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日本钞票上的男人:140年前就在琢磨中国,死前设计侵华战争

当一个人有了被印在国家钞票上的殊荣,那他到底该有着怎样的丰功伟绩?

众所周知,“钞票”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载体,除了本国使用,国际贸易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印在钞票上的人,自然也是家喻户晓、贡献极为卓著的。

放眼当今世界,英镑正面印有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元一百的钞票上印有本杰明 · 富兰克林……

只是听着名字,我们便能感受到这些人所带给他们国家无可复制的功绩与伟业。

福泽谕吉

而今日我们所提及的一万面值日元钞票,其上印刻人物,名为福泽谕吉。那么此人到底对岛国日本的贡献,为何人们对他推崇至此?

关于福泽谕吉近乎神话的一生,其中为历史黄沙掩埋的真相,我们接下来便一一解读。

不认命的少年时代

1835年1月,凛冽寒风呼啸的冬末尚未过去,早春不见半分迹象,来自海洋的寒风吹得岛国人无处可躲,家家门窗紧闭,大阪街道上的商店门可罗雀。

上旬的最后一日,丰前中津奥平藩的士族福泽百助在这一天得到了两样他心心念念的宝贝。

一个是他得偿夙愿,几经辗转终于买到了天朝上国的上谕条例六十余册;另一个是家中妻子十月怀胎,麟儿出世,可谓双喜临门。

福泽百助本就是一个廉洁自持的汉文化爱好者,此刻捧着来自中国大清的宝物,他翻遍整册条例,在其中挑选“谕吉”二字作为小儿子的名字,即“福泽谕吉”。

此刻的这家人自然不知道将来这个名字在日本如何家喻户晓,但寒冬的凛冽已然被今日之欣喜冲刷掉大半。琐碎生活能得一二欢喜,常人便无比满足了。

所需得偿所愿,家中新添人丁,在那个贫苦的年代,福泽百助又有着自己本来的工作,这一家人过得也算圆满。只是世人皆知,命运善妒,这圆满日子终会到头。

就在福泽谕吉十八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福泽百助不幸身患顽疾,最终因病而亡,年仅四十五岁。

日本女子古来便依附丈夫而活,家中的顶梁柱突然断折,生活的重担一下子便压在了福泽谕吉三十三岁的母亲身上。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眼见生计无望,母亲不得不带着家中的五个孩子辗转返回背离了十几年的故土中津,从此开始了一个人拉扯幼儿的苦日子。

突然到来的福泽一家人并没有受到邻居的关怀与帮助,因大阪与中津两地口音本就有所不同,孩子们也不乐意带着福泽姐弟一起玩耍。

隔阂是无形的,苦楚自然不少,不过这种孤立的环境倒是也让这家人自己的小天地变得弥足珍贵。

就这样,福泽谕吉在外界孤苦而又贫穷、家中纯真而又平和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了。

母亲时常告诫姐弟几个人,人穷志不短。所以即便福泽谕吉每日饱受身份差别带来的羞辱,他依旧不卑不亢,从不屈服于命运带来的不公。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上街购置生活用品的时候。

因日本阶级差异,别的小士族子弟都是夜间以手巾遮住脸面匆忙去买,但福泽谕吉不但不遮面,还提两壶酒、腰间佩两把尖刀,大白天就光明正大的去买东西。

这倔强而又不屈的模样,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母亲劳作、家中哥哥姐姐贴补家用的情况下,福泽谕吉自小虽困苦,但也学了一些识文断字的本领。后来他自己也开始制作一些工艺品以换糊口之姿,更是珍惜学习的机会。

十四岁那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福泽谕吉接触到了汉族文学,只是简单翻看一番,他便不由自主的沉迷其中。

这种从大清王朝传到日本的书籍典故让他心生向往,他开始见缝插针,挤时间去学习汉文。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福泽谕吉天资聪颖,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可谓一日千里,进步神速。一段时间以后,他便成了中津邻里周围有名的“汉学家”。

