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去为婆婆守孝,却被梅兰芳的妻子命人拦在门口


1930年8月,梅兰芳的大伯母病逝,宾客络绎不绝前去吊唁。当孟小冬出现时,却引发了一场“守孝风波”。

就因为这场吊唁风波,让天生丽质的梨园皇后,和这位有着民国四大美男子之称的京剧大师之间,从此只相思,不相见。

1.爱是一种遇见,不用准备,不用铺垫

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从祖父到父亲,叔伯,可以说几代人都是吃这行饭的。

孟小冬是位极有个性的女子,平时爱穿男装,长着的也是一张英气的脸蛋,并带着一份脱俗的刚毅之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因为从小受家族影响,耳濡目染之下,她自然地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至于她,一开始也从未想过和梅兰芳之间会有什么牵扯。

虽然自己已被封为“冬皇”,但梅兰芳对于她来说,却依然是一个仰视的存在。

而有一种爱情,恰恰是以崇拜开始。

她本来可以不必选择他,因为她知道梅兰芳已经有两位妻子,儿女绕膝,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或许爱情这种东西,没有谁能够理智分析吧。

民国时期,虽允许一夫多妾,但妻妾之间的地位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妻子永远只能有一位,妾就是妾,永远成不了妻,就算妻子去世了,作为一个妾室,她也不能坐正。

至于孟小冬这样清高的女子,她居然能让自己做小,不得不说人生有时就是如此微妙,一念之间,就天差地别。

孟小冬和梅兰芳相识于一场堂会,两人因为一曲《游龙戏凤》而相识。

席间,不知谁说了一句:“不如让梅兰芳和孟小冬唱一曲‘游龙戏凤’吧。

于是两人就这样认识于台上。

看着梅兰芳的女装扮相,唯妙唯俏,言行举止间那种媚态横生,让孟小冬震惊了,她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一种最高的艺术水准。

梅兰芳的表演,虽质朴却显得华贵、既端庄却又娇俏,娴静中蕴藏着情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而梅兰芳也非常欣佩孟小冬的威仪扮相。

她的气质和风采绝不是一个美字可以概括的。

台下掌声阵阵,那次的演出大为成功。

以后梅兰芳唱堂会,总邀孟小冬合演。

于是台上的“打情骂俏”变成了台下的“假戏真做”。

两人台上总是面对面地“全情投入”,时间久了, 难免不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愫。

爱情之火一旦燃烧,就会以燎原之势燃尽一切。情到深处无怨忧,世俗的考量,现实的阻碍,终究抵挡不住这霎那烟火。

很快,孟小冬便坠入了情网。或许她从未想过要做妾,但就是勒不住爱的缰绳,任由它泛滥成灾。

2.年轻不做选择,真爱我就要

既然相爱,就想相守。这是每一对情侣的祈愿。

但摆在梅兰芳面前有两道阻碍:妻子福芝芳和孟小冬的父亲孟五爷。

他深知福芝芳是一个性情刚烈的女子,要让孟小冬过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可以在外头找个地方,把人娶进来再说。”梅兰芳的编剧老师齐如山说道。

梅兰芳思索片刻后,觉得目前也只能这样做了。

梅兰芳虽是一代大师,当然是非常好的人选。但如果将女儿嫁给梅兰芳做偏房,作为父亲,孟五爷可是非常不愿意的。

齐如山为了此事,跨断了门槛,磨破了嘴舌:“梅兰芳既然过继给了伯父,而伯父家又没有子嗣,他就担负着为两个家庭传宗接代的重任,他可以拥有两房妻子,一房算作伯父伯母的儿媳妇,一房算是自己父母的儿媳妇。所以你放心,小冬进门后,和福芝芳是不分大小的。”

孟五爷听了这番解释后,也就释怀了。既然女儿这么喜欢,就同意吧。

而对于认为爱情大于天的少女孟小冬来说,她懵懂地以为,只要结了婚,从此两人就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她如同所有待嫁女子一般,怀着忐忑、喜悦、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幸福的婚姻生活。

一九二七年的正月二十四,两人举行了婚礼。

但这场婚事举行得静悄悄的,被爱情蒙蔽了眼睛的孟小冬完全没有察觉它的异样。

婚礼在东四牌楼九条35号的冯耿光宅所里举行,宾客只是非常亲近的一些亲友和一众梅党。

婚后,孟小冬终日就沉浸在蜜罐里,唯一让她不满的,就是梅兰芳不允许她再出去演戏。


来源于网络侵删

婚后孟小冬就这样被安置在冯家公馆里,其实她是不甘心的,自己这些年所经历的雨雪风霜,难道就为了在这十寸天地里红袖添香?

