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军副军长迎接军长上任,见面后傻眼:这不是我当年的俘虏吗?

优待俘虏是人民解放军一直以来的政策,国共内战时期,许多国民党部队的士兵因为看不惯蒋介石政府倒行逆施的做法,纷纷在战场上向解放军起义投诚。

而这些归降我军的俘虏,自然也受到了优良的待遇,无论是领路费回家,还是继续加入解放军征战,都可以自由选择。

曾经我军第39军副军长黄达宣迎接新军长上任时,发现他的上司就是当年在战场上俘虏的徐惠滋。两位军长是如何认识的?他们当年在战场上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兵败被俘

徐惠滋出生于1932年的山东蓬莱,他的家境并不好,父母为了改变现状,便在他七岁时,举家搬到了辽宁安东生活。

抗日战争胜利时,徐惠滋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东联合中学,这所中学原本是由共产党人开办的,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挑起了全国内战,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军,安东城很快就被国民党占领。

原本在学校内任职的共产党员教师被赶出了学校,随着国民党军在解放战场上连连失利,迫使他们在各地招兵买马,徐惠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加入了国军,成为一名普通士兵。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面对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国军根本就无力支撑,虽然有先进的美式装备加持,但是在解放军优秀的战术面前,火力上的优势微乎其微,加上国民党军官低下的指挥能力,徐惠滋眼睁睁地看着国军大部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黄达宣是第四野战军麾下一支尖刀连的连长,他在辽沈战场上负责执行战术穿插的任务。得益于我军优良的作风和敢打敢拼的精神,尖刀连的任务大获成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俘虏了大量国民党军,徐惠滋连同战败的国军俘虏一起被黄达宣俘获

这一战之后,黄达宣的部队出现了减员的情况,受伤的战士需要转移到后方进行治疗,然而,战争尚未结束,尖刀连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快速突进,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整。

连长黄达宣决定从被俘虏的国民党士兵中挑选优秀的士兵补充兵员,尖刀连作为一支精锐的队伍,对于士兵的选拔也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要求身体强壮,能够执行高强度的作战任务。

被俘的国民党士兵中很难有合格的士兵能让黄达宣满意,他唯一看中的就是身材高大的徐惠滋。

加入解放军

战败之后的徐惠滋有些沮丧,但是得知解放军优待俘虏,对于想回家的人还能发放路费,这让徐惠滋改变了对共产党军队的看法。

面对尖刀连连长黄达宣的邀请,徐惠滋起初是拒绝的,他觉得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迎来了解放,回家安顿下来,找份工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黄达宣不想让这么一位优秀的士兵离开军队,便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向他讲述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并告诉他还有许多人民仍然生活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之中。

徐惠滋的内心逐渐被打动,在国民党军队服役期间他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国军部队连军饷都经常发不出来。况且在乱世之中到军中闯荡一番,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未来,于是徐惠滋决定加入黄达宣的尖刀连,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黄达宣的选择并没有错,徐惠滋很快在军中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他上过学,有知识有文化,很快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

解放军的普通战士大多是贫困家庭出身,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徐惠滋作为一名文化人没有自恃清高,而是对所有的解放军战士们一视同仁,在战场上如手足兄弟一般,一同奋战在第一线,这让他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与尊重。

徐惠滋在前线作战时也非常勇猛,在平津战役期间,尖刀连的士兵奉命穿过冰冷的河流,对敌军固守的碉堡进行爆破作业。

1月份的天气非常寒冷,徐惠滋在穿越冰面时掉入了河水里,刺骨的激流让他浑身打颤,但是他坚定的意志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临阵退缩,反而带着大部队顶着猛烈的炮火攻势抵达了邻近的碉堡,在我军的机枪掩护下,徐惠滋用两颗手榴弹炸掉了敌人的防御工事,并俘虏了三名士兵。

再次相见

徐惠滋优秀的战斗能力,让他屡次受到上级的嘉奖,不久之后,徐惠滋被调离了黄达宣的连队,到更高级别的指挥部门任职,两人经过多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早已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

面对老战友的离开,黄达宣心中有些不舍,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黄达宣还是对老战友的升职表达了自己的祝贺。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徐惠滋又奉命跟随部队入朝,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军队展开了激战,我军把轻步兵的作战战术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强大的火力优势,志愿军硬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接二连三的胜利。

从朝鲜归国以后,徐惠滋已经升任为团部参谋,作为一名从基层干起来的指战员,他有着许多带兵上的优良经验,工作能力极其优秀。

于是在1960年,党组织决定派徐惠滋到解放军步兵高级指挥学校深造,由于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加上他入学之后,一直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所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之后,徐惠滋在军中屡创佳绩,被提拔为师长。

1983年,徐惠滋接到调令,他被派遣到第39军当军长,而39军的副军长,恰恰就是他的老战友黄达宣。

徐惠滋正式到39军上任那天,黄达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年在解放战场上一别,如今已过去三十多年,曾经被自己俘虏的国民党小兵,现在已经成长为解放军的一位高级将领,成了自己的上司,黄达宣内心感到唏嘘的同时,也为老朋友感到由衷的开心。

小结:

如果当年徐惠滋选择回家,而不是跟随黄达宣一同加入解放军,那他肯定达不到如此之高的成就。几十年后再次相见又成为了老连长的上司,想必二人心中都为彼此的努力而感到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军长   辽沈   俘虏   国军   尖刀   我军   国民党   解放军   士兵   部队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