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回城后忘记承诺,多年后回农村认儿子她费了很大的周折

周小娟是一名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当年三月,他下放到陕北插队落户。在此期间,他和当地青年刘大强相识相爱,不小心怀孕产下一个男孩。1977年知青大返城,她承诺回城后就把刘大强和儿子接回城。她回城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工作的落实,她忘记了承诺,在城里和同事组成家庭。37年后,她回到当初下放的地方,才得知初恋刘大强已经去世。找到儿子想认他,并且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否则对不起刘大强。可儿子却不愿意认她。她认回儿子频费了一番周折。

一)

1969年3月,北京知青周小娟刚满16岁,初中毕业,同三百多名同学一起下放到陕北延安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辞别了父母,坐上北京开往陕西的知青专列,下了车又坐了卡车,三天后到达了延安县城。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上,周小娟和13名同学一起坐上了一辆大马车,傍晚到了一个叫刘家坝的村子。

队长把大家分散住进了老乡们的家里(队里没有闲置的房子)。周小娟住进社员刘传宗家里。刘传宗还有个17岁的儿子,他叫刘大强。还有个女儿才刚刚12岁,名叫刘芳芳。刘大强住在西厢房里,周小娟住在东厢房里,刘传宗两口子和小女儿一起坐在堂屋里。东厢房里有刚刚支起了一个灶台,锅、碗、瓢、盆齐全,动动手就可以做饭吃。

第一顿饭周小娟是在刘传宗家吃的。刘大婶儿烧了个猪肉炖南瓜,锅四圈贴了金黄的玉米饼子,还炖了一锅洋芋稀饭。周小娟吃得特别开心,但她饭后才发现刘大叔他们自己吃的是黑菜团子。刘传宗说:我们习惯吃这个了,要不然就浪费了。

吃完饭刘大婶特意交代周小娟:有啥活一定要让大强帮你干,千万别客气,他有的是力气。周小娟含笑答应了。第二天,周小娟自己动手做饭,可她在家娇生惯养的,做饭从哪下手她都不知道。12岁的刘芳芳告诉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就这样,她在刘芳芳的指导下做了第一顿饭。刘大强帮她烧火。柴是他先预备好的,水他也挑满了缸。后来周小娟熟练掌握了做饭的技能。

有一天周小娟放工回到家,看到水缸里的水没有了。她提着桶去挑水。刘大强放工回到家,发现周小娟去挑水了,他赶去找她,走到半路发现周小娟正蹲在地上手捂着脚,原来她不小心歪着脚了,疼得她直掉眼泪。刘大强背着她回到家,让她坐在床上,他喊来了村里的二叔,他会接骨。

二叔也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还没来得及洗手呢。他握住周小娟的脚,用手按压痛的部位,另一只手握住稍稍用力一推,然后说:你走走试试。周小娟站起来走了两步,竟然不那么痛了。二叔说:在家休息两天就好了。说完二叔转身走了。

这几天小娟的脚不能动,每天,饭都是刘大强做好了端到了床头。她想下床吃饭,他都不愿意,告诉她要静养好的快。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妹妹一样,她心里暖暖的。

转眼间知青们下放到这里有三个多月了。这三个月他们吃了不少苦,无论地里的还是家里的活,他们都学会了。这三个月像做梦一样过得非常快。周小娟住在刘家,被他们一家人贴心照顾着,特别是刘大强,有了活他随叫随到,她心里除了感激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转眼到了年底分红,周小娟分到了一袋子小麦,她特别高兴,这是她一年的血汗挣来的。她也可以自食其力了。他帮她扛回了家,但小麦要磨成面粉才能做成白面膜。磨面粉只有到磨房里。

那天他第一次见识了小麦磨成面粉的过程,心里特别兴奋。麦粒掉入石磨中间的一个圆洞里,经过两个磨盘的磨擦,挤压,白面粉从石板的边缘掉落下来。她看着白面粉掉下来,心里就会升起一种成就感。晚上周小娟用新面粉擀了面条,请两个人吃饭,屋里传来了开心的笑声。

