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门诊中,常有患者问:“我平时也不喜欢吃糖,为什么也得了糖尿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吃糖与发生糖尿病没有必然的联系,平时少吃糖也不一定就能避免患上糖尿病。

(网络配图)

此“糖”非彼“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这里的“糖”指的是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糖中糖是同一种成分;

而我们说的吃“糖”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乳糖等)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它们虽然最终都将以单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进而影响到血糖,但并不是引发糖尿病的 “真凶”。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者兼备,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也就是说,对于胰岛素分泌正常、作用正常的人来说,即使摄入了糖,它也会被顺利分解,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更不会引发糖尿病;

而对于胰岛功能受到破坏的人来说,即使不吃糖,血糖也有可能升高。

糖尿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际上,糖尿病发病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

1型糖尿病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如果直系亲属患有2型糖尿病,那得糖尿病的风险将升高。

2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

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饮食、营养过剩,会加重胰岛素代谢的负担,而其导致的超重(体重指数BMI≥24),又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容易引发糖尿病;

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及饮酒量过多者,也容易发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与以往出现巨大婴儿生育史、妊娠期血糖升高及多次流产者,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网络配图)

糖尿病患者完全“弃糖”不可取

虽然“多吃糖”不是导致糖尿病的“真凶”,但我们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最终会被代谢成单糖的形式而后吸收入血,其较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变化,所以对于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医生会嘱咐控制“糖摄入”。

一些患者因此开始低碳饮食,极端的直接来个“弃糖”饮食。

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网络配图)

糖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不吃碳水化合物,会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严重者会昏迷并危及生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的前提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绝对禁忌的。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只要合理控制好总量,哪怕是水果、粥、糕点,都是可以适度摄取的。

但切记千万不要吃多了,可作为加餐,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

健康生活才是预防糖尿病的正途

患有糖尿病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可使一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性障碍,并发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所以,糖尿病对于人们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预防糖尿病。

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糖尿病呢?很简单,健康生活就是预防糖尿病的正途。

一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选择低脂肪、低甜、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少吃垃圾食品;

二是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周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

三是戒烟控酒;

四是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冠心病;

五是定期作血糖检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网络配图)


作者|岳阳市中医医院 吴德先

来源|《家庭医药》2022年9月第18期

校对|郑柯

二审|张越

终审|刘慧英 张如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单糖   胰岛素   葡萄糖   血糖   糖尿病患者   误解   因素   饮食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