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第一任县长-文武兼备的李俊民

说到紫石县第一任县长李俊民,必须先交代一下紫石县。紫石县乃是1943年为纪念民主爱国人士韩国均(字紫石),由东台、泰县、如皋三县析置,治所在海安镇(今天的海安县城)。紫石县是我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是与苏中人民的抗日历史紧密相连的。

1948年3月,设立海安县的同时,撤销紫石县。紫石县前后只存在了5年时间,因此人们对这个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苏中红色政权知之甚少,紫石县的第一任县长李俊民更是鲜有人知。紫石县与后来建立的海安县虽然有一部分辖区并不完全重叠,但紫石县与海安县的亲缘传承关系还是得到学界、政界公认的,韩紫石(民间尊称为“紫老”)也因此被誉为“现代海安之父”,由此说来,称李俊民为海安县第一任县长,想来也应该没有多大异议。

李俊民,男,中共党员,江苏通州西亭镇人,学名李守章,字俊民,笔名峻明、十音。

李俊民是个文武兼备的革命者,才华杰出的地方政府领导人,后来甚至于因为他的文名太盛,人们一时间忽略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及其在海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立下的丰功伟绩。

李俊民毕业于国立武昌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和文艺编创工作,是得到鲁迅和矛盾称赞的左翼作家,俊民手握笔杆枪,为揭露打击阶级敌人和民族敌人,鼓舞教育团结劳动人民和进步青年,先后创作了大量小说、诗歌、散文,其中小说集《跋涉的人们》是新文学中最早反映工农群众生活的作品。在耄耋之年,李俊民笔耕不辍,创作了反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奴隶暴动的历史小说《共伯和》。

李俊民在文化上的最大贡献不仅在于他的文学创作,更在于他对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李俊民先后担任江苏省文化局局长,新文艺出版社社长(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社长。1958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统一规划下,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按照南北两地分工原则,出版一批优秀古籍,又出版古代文史知识的读物,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古籍出版社。文革中,他被列为上海第一批打倒的对象之一。文革后,重新主持上海古籍出版社,两三年内出版初重版古籍500余种,使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书始终保持上乘的水平。1980年,他当选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1984年,因身体原因,改任上海古籍出版社名誉社长。

李俊民兼任紫石县县长期间,还担任“联抗”部队副司令、苏中第四军分区宣传部部长、苏中第九军分区副专员。1940年,新四军东进,李俊民参与在海安地区成立了一支联合抗日部队,他担任联抗的副司令,和陈毅、粟裕一起,联合国民党的一些进步力量,团结这些人共同抗日。李俊民深知舆论宣传的重要性,在指挥部队抗击敌伪的同时,创办三日刊《联抗报》,并兼任社长。因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李俊民被称为“才子司令”。至今,海安还保留着他题词的新四军联抗部队烈士纪念碑。

1941年,针对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不断扫荡,李俊民组织率领部队予以迎头痛击,一举歼灭 了敌顽张星炳,杀敌无数,取得了发扫荡都整的胜利。经此一战,姜曲海一带的敌顽只能龟缩在据点里,再也不敢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了。

内战爆发后,李俊民积极组织全县军民拥军支前,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时任紫石县委书记黄云祥回忆,仅七战七捷期间,紫石县就为我作战部队组织了三十万民工,万条船只,十万担粮食,配合主力部队修筑工事,救护伤员,袭扰敌军,破路警戒,提供情报,100多人在支前中献出了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海安县   上海古籍出版社   县长   苏中   海安   文武兼备   军分区   社长   古籍   上海   部队   李俊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