二)

一段时间以来,刘大婶发现儿子经常往周小娟屋里跑,她禁不住告诫儿子:对不起人的事可不能做。大强说:妈,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数。

两个月以后,周小娟经常呕吐,吃不下东西,她突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她偷偷跑到医院做个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是怀孕了。她又趁着夜色回到了家里。一夜无眠,她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第二天,她鼓起勇气对刘大婶说了实情。刘大婶感到异常震惊。刘大叔知道后沉默不语。晚上两口子商议的结果是坚决不能要这个孩子。刘大婶对周小娟说:姑娘,这孩子是不能要啊!人家知道你未婚先孕,你的名声和前程都毁了,我儿子也毁了。这孩子千万不能留,你好好想想吧!

周小娟正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下,此时她只有听从刘大婶的安排了。大婶,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第二天,刘大婶准备带周小娟去医院做手术。

这件事被大强的奶奶知道了,她踮着小脚来到儿子家中,对儿子,儿媳说:听说那姑娘怀了刘家的孩子,你俩准备让她去手术。刘大婶说:妈,你小点声。

奶奶说:不能这么做,那可是刘家的血脉呀!刘大婶说:这不是没有办法了吗?奶奶说:我不管,你们害这个孩子,我就撞墙不活了!刘大婶连忙拉住婆婆,最终答应她把孩子留下来。

周小娟对外谎称身体有病需要休养,就这样熬到了她生下一个儿子。周小娟刚生下孩子没过多久,上面就来了通知,下放知青可以返城工作了,小娟心里那个激动啊!但她冷静下来又犯愁了,她走了,嗷嗷待哺的孩子怎么办?刘大强又怎么办?周小娟茶饭不思,忧心忡忡。

刘大强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对她说:你就放心回城吧!你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周小娟问:那孩子怎么办?孩子就留下来让我妈给喂着,要不你一个未婚的姑娘抱着个孩子回城,还不被人笑话死!小娟说:只能这么办了!

周小娟答应回城后等自己安顿好了,就把孩子和刘大强接到城里,一家三口在一起过日子。周小娟依依不舍地走了,奔她的好前程去了。刘大强把她送出村外,送到她坐上了班车,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三)

回城后,周小娟对妈妈说了在农村发生的一切,说刘大强是个好男人,给了她无私的帮助和照顾。妈妈说:你回来就好,我可听说有的知青到乡下遇到了很多麻烦。有的在农村成了家回不来了。你能安安稳稳回来就已经不错了。

周小娟有了工作后,还想着回农村把刘大强和孩子都接到城里来,被妈妈阻止了,小娟犹豫不决。又过去了一年,这一年周小娟边工作边学习,参加了考试,她考取了一所中专学校。上了三年中专,毕业后她分到纺织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工资待遇比干工人强多了,小娟很满足。

1985年7月, 小娟和本厂的一名同事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她生了一对儿女,一家四口生活得非常幸福。2015年8月,小娟的丈夫患病去世,料理好丈夫的后事,她猛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如今她的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而乡下的儿子算起来也该有38岁了,刘大强也该有60多岁了,两个人现在过得好吗?她决定去乡下看一看。

2015年10月15日,小娟和八名知青相约回到了当年插队的地方——陕北刘家坝,寻找当年的踪迹。第二故乡的变化太大了,真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毕竟他们离开这里已有37年了。

老支书还在,他认出了所有来这里的九名知青。周小娟向他打听了刘大强和他的儿子。老支书想了想说:刘大强十年前就去世了。那年冬天他爷俩个去石场拉石头挣钱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俩人拉了满满一车石头在一个拐弯处,车子翻了,两个人都被石头砸在了下面,刘大强当场气绝身亡。

他爹被砸得轻一些,在医院抢救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走了。两个人走的时间一前一后,相差七天。说到这儿,小娟难过的掉下了眼泪,事情来的太突然了,她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她的初恋已经不在人世了。