对于偶像的凭空消失,孟小冬的戏迷们感到莫名其妙,于是他们到处打探她的消息。

有个人很快就打听到了孟小冬已经结婚的事,这个人就是李志刚,他是孟小冬的超级戏迷。

当然还有另一个人也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的,这个人就是福芝芳。

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庭,福芝芳选择了隐忍不发。

但李志刚可是不罢休的,他千方百计打听到了偶像的住处后,便带着手枪闯入了冯公馆。

在冲突和慌乱中,李志刚开抢打死了冯宅的客人,后来他本人也被赶来的军警击毙。

酿出如此血案,全城轰动,福芝芳暗恨着孟小冬,认为她就是个红颜祸水。

此案一出,一时间流言四起,梅兰芳经过权衡考虑,决定暂时不到孟小冬这边来,等事情变淡了再说。

3.谢谢你的不在乎,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自作多情

但男女的思维本就存在很大的差别,梅兰芳的苦心并没有得到孟小冬的谅解。

她认为出了这样的事情,作为丈夫是应该及时来安慰一下自己才对。

于是两人之间便开始有了一丝嫌隙。

不过梅兰芳仍然是爱着孟小冬的,他以为自己暂时就供养着她就行,等事情变淡了就好办。

于是梅兰芳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孟小冬面前。

其实结婚这一年来,孟小冬已经是委屈万分的,她总是等待着梅兰芳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是他新娶的妻子;又或退一步,只是带她去梅宅小住几天,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就行的。

可不远处的梅家大宅,竟然那样远若星辰,像是她终其一生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在接下来寥寥可数的相见里,她更是敏感地感觉到了梅兰芳的眼神里好像少了以前的温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实对于为自己生儿育女,操劳半生的福芝芳来说,梅兰芳感情的天平是更倾向于她的。

很快,一记闷棍更是把孟小冬给打得晕头转向。

那是一九二八年的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孟小冬的小楼里却依旧冷冷清清。

梅兰芳早就托人说他事情繁忙,不能过来相伴,孟小冬理解他,未曾说些什么。

可过了春节不久,她看到《北洋画报》上刊出一则新闻:梅兰芳此次来京演出,挈其妻福芝芳同行。

孟小冬的心凉了,这一年来,她又得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唯有遍体鳞伤。

不过,终于守得云开,十一月下旬,梅兰芳到广州,香港等地演出,他带孟小冬同行。

几个月的时间,两人同进同出,相依相伴,这亦算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了。

这期间,谁都将他们视作夫妻,也有公然呼她为梅孟夫人的,孟小冬受伤的心总算渐渐疗愈。

期待已久的事终于如愿,孟小冬满足了。梅兰芳也放心地开始准备赴美演出事宜。

原本梅兰芳也打算带孟小冬一同前往美国的,然而福芝芳知道了,极力反对,说自己要跟着去,身怀六甲的她就算服药打胎也一定要跟着去。

因此赴美名单上便少了孟小冬的名字。

接下来梅兰芳更是带着福芝芳往北戴河游玩,两人戏水的照片一出来,孟小冬的心凉透了。

这些日子以来,她已经渐渐明白自己的地位。虽然极不愿意承认,但自己确实是“妾”。

她深刻了解到梅兰芳虽然对自己也有情意,却总比不过与福芝芳的血肉相融。

于是认清现实的孟小冬倦意渐生。

接下来的一件事,更是彻底寒了她的心。

4.从此一别两宽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梅兰芳归国时,刚抵天津,就听说大伯母病逝。梅兰芳四岁丧父,十五岁失去母亲,所以他自幼就过继到伯父家,由伯父伯母抚养长大。

伯母一直把他当自己的亲生孩子,他亦一直视伯母如自己的生母。当听到噩耗时,梅兰芳伤心欲绝,天津的欢迎仪式他也不参加了。改由齐如山替他答谢,便匆匆赶当夜火车返回北平。

精明能干的福芝芳已经打点好一切:搭篷席,设灵堂......

