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贵州游客在洞穴发现两台美国发电机,发电67年,至今正常工作

一九四五年,深藏在贵州深山里的一家秘密工厂正在生产输送到抗日战争前线的枪支,可在深山里,他们哪来的电呢?

“多亏了洞穴里的这两台发电机啊!”二〇〇六年后,已经成为文化遗址的水电站迎来了许多游客,知道这段历史的游客无不感慨地说。

顺着一条郁郁葱葱的小路,能看到天门江电站的厂房,墙壁上能看到一个雕刻着一个雕刻精美的龙头。

视线再往上移,会看到龙头上面立着一座巨大的石板,上面写着天门江电站设备的采购、运输和组装等内容组成的建设史。

这里是天门河水电站,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主电源室的入口,有一扇由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拱形大门。

进入主控制室,可以看见上面的器械有通用电气的标志,其中的发动机和水轮机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

自一九四五年至二〇一二年十月,这套发电设备已连续运行67年,停止使用的原因不是坏了,而是因为上游建水库,没有足够的水来运转了。

在水力发电公司的地下室里,还能看到有五个不同的标志,分别是五所大学的标志,作为它们参与设计的纪念。

事实上,天门河发电的建造设计,即使在现代看来,也是非常高明、非常精密的,它是近代爱国学者的知识结晶。

目前它已成为我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研究地点,肩负着科研的重任。

作为工程师,陈祖东把工地当成自己的家,与他们朝夕相处,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盯着施工现场,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

天门江水电站不仅是参加设计学者智慧的结晶,更是凝聚着不计其数当地工人的付出。

为了打造出这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们用手掘土,用肩膀扛着,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后背,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工作。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最终变成了现实,这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陈祖东为他们的顽强的意志所深深打动,还专门创作了一曲《石工歌》颂扬工人们的努力,镌刻在大坝一头的混凝土碑林上。

其实不只是水电站工人值得被歌颂,我们生活中所见的一切高大伟岸的建筑,都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建筑工人一点点建成的。

他们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明星,值得被记录下来。

在这座超级水利工程中,从选址,建筑的规划,一直到竣工,都耗费了许多人的智慧与努力。

由于建造时是战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以水电站必须要保密,必须要有防空能力。

所以当时大部分水电站建筑都是建立在靠近山体的地方,主要建筑都是在人工挖好的地道里,在后来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999年,美国一家工厂:勒菲尔听说了此事,了解到这套1942年生产的发电机设施还在工作。

而自己工厂正是当年一个机组的生产厂商,于是决定斥200万美元巨资买下,回收保存。

桐梓县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这对当地甚至整个中国而言都有非常高的纪念意义。

他们表示这两台发电机将保留在原来的地方,方便后人参观。

决定修建水库

一九三七年末,日本侵华日军占领了中国南京,接着就是“南京大屠杀”。

国民党当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迁至重庆,大批兵工厂亦随著政府迁至西南,以确保持抗日物资需求的长久可持续性。

一九三八年春天,广东石林兵工厂接到上级命令,决定向广西融县继续搬迁,不久又听从命令搬迁至贵州桐梓县郊区的傅家龙洞。

为保障第一线的军火供给,兵工厂用手中的材料创造出简易的车间来维持军火的制造。

之后,更多的兵工厂来到了这里,并入了进来,这个聚集众多兵工厂后组建的组织被命名为41号兵工厂。

一九四〇年八月,四十一号兵工厂宣布正式开工,该工厂以生产捷克轻型冲锋枪和中型冲锋枪为主,事实上,这座兵工厂物资的生产是在建造的同时进行的。

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这座位于洞穴中的兵工厂,终于完成了。

因为大规模的电能用于制造军火,所以地方的供电非常匮乏,这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为此,钟道昌和兵工业总署的同事讨论后,提出要兴建一家电站。

在这次会议中,他们提出把天门江的水源用于建设水力发电厂,选址在娄山关镇独石村,天门洞的西边一块区域。

建设水力发电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他们专门请来浙江湖州陈祖东当总工。

还有一位叫做陈华夫,自称是陈果夫、陈立夫的表兄妹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承担项目的总体规划,还要承担设备的采购和装配工作;

他用自己所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他的参与下,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试验,同时他还联络了很多以前的同学和老友等五所知名大学的师生参加这次的项目。

在电站的规划中,除了要计算其容量外,还要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武器装备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在战斗中,兵器的作用很大,那个时候,日本空军的实力要强得多,他们一定会对中国的武器设施进行轰炸,以消灭中国所有的军事力量。

当时大部分的兵工厂都选择搬到了山上,借助地势的优势进行了隐蔽。

可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的时候,日本部队曾在安化的烟溪地区实施过一次炸弹袭击。

他们派遣一台侦察飞机和九台飞机,把十一号工厂的全部工厂都给毁掉了。

当日本人疯狂轰炸时,有些战士和工作人员逃进了地下掩体,可是两个地下掩体的出口却被摧毁,有人被活活憋死。

数日之后,日本又派遣九台轰炸机对该地区进行轰炸,造成重大伤亡,该兵工厂被迫搬迁至安化烟溪。

因此,在天门河流电站的建设中,建立合适的安全措施,减少被摧毁的可能性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必须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地形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电站的安全性。

一是为了掩人耳目,二是为了避免被敌人的空袭,最终在专家组的商议之后,决定将它建在一个地下石窟里。

该项目的设计组根据地形,对机房、水库、明渠、暗渠等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培训,确保了施工安全。

