殿试第一,却被贬为第二

从中作梗的人员不是其他人,而是慈禧。当谭延闿进行殿试时,慈禧知道他是谭忠麟的儿子,可她却未因此而偏袒他。相反,在听到了谭延闿的名字后,慈禧反而表示该名字不好听。

按理说,谭延闿本是第一名,可慈禧却动用私权撤下了他的名次,反而将其判为第二名。虽然诸位大臣感到不满,可他们却无可奈何,毕竟慈禧的手中握有实权,如果大家惹恼她,甚至还会丢掉性命

虽然谭延闿无法接受落榜的事实,可他却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过,谭延闿的心中却萌发了一个想法——推翻慈禧统治的清朝

慈禧驾崩后,全国陷入恐慌之中,许多革命志士纷纷站出来,表示要起义造反,推翻清朝的统治。当时的社会氛围感染了谭延闿,他开始将心中的想法付诸实践

1911年,国内爆发武昌起义,谭延闿参加了民国政府,成为了起义军。后来,谭延闿凭借管理能力和渊博的学识获得了孙中山的青睐。在孙中山去世后,谭延闿成为了南京政府的主席

总结:

谭延闿的学识渊博天资聪慧,再加上父亲曾为要官。按理说,谭延闿应被判为第一名。可慈禧却因为不喜欢谭延闿的名字,而擅自更改了名次。根据谭延闿的经历来看,清朝的覆灭始终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幸好,谭延闿并不保守封建,他懂得寻找光明的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两广   清朝   慈禧   先父   殿试   科举   清末   名次   状元   父亲   名字   孩子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