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大补肾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脱发、早衰、糖尿病均可选用

地黄常用的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生地黄偏凉血止血,熟地偏于补血、滋阴、益精。

熟地主要用于血虚、肝肾阴虚、肾精亏虚相关病症,被称作“补肾阴要药”。

古代炮制熟地黄,常反复蒸晒九次,即“九蒸九晒”。古中医认为,蒸后得到人间的火,晒后得到天上的火,使得熟地增加能滋润、能镇、能守的作用。

熟地

熟地有哪些传统功用?

1、血虚

血虚则常导致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及眼睑色淡、头晕眼花。《本草》称熟地为“补血之上剂”,常与当归、白芍、川芎等补血活血药配伍。

如常用补血方四物汤,常用于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女子经量少或闭经,胎产疾病等。

四物汤

肝主筋,肝血虚则筋失所养,导致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熟地常与当归、白芍、木瓜等同用。

2、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常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白而无华、舌淡。

熟地可配人参益气补血,即《景岳全书》两仪膏。也可配伍补气补血药如黄芪、当归、白芍等,如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等。

八珍汤

3、肝肾阴虚

肝藏血,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肝肾阴虚,常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盗汗、消渴、遗精等症。

熟地质润善守,具有很强的滋润、宁静和制约阳热的功能。因此,阴虚而躁动、燥热者,可用熟地之静镇之。

如名方六味地黄丸,熟地配伍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滋补肾阴,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如虚火、热象明显,更年期潮热,加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

明代张景岳曾因为常用熟地,被称为“张熟地”,《景岳全书》中左归丸、右归丸,一个用于阴虚,一个用于阳虚,都是重用熟地

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阴虚消渴

黄药师以前文章提过,中医对于糖尿病,常从消渴病入手论治。消渴初起,燥热为主,多见多饮、多食、多尿,常用熟地滋阴,配伍石斛、麦冬等滋阴药。

现代临床也常用熟地配伍生地、天冬、麦冬等,用于2型糖尿病。

5、心悸失眠

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导致心阴不足,容易引发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盗汗等,尤其女子更年期非常常见,此时可用熟地滋肾水,降心火,常配柏子仁、麦冬、枸杞子等,如养心丸。

6、肺肾阴虚

肺肾阴虚常致咳嗽气喘、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面红盗汗等。

如六味地黄丸合麦冬、五味子,为麦味地黄丸,滋补肺肾。

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7、肾精亏虚

中医中的肾精,对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1)小儿发育迟缓

熟地可用于肾精不足所致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闭迟,骨骼痿软,动作迟钝等。宋代的钱乙最早是将六味地黄丸用于小儿发育迟缓的。

(2)成人早衰、发白、脱发

肾精不足,成人常导致早衰、头发易落、头发白、齿摇、脱发、耳鸣耳聋、健忘、腰膝酸软、足痿弱无力等。熟地益精,常用于此类病症。

用于须发早白,熟地常配伍何首乌、枸杞子、龟板胶、菟丝子等,如七宝美髯丹

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生殖功能低下

肾精不足,也常导致生殖功能低下,男子精少不育、滑精,女子经少或闭经、不孕。

熟地可配伍人参、五味子、菟丝子等补阴、补阳药,如《景岳全书》固阴煎,用于肝肾两亏,遗精滑泄,带下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

地黄植物

使用熟地要注意什么?

1、熟地黄性黏腻,有碍胃消化功能,所以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食少、大便稀软者慎用。

2、临床如果需长时间服用熟地黄,可用砂仁炮制,或用熟地同时服用砂仁,使其补而不腻;但如果治疗某些躁动症状,或者出血证,本身就需要熟地的静、守的特性,就不要用砂仁。也有用姜或者陈皮的,与砂仁效果相同。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黄药师健康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欢迎您关注、点赞、转发、留言,我们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熟地   酸软   熟地黄   砂仁   血虚   白芍   麦冬   地黄   滋阴   中成药   头晕   糖尿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