母亲见此,也鼓励福泽谕吉钻研学业。

自小见惯了日本士族门阀的等级差异,福泽谕吉对这种时代的产物嗤之以鼻,他不辍笔耕,只望有朝一日能够离开中津,摆脱门阀枷锁下不见天日的牢笼。

有志者,事竟成。二十一岁那年,福泽谕吉凭借自己的天赋与勤勉好学的态度,踏上了前往长崎学习兰学的机会。“兰学”,即荷兰学问。

此次从中津走向长崎,是福泽谕吉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看似跨出了一小步,其实是为以后的人生选择了一条向外的道路。

这条路,即便荆棘丛生,但方向却是对的。

神话般的自由斗士

二十一岁的少年初到长崎,人生地不熟,凭借着一腔奋进的热血开始了新的人生。

那是1854年,不安分的美国开始在全世界乱窜,船舰入了天皇的港口,美国与日本缔结合约。

至此,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美梦被惊醒,明治维新王政复古的端倪初现,福泽谕吉赶上了时代的大船。

当时,只有长崎一地可以与荷兰通商,传入日本的医学、术数、物资等,都需要懂荷兰语的人来研究,所以“兰学”是一个风口。

福泽谕吉本就天资聪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受到了授业老师极高的赞誉,并有意将其收为养子。

无根浮萍般的游子能得到如此归宿,可想谕吉付出的努力。

但此事最终因受到老师家中子女反对而作罢,且福泽谕吉被迫不得已离开长崎。准备前往江户闯荡的福泽谕吉路过大阪,归家听闻大哥此时已承袭父亲职司一位。

在家人的不断劝说下,福泽谕吉最终留在大阪,拜著名的兰学大师、被誉为荷兰医学专家的绪方洪庵为师,在其家中开设的“适塾”继续研习兰学。

自此,稳定下来的福泽谕吉开始潜心研学,焚膏继晷。每逢老师授业结束,他总会将自己的疑难问题问个干净,这一点得到了绪方洪庵大师的高度赞誉。

除此之外,适塾经常会举办学术切磋,百多门生一齐探讨近日所学与古来医学典籍。这种时候,福泽谕吉总是大放异彩,凭借自己深刻的见解与异于常人的思维能力而一枝独秀。

很快,他便被擢升为塾长。

时间过得很快,福泽谕吉转眼间便二十五岁了。

这几年,他一心研究学术,对外界的事情不是那么上心。德川幕府的封建体制已然摇摇欲坠,政治动摇与时代变迁似乎在酝酿一场足以覆灭日本的灾难。

同年,他因学术声望而被邀请前往江户教授兰学。江户,日本幕府财政的枢要所在,身处其中的福泽谕吉明显能感受到来自社会舆论与时局的变动。

就在他还尚未从每日政治变动中反应过来,现实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原来,江户地区的发展早已经不再将兰学作为主要外交语言,在同美国打交道的这几年,当地商店、街道等,各处都有着英语的标志。

福泽谕吉猛然反应过来,自己这些年苦读兰学的努力兴许是要付诸东流了。如今的社会,英语早已代替兰学成为了新的风口;未来的世界,英语更会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

就这样,在现实的匆忙脚步中,福泽谕吉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赶紧调整个人状态,又开始苦学英语,并获得了一次跟随日本派遣团留洋赴美的机会。

此次赴美访学,福泽谕吉最大的感受便是切身体会到了西方国家的发达与日本民族的落后,那种差距是站在大街上便能感受得到的繁华与萧条。

他是一个立志改变不平等国家的青年人,在这种对比之下受到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

后来,凭借娴熟的英语能力,他作为一名翻译官,又跟随幕府的派遣团前往欧洲。此次旅欧,对福泽谕吉的身心震撼更是超过了在美国的时候。

他不但对欧洲社会经济问题有了详细深入的了解,还对其医院经营、征兵练兵、政党、社会公德、统治制度、文化等细枝末节的内容做了记录与研究。

对一个政府已然岌岌可危的国家而言,一个引领潮头的人,一条正确的道路探索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民族的危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这样,回国后的福泽谕吉开始在教育领域传播西方先进文化,并开设了日本第一个学习英语的课堂。他兼职翻译西方文献,将其传播到社会上供所有人学习。

