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的苏麻喇姑墓:弯腰才能进,墓中一口缸揭开康熙百年“谎言”


在封建时代,皇权意味着一切,但是天下的皇帝只有一个,所以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发展与家族的发展,都成了皇权的附庸。他们汲汲营营,只求皇帝能够信赖、青睐他们,由此他们能够获得权力的一杯羹。

不过,有人处心积虑、汲汲营营,也有人忠君侍国,没有那么的要求,更没有所谓的权力的瓜分。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当然,古代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这类人物群体中女子比较少,但少不意味着没有。在满清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她靠着自己的能力受到了皇室的重视,得到了康熙的厚葬承诺,但是最后的结果表明康熙“说了谎”。那么,这中间究竟有什么缘由呢?

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我国古代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不过在远古的父权社会起,女子的地位就相对于男子而言比较低,她们成为了男人的附庸。这种情况,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表现的明显。在早期的社会中,各种社会规则对女子的约束还没有十分强烈,到了满清时期,“后宫女子不得干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但即便是在这种社会共识下,还是有一些人脱颖而出,走到了权力的中心,比如晚清的慈禧太后。当然,也有跟她同样权力的女人,没有擅权,这个女子就是走过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皇帝的孝庄太后。而孝庄太后身边的苏麻喇姑也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女子。

她出身于牧人家庭,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尚未嫁人的孝庄身边。在这里,因为年纪相仿,加之她们志趣相投,所以苏麻喇姑跟孝庄成为了胜过主仆的好友。天命十年,孝庄嫁给了皇太极,而作为玩伴兼侍女的苏麻喇姑也跟着来到了后金的盛京。

在这里,苏麻喇姑充分发挥了她的能力。因为孝庄是嫡福晋,所以她要统领后宫,而作为一把手的苏麻喇姑自然也成为了管理后宫的实际掌权人。但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皇太极算得上是早逝,他死的时候,儿子顺治还不能掌握皇宫中的实际权力。因为以多尔衮为代表的亲王争相争夺权力,都想成为大清的皇帝。

在这种权力倾轧下,孝庄作为一个女子,自然生存艰难,苏麻喇姑更是不例外。不过,她在多尔衮等人的眼里,终究是仆人,不如孝庄那么重要。所以孝庄被控制之后,顺治皇帝也被控制,而苏麻喇姑就成为了顺治与孝庄中间的联络人。也正是因为她的联络与帮扶,最后大清的实际权柄才回到正统皇室继承人手里。

但顺治皇帝比之皇太极,他去世的更早,儿子福临,也就是未来的康熙皇帝那时才六岁。孝庄太后顶着压力,在群狼环伺间,将福临扶持上了皇位,并让苏麻喇姑教导康熙。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苏麻喇姑的学识和教养很好,不然不会成为康熙的学识启蒙人。

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康熙识文断字,获得启蒙。但真正让康熙皇帝十分感激苏麻喇姑的事情是当年大清爆发了天花病。这种病症存世几千年都未被消灭,所以清朝的医术再高明,也是不能根治的。

当时,众位皇子都出宫隔离,而康熙皇帝年幼,又是帝王,需要在皇宫中。在这样孤独又绝望的环境中,是苏麻喇姑每天在宫外隔离所和皇宫往返,悉心照顾康熙,才渡过了这样艰难的时期。因此,康熙皇帝很是感念苏麻喇姑的付出,承诺将来会厚葬她,并将其与皇家的孝庄太后合葬在一起。

然而,河北的苏麻喇姑墓却表明,康熙的承诺是一个“空头支票”。

似是亲人,非是皇室

虽然清朝的皇陵在河北,但是皇陵规模巨大,代表的是皇家的身份。苏麻喇姑的墓虽然也在河北昭陵,但是她的墓却非常小,根本就不是康熙所谓的以妃嫔之礼厚葬的标准。这个墓在昭陵的旁边,入口处四四方方,只有矮小灰黑的石板,石板上有一个小口,只能弯腰进去。

进去之后,也没有皇家的奢华陪葬品,更没有巨大的棺椁,相反,整个陵墓中只有一个小坛子,里面有灰。所以,这些墓中的事物都表明,苏麻喇姑最后是被火化了,并且还只有一个骨灰坛,十分清冷凄清。

要知道,大清统治者虽然是满人,但是他们还是十分崇尚入土为安的理念,死后用火化是不提倡的。毕竟,我们稍微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古代的人十分忌讳火化,或许在他们看来火化之人都是十恶不赦之人。

那么,苏麻喇姑为何没有被厚葬,并且被火化了呢?其实康熙皇帝当初承诺了,也这么做了。而苏麻喇姑的墓最终为何会没有在皇陵,是因为雍正皇帝认为“不妥”。在他看来,皇陵中安葬的是跟皇家息息相关的人,即便是康熙皇帝十分重视苏麻喇姑,并且十分感念她,她也更改不了不是皇室之人的事实。

既然不是皇室的人,自然没有在皇陵中的必要了,所以苏麻喇姑的墓就被移出去了,而康熙皇帝的以“嫔妃之礼与孝庄合葬”的厚葬承诺也打了水漂。

结语

虽然在过去的历史中,很少有女子能够影响历史政治的走向,毕竟他们在整个社会中都是点缀般的存在,即便是有的女子最后做下了一番大事业,但他们都跟后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少有人能够有置身于后宫之外的女子能够影响历史的发展。但是苏麻喇姑做到了,她对康熙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她的能力强,对整个清朝的发展很重大,甚至康熙还一度承诺,让她跟孝庄太后厚葬在一起。但最后的结果表明,她在皇家人的眼里依旧是一个奴仆的身份,所以雍正才会给她置办如此的小的墓。由此可见,古代封建社会身份等级、皇家血缘分明,不看重这些。但也不可否认,这种偏见与观念是过时的。无论何时,以能力看人才是最重要的,“狗眼看人低”终究是落后思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康熙   太极   皇陵   顺治   矮小   后宫   太后   皇室   谎言   皇帝   女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