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的物理天才,12岁上清华,培养了79名院士,晚年流落街头

上世纪的中国之所以如此羸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的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然而我们或许不知道的是,有一位生在清末时期的物理天才,曾培养出79名院士,一生命运波折,是大师们的老师。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都经历了什么,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01一代宗师

叶企孙出生于1898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虽然光绪皇帝有心变法,奈何清廷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叶企孙就在此时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父母极其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让他接触各种知识。叶企孙先是学习了传统的儒家经典,随后接触到了西方文明。

1911年,叶企孙被清华大学录取,那一年他才12岁。在学校中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他求知若渴,整日沉迷于自然科学的世界中。1918年,叶企孙被公派到美国芝加哥物理学院深造,在那里受到了布里奇曼的指导。后来叶企孙去到哈佛大学继续学习,与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和他的老师一起工作,完成了普朗克常数的测量。与此同时,叶企孙还创新提出了高压磁学的算法,理论与实验互相印证,凭借此项贡献,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02创建清华物理系

1923年,哈佛大学为叶企孙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反复劝说他留在美国任教。但叶企孙不为所动,家国情怀深重的他一心想返回家乡,建设那个落后的祖国。叶企孙回到了他的母校清华大学任教,他踌躇满志,斗志昂扬,希望为祖国培养出一批科学人才。

叶企孙成为了清华大学第一任物理系主任,他对工作深思熟虑,统筹安排,精心筛选人才,亲自出题阅卷,创办物理学报,邀请外国教授访华。在叶企孙的努力下,物理系逐渐走上正轨,屡有科研突破。而他为人清风霁月,没有门第观念,凡事讲究实事求是,为学生无私奉献,先后培养出了钱伟长、钱三强,赵九章等科学巨人。令人敬佩的是,叶企孙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他将全部心血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上。叶企孙桃李满天下,他为人正直,从不讲空话,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大师。

03凄惨晚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开始全面抗战,叶企孙目睹祖国遭列强蹂躏,心中十分愤懑。他主动辞去赴美留学深造的机会,全心投入到抗战之中。叶企孙联合爱国人士,筹集抗日物资,并成立技术部,专门研制地雷、收发报机等军事装备。1948年,叶企孙当选中科院院士。

就是这样一个爱国,在困难时期挺身而出的伟大人物,却在特殊时期遭遇了迫害。因为他的学生,叶企孙受到了牵连,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所以被抓入狱。当时他已经浑身是病,根本站不稳,身心都遭受着巨大的打击。后来叶企孙甚至出现了幻听,总觉得有电台在监视他。身为一个物理学家,明知电波透不过墙,却还疑神疑鬼,真是让人难受。

已经70多岁的叶企孙没有挺过这场浩劫,他精神出了问题,再也无法正常工作。出狱后,叶企孙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只能沿街乞讨,靠要饭维持生计。或许没人想到街道上,那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曾经是万人敬仰的物理学家,是大师中的大师。

1977年,叶企孙因病去世,终年79岁,一代科学巨匠悲惨离世。英雄末路,让人心如刀割。上世纪80年代,叶企孙获得了平反,但总有一些遗憾在人心头挥之不去。时代的悲哀,生不逢时,我们很难过。而他作为清华物理系的奠基人,提携无数后辈,却被遗忘了近半个世纪,叶企孙不应该被埋没,需要我们铭记。

这位平易近人、胸襟坦荡的物理人,一身傲骨,哪怕身处逆境,身陷囹圄,也绝不因个人利害关系讲违心的话,向大师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普朗克   清华   哈佛大学   物理   清华大学   物理系   物理学家   院士   晚年   天才   时期   街头   大师   我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