大强的命真够苦的!你走过以后,有人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女子,他都看不上。直到32岁那年,他找了个寡妇,要不然就可能一辈子打了光棍。寡妇给他生了一对儿女。

他原来的儿子呢?老支书说:大儿子跟着大强生活。大强走后,他出外打工找了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女人。结婚生子后两口子去延安打工,后来挣了钱,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还不错。

听说儿子开了餐馆成了家,周小娟心里稍感安慰。第二天,周小娟去大强的坟前祭拜后,她恳求支书带她去了县城,找到了开餐馆的儿子。他看上去很像年轻时的刘大强。老支书说:小伟,这是你亲妈,她来看你了。周小娟说:儿子,你还好吗?我是你妈呀!

没想到伟看了看她说:你走吧!我没有妈妈,我妈妈早死了!老支书说:小伟,你怎么能这样和你妈说话!小伟说:我爸走的时候你怎么不来?我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怎么不来?这个时候来还有什么意思?你走吧!

周小娟听见儿子这么说,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她转身走了。周小娟一夜无眠,她特别伤心,难过,愧疚,不安。第二天,她离开了刘家坝。

临行前,她把一张一万元的银行卡交给了老支书,拜托他转交给儿子,表达这些年她对儿子的亏欠。她多么希望儿子能接受她的帮助,希望儿子能接纳她,原谅她。

三个月以后,周小娟又回到了刘家坝,老队长把那1万元的银行卡又还给了她。说:我劝说了好几回,可小伟就是不愿意认你这个妈妈,这孩子好像中了邪一样。周小娟说:让您受累了,还是我这个当妈妈的有错,孩子不肯原谅啊!离别,她给老队长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说什么时候孩子改变了态度再联系。她说完哭着走了。

此后,每年的春节,周小娟都会回到刘家坝,老看望老队长。由老队长牵线,她又去看望了刘大强的妻子蔡红霞。老队长讲了他们的故事,蔡淑霞终于拐过弯来,毕竟都是女人,都理解做女人的不易。儿媳王玉梅最终也改变了态度,叫了一声阿姨。两个孩子也都喊她奶奶。可刘小伟始终不愿意喊妈妈。他说他喊不出口,他妈妈就是蔡红霞。

2018年8月13日,周小娟突然收到老队长打来的电话,他说刘小伟突然感到肚子疼的厉害,到医院检查是肾结石,必须做手术,可手术费要5万元,刘小伟筹到了3万元,还差两万元。老队长说:小周,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她连忙说:剩下的两万元由我来出。

她放下电话就带上银行卡直奔刘家坝去了。在县医院里,她见到了儿子刘小伟。他躺在病床上正挂着吊水。此时他仍感到肚子疼的厉害,痛苦地呻吟着。她去交了手术费,医生马上安排了手术。医生从他肚子里取出来十几个大小不一石头,大的有黄豆一般大。

手术很成功,经过七天的术后静养,小伟感到肚子不疼了。一个月以后他的身体渐渐康复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他的精神也好多了。队长来看望小伟,他笑着说:小伟,这次要不是你妈妈及时出手相救,恐怕你还要再疼一些时候。到了医院没钱可不行啊!小伟,你不该对妈妈说声谢谢吗?

小伟还有些犹豫,最后他终于说了句:妈妈,对不起,我错了。听见一声妈妈,周小娟的眼泪刷的就流下来了。她说:是妈妈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

这时病房的门开了,蔡红霞领了两个孩子进来了,两个孩子周小娟混熟了,主动喊她奶奶。老队长笑了,他说:这下好了,一家人团圆了。此时,周小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每每回忆起这段下乡插队的经历,想起初恋刘大强,周晓娟就会觉得痛心和不安。她觉得愧对刘大强。还好,最后她认回了儿子。否则,她的晚年将会在愧疚、不安中度过。

大家好,我是一亩情感园,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男人,解读女人,每日有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知青   陕北   延安   儿子   白面   周折   面粉   队长   奶奶   很大   多年   妈妈   农村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