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汤:卫霍之后大汉最耀眼的军事奇才,两起两落后悲惨离世

#头条创作挑战赛#江山代有才人出,英豪留名垂青史。提起西汉的军事将领,首先想到的就是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他们都是骁勇善战,封狼居胥的大才。然而西域边境安危,需要代代人的守护,在他们之后,又出现了堪称战神的军事奇才,尽管率领作战的次数不多,但兵贵神速,逢战必胜,为西部边域带来了长达数百年的和平局面,此人乃是陈汤。陈汤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自小却喜好读书,抱负为官效力国家,而后也确实成长为了一个学识渊博,通达明慧之人。家中无力供养,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陈汤甚至施行乞讨和借贷,家乡之人对此行为颇有诟病,认为此行不符合文士君子高洁之风。不论严寒酷暑都坚持借书抄书而不敢超过约定时间;远赴百里拜见名师却遭遇漠视甚至拒绝叱责;同窗衣食住行都奢靡风流而将自己衬得寒酸破落……诸如此类,种种辛酸困苦陈汤是否经历,不得而知,而为了成才吃苦的日子也使陈汤做官逐权的志向更加坚定。西汉时期,世家门阀仍然把持着人才选拔的通道,此外,为了广纳人才,察举制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为了能够被推荐进入察举名单,陈汤结识了富平侯张勃并成功得到对方赏识将他推荐给朝廷。等待结果期间,陈汤的父亲却去世了,或许是考虑到考妣逝世会被丁忧解除官制,陈汤并未上书说明情况回乡奔丧。拘捕释放后的陈汤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又另找了人替他举荐,终于得偿所愿做了官员。

朝中对是否出兵打击和抑制郅支势力犹豫不决,尚无定论,陈汤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他假借朝廷调令纠集了各方屯田和属国士兵四万多人,上司校尉甘延寿得知后被迫上了他这条“贼船”,两人率兵向西域进发。


未经朝廷允许便不可能有粮草支持,行军途中,陈汤领军帮助遭遇康居袭击的乌孙,送还了被掠走的百姓,为表感谢乌孙留下了牛马和粮食等用于军队供给。


就这样一路迫近郅支城附近,郅支单于面对此情选择立城迎战。面对坚固的城防、郅支军的进攻挑衅和康居支援郅支的军队,陈汤等人不慌不忙,沉着应对。他将士兵分列成几队,四面包围郅支城,且令其听着鼓声行动,从而能够实时把握战局。


对敌方用于防守的木城,他命令士兵在四周放满干草和柴以火攻之。敌方派出袭击的骑兵,也由于城门被堵,少有骑行施展之地,片刻后便被打落马下。


康居的援兵也并不全力战斗,多次尝试欲攻破陈汤一方的兵阵,无果后就撤离返国了。


如此,陈汤及其麾下士兵愈战愈勇,最终攻破了郅支城,郅支单于重伤而亡。与西汉王朝交好的呼韩邪单于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余下疆域和势力,后与汉王朝又共同达成了昭君出塞的美好往来,为此后的汉朝带去了逾过百年的边境安宁。


反复起落 悲惨结局


以后世的眼光看,陈汤的贡献无疑极大,对他进行封官加爵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陈汤先斩后奏的行为无疑挑战着上位者的权威,自己立身不正也为其他官员提供了上书攻诘甚至建议处罚贬官的机会。打击郅支势力大胜后,朝中对于陈汤和甘延寿等人是否要论功行赏争论不休,最终汉元帝下令赐爵给陈汤,另赏黄金等物,享受食邑三百石。


汉成帝时期,陈汤由于出使外国时谋夺不义财物,且诬告康居质子为假犯了欺君之罪,再次下狱甚至面临死刑。


后又有官员念及陈汤攻打匈奴大功,为其求情,才得以释放,但爵位被夺沦为平民,此为一落。


后乌孙来犯,边境危急,陈汤被请出关。看了急奏,他判断乌孙军乃乌合之众,不必担忧。后果然验证,陈汤起复,作为军中顾问执掌兵事。然好景不长,由于接受军中贿赂终被告发,陈汤再被罢黜,又是一落。


陈汤一向贪财,做官不成,他将主意打到了汉成帝建造的陵墓之上,希望从中谋利。


汉成帝接受了他建造陵墓的地点建议,陈汤许诺的三年完工,在此期间,陈汤一直收受贿赂替人谋私。


汉成帝决定更改陵墓地点后,陈汤散布谣言宣扬建造会继续,由此皇帝对他的不满达到顶峰,陈汤被流放,辗转敦煌安定等地,受尽风霜,落到底端。尽管后来王莽掌权,上书陈情,陈汤得以回到长安,但不久后也遗憾离世。


从陈汤身上,人的多面性和不完美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综合来说,陈汤是谋士,是良将,但并不是一个好官员。对于上级,他不够圆滑老道,无法揣摩其心思却常常挑战权威。对于下级和民众,他不追求无私为公,为官无道而以此敛财满足贪婪之心。这位对边域和平有巨大贡献的功臣结局,不免为其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单于   延寿   西域   官制   陵墓   西汉   奇才   朝廷   大汉   边境   悲惨   士兵   耀眼   落后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