这个新学堂,便是后来倡导“以西育才”的庆应义塾,是福泽谕吉一生最伟大的事业。

义塾为日本民族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极为先进的青年人,他们渗透在日本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行各业,是日本未来很多年社会顶梁柱般的存在。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青年就是崛起的希望!庆应义塾作为其他学塾望尘莫及的存在,福泽谕吉发挥了全日本都无人可替代的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创办报纸,以文化灌输的形式向全日本民众输送他的观点。

他创办的《时事新报》发行量占据日本报刊主流,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野心勃勃的日本青年。此后很多年,这部报刊一直都在无限量的产出新文章。

仅对日本而言,他是“国父”般的存在。

但于中国而言,日本“国父”,此人越是贡献卓著,越是罪无可赦,不可饶恕!

野心勃勃的罪人

当年福泽谕吉到处学习先进制度的时候,原本对大清文化极为推崇的他,看到洋枪洋炮下赔款割地的中国,更是坚信了西方道路的正确性。

他创办了敲醒全日本的报刊,然后几乎每天都在上面发表各种真知灼见的文章。日本国内改革初期,恰逢中国洋务运动,福泽谕吉在报刊上大放厥词。

剧照

他指出,清政府只是单方面学习西方军事制度,而不去深究其内部政治结构,这种只略及皮毛的照搬照抄迟早会一败涂地。

那些年,中国在照搬西方军事制度;日本在福泽谕吉的观点指导下全面推进学习。

很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以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为结局,福泽谕吉是对的。一个140年前就在研究中国的日本思想家,一语成谶。

此次战争也让他看到了中国的软弱性。

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显然还没有找到适应世界的步伐。中国古人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雄狮未醒,自然要将原料掠夺的目光放在这“邻居”身上。

就这样,福泽谕吉开始每日都在《时事新报》上发表针对侵略中国的文章。其中甚至提到,如若日本想要走向文明开化的强国社会,就必须将中国作为殖民地。

从报刊创办到他死去,那本报刊上发表了不下千篇涉及侵华的文章,入侵中国的观念成了日本人骨血里的念头。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福泽谕吉,将弱肉强食与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深深烙印在了日本人心上。

他的一生,都在为日本崛起、日本发展、日本辉煌而鞠躬尽瘁。

直到1901年2月,仿佛那年初到人世一般,寒风凛冽,大阪的早春看不到半点迹象。福泽谕吉脑溢血复发,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八岁。

日本的历史上,一颗极为璀璨的巨星自此陨落。

他是指路人,是先驱,是不朽的辉煌。

在他死后,家人为其收拾遗物,发现了他死前设计的侵华作战计划。这一计划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消息一出,全国哗然。

就这样,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侵略中国的罪恶道路。那几十年过去,日本成了美国身后的犬吠之僚,经济一跃坐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福泽谕吉“功不可没”。

于华夏而言,侵华日军不可饶恕,即便他已溘然长逝,那也终究是中国的罪人!

苦难造就了中国近代以来全民族抗战的决心。自洋务运动后的不断探索,中国于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那便是社会主义道路。

狼烟不断,无数华夏儿女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抵挡着福泽谕吉带来的生灵涂炭。所幸多年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将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一个曾经依附着中国的岛国,当真以为先发展一步,便可以覆灭千年华夏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福泽谕吉对日本而言,是伟大的;对推动世界历史进程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对中国而言,即便以民族危亡之代价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但也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华夏后辈谨记:待我以礼者,还之以礼;待我刀兵者,还之刀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长崎   中国   钞票   大阪   幕府   华夏   日本   英语   报刊   家中   年前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