那时,很多工人都是从江浙一带过来的,他们在周围地区模仿西湖的布局,建造湖心亭,三潭映月等建筑以掩饰水坝的存在。

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有了“小西湖”的美名。

在电站中,电力系统是最关键的地方,所以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在建造的过程中利用地形,建造一个地下室,将其改造成一个电脑室。

重重阻碍

一九三九年三月,天门水力发电厂正式筹建,一九四一年春、初夏,各种施工项目一一完工。

在建筑完成的时候,这个水力发电厂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那时候,国产的发电机还不能量产。

有两组是从美国买来的,都是一种密封三相同步电动机组,输出功率为2x288kw,生产于1942年。

虽然从美国购买了这两个东西,但它们总重超过100吨,如何运送也是一大难题。

当时正是四十年代初,日本人曾先后出动三百多架飞机和五十多艘军舰,对珍珠港的美国军事要塞发动了两次突袭。

这次攻击对太平洋海军的主要打击是巨大的,美国海军的损失超过3000名士兵;

大量的飞机和战舰被摧毁,美国被迫完全抛弃了过去的绥靖策略,太平洋之战由此打响。

日本人加紧进攻重庆政府,不断地对香港、仰光进行炮火攻击,以截断国际上给中国援助的运输路线,导致香港、缅甸先后失守。

日本人最先在重庆和仰光之间断绝了航空通道。

一九四二年五月的时候,缅甸北部沦陷,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此外滇缅高速公路也被日本人彻底占据。

大量援华物资未能顺利运抵中国,天门山河发电厂所需要的水力发电设备运输也受到了影响。

这个形势不但给中国抗日战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还给亚洲地区的反日战争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在物资供应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与美国决定共同开发一条新的国际运输线,横贯印度、缅甸、中国。

这条航线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驼峰航线。

在国际航空运输史上,驼峰航线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中美两国之间最漫长的一条航线,也是最危险的

这条路线地形复杂,天气条件也很差,而且运输工具的容量也很小,很多青年飞行驾驶员在这条危险的航线上牺牲了。

因为那里的地形很陡,所以在空难发生后,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营救。

这些人为国家民族的强盛复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人应该永远被铭记。

从美国购买来的发电机组经过了很多波折,因为这一系列机械装备的总重超过100吨。

就算用飞机运送都是个问题,美国人将它们拆下来,然后将它们运送到印度加尔格达,最后又转运回中国。

时任兵务处长俞大维和副署长杨继增,曾与驻印美国空军司令部交涉,只为把这些装备尽早送往桐梓。

甚至陈祖东还去了印度进行商谈,最终这批贵重的仪器被用航空公司的货运方式运送到了昆明,再由昆明的车辆将它们运送到了桐梓县。

但该装置的大部分关键零件都很笨重,创下了驼峰航空运输历史上的单程载重纪录。

要把这些东西运送到昆明,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飞机失事。

在运送过程中,为确保运送飞机上的机械零件可以安全地运送到昆明,美国空军基地的负责人卡尔德将军在整个运载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资顺利到达,天门江河水电站的建设的问题迎刃而解。

而水电站是为四十一号兵工厂供电,以便在抗日战争期间,能把更多的军火运送到第一线,这是中国和美国人民在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天门江河水电站建成后,于一九四五年正式投产,这家水力发电厂提供的电能可以保证工厂一天制造将近100把捷克轻机枪及200多把来福枪

它们都被运送到了最前方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士兵手里。

抗日战争取得成功,入侵者最终被驱逐出境,四十一厂于一九四六年解散。

陈祖东于一九四六年曾在一本期刊上刊载论文,对天门江河电站的建设和建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在文中向美国表达了感谢之情。

持续运行的水电站

解放战争中,天门河发电站由贵州政府接手,当时该电站已停止给兵工厂供电,转而供应县内的生活用电。

一九四八年,天门河发电站由贵州政府转交至桐梓县,一九四九年七月,桐梓要被解放了,当地的县令曾下令要把这座水力发电厂给炸了

可是,水力发电厂的职工和护理员却坚定地要保住水力发电厂,他们昼夜不停地维护着水力发电厂,所幸最终保住了

一九四九年末,天门江电站的电能供应给了冶金厂。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电站发生了故障,因为管理上的失控和运行的失误,导致了设备的大检修行动。

自从一九五三年二月十八日起,水力发电厂停止生产二十五天,在这时间里对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维修。

时至21世纪,天门河发电厂的所有设施都还算完整,发电机运转良好。

它不仅为冶炼企业供应电力,还为周边多个村庄的三千余户家庭供电,一年能产生270万千瓦时左右的电力。

如今,天门江河电站的所在地,已成为一个观光胜地,二〇〇六年五月重建后,游客常到贵州的桐梓县参观。

他们为先辈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所折服,同时也为这两个能发电67年的发电机而感到由衷的钦佩。

天门江河发电厂是一段鲜活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的功绩和聪明才智。

在国难当头,天门江河水电站建设投入的资金极为匮乏,为此,不知多少人为此呕心沥血。

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是多少人前仆后继,耗尽了智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完成了这件惊世骇俗的杰作。

在战时,它是一座电力工厂,而在战后,它是中国人民团结的标志,也是一种警示,提醒着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

-完-

文 | 熊嫦琳

编辑 | 张啊张

编辑 | 阿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美国   天门   抗日战争   兵工厂   贵州   水电站   水力   发电厂   洞穴   发电机   电站   中国   工厂   游客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