当时梨园界名角、社会名流纷纷前去吊唁,梅门弟子亦纷纷前往。

婚后三年,孟小冬不仅从没见过这个名义上的婆婆,甚至都未曾踏足过梅家老宅。

在得知“婆婆”去世后,孟小冬特意剪了短发,鬓戴白花,前往梅宅为婆婆守孝。

不想刚到门口,就被下人拦住:“孟小姐,请你稍候,先容我去向梅夫人禀报。”

不久后,下人出来说:“夫人请孟大小姐回去。”

孟小冬怔然,孟大小姐?良久,她说:“请你们老爷出来说话。”

然而下人早得过福芝芳的命令:“老爷身体不适,不能出来。”

孟小冬被惹怒了,她执意进去:“既然他身体不适,那我更要进去看看了。”

争执不下时,梅兰芳出来了。见到孟小冬,他竟然窘迫无比,说:“你先回去吧。”脸上透着淡淡的无奈和倦意。

见到丈夫时本来是惊喜的,现在却变成了心酸,孟小冬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感觉自己一阵一阵打着寒颤,头疼欲裂。

梅兰芳当然愿意让孟小冬进门叩拜,他也早就跟福芝麻要求,希望她能够允许小冬进来给老太太磕个头,全了她的一片心。

但福芝芳断然拒绝梅兰芳的恳求:“梅家的门,她就是不能进!否则,我拿两个孩子,加上肚里这个,和她拼了!”

看着梅兰芳连门都不敢让自己进,孟小冬万念俱灰了。

她不懂为何婚前所有的保证都不算数,不懂为什么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就这样看着自己如此无助,却无能为力。

她是彻底死心了。

细雨纷飞里,孟小冬终于转身黯然离去了。

“守孝风波”耗尽了她对他最后的期待。这场爱情,她承认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1930年8月,孟小冬离开了这座伤她痛她的城市,带着满身伤痕前往天津“疗伤”。


孟小冬和杜月笙


当经历了这许多的事情后,孟小冬终于明白了,原来爱情有时就像一把锋芒的利刃,能把人伤得体无完肤。

其实梅兰芳何曾想伤害她?自然也不愿伤害为他生儿育女的福芝芳。作为男人,他只是做着天下男人都爱做的美梦: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

但他忘记了,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大方到与人分享丈夫。

他虽为一代大师,但正如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人情味吧。

就这样孟小冬和梅兰芳,自从分开后就直到老死也没再见过一面。

梅兰芳1961年去世,享年67岁。

人生赢家福芝芳把他和原配夫人王明华葬在一起,而她自己死后,也与二人合葬在了一起。

1977年5月26日,因为肺气肿和心脏病同时病发,一代冬皇,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孟小冬有一盒名为《凝晖遗音》的录音磁带流传于世, 其中不但谈及梨园生活的苦甜酸辣、人世间的坎坷不平, 也谈到自己与梅兰芳的一段不了之情。

孟小冬说:“我对梅兰芳既无前怨,亦无后悔,当时提出分手,是完全正确的事。

我俩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艺人, 在舞台中碰撞出一些不寻常的火花, 飞来一段意外的插曲,不足为怪。

梅先生是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 相信世人都能理解和同情这件往事。”

据说孟小冬一直在香案上供奉着梅兰芳的灵位,由此可见梅兰芳在她心中的地位。

这里套用杨绛先生的话作为结语:

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世间皆苦,唯有自渡。

最后,愿你内心山河壮阔,始终相信人间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梅兰芳   妻子   伯母   梨园   伯父   下人   天津   婆婆   夫人   事情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