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的"玄武"是龟和蛇,龟蛇为何被叫玄武?玄冥和玄武什么关系?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四神之一的北方之神,是由龟、蛇相合而造就的玄武之神。


尽管“玄武”这一名词晚至战国时代才出现,但来自考古学、神话学、天文学的资料表明:

早在殷代以前,人们心目中已经出现了一个龟蛇合体的神灵。


玄冥到玄武


这个龟蛇合体神是以“玄冥”的名义出现在考古学资料中的。

在殷墟卜辞中,它往往刻在用于说明占卜过程的龟甲版的结合部分。

“玄”字由两个相迭的卵圈和一个倒立的三角形组成,“冥”字则写为“黾”,形状像是在龟体上面刻划两横。

所以学者们也曾把“不玄冥"三个字释为“不午黾”。


不过,根据以下三个现象:

甲骨文中的“玄”字意思,代表两手操旋而加以旋转;

《山海经》中有“玄龟”一语,与“玄冥”形成对应;

“黾”字和“兆”字往往相互借用。

我们判断:

“玄冥”是一个记录占卜操作过程的术语。

“玄”的意思是旋转而进入,它指的是攻龟取兆的第一个阶段;

“冥”字也就是“黾”字,意思是显示兆象,它指的是攻龟取兆的第二个阶段。

因此,甲骨上刻写的“不玄”二字,表示攻龟不成功,以致兆象不明晰;

“不玄冥”,表示取兆不成功,以致兆象不明晰;

“玄冥”则指攻龟取兆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有趣的是,“玄”、“冥”二字另外有一些特殊涵义。

《说文解字》说“玄”是某种黑而有赤色的东西,“冥”则代表昏暗。

比照甲骨文中的字形,我们知道这种黑而有赤色的“玄”,是后部为两卵、首部为锥形的物体。显然,这物体就是雄性生殖器。


玄鸟遗卵而生商的神话,即是用两卵来暗示雄性生殖器的。

此外,道家关于“玄阳牝阴”的说法,也说明“玄”、“牝”分别代表男根和女阴。“冥”字在甲骨文中则和“娩”字同形,写成子宫的形状,代表女性生殖器。

所以“玄冥”二字在道教典籍中也称作“玄牝”。这就是说,“玄冥”是生殖符号,分别代表阳和阴。

“玄冥”二字的这些涵义是颇有启发意义的,它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

在殷商人的观念中,攻龟取兆的过程也就是阴阳构精的过程。也就是说,两卵相迭而成的“玄”字代表阳精的播种,龟体上面加两横的“冥”字表示两卵在龟腹中的孕育;构精一旦成功,就是“玄冥”。

由于“玄冥”既反映了男根女阴相交合的那种状态,也反映了生命与死亡相交接的那种状态,所以它后来成了孟冬之神、北方之神、太阴之神和水之神的名称。


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孟冬正好是阴极阳生之时,北方正好是死亡与生命交接之地,太阴正好是生命孕育之所,水正好是万物本源和男女精气化合的象征。

古人的这种理解也告诉我们:“玄冥”和“玄武”是涵义相同的符号。

如果把首部锥形的“玄”看作蛇的形象,把黾形的“冥”看作龟的形象,那么,在“玄冥”一词中已经包含了对龟蛇合体神的崇拜。


龟蛇合体的表现


无独有偶,龟蛇合体观念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得到了许多表现。例如表现为禺强、修熙、雨师妾等神话人物。

禺强是一个具有北方神和北海神性格的人物。

《山海经》描写它的容貌是:

人面鸟身,耳旁悬挂两条青蛇,脚下踩着两条赤蛇,手上操着两只灵龟。古人曾说禺强的另一名称是“玄冥”,可见禺强形象的特点就是龟蛇合体(玄冥)。

同样以“玄冥”为别名的神灵有修熙和雨师妾。

在古人的看法中,“修熙”有时是指一个神灵,有时是指“修”和“熙”两个神灵。

当它作为两个神灵而出现的时候,它被说成是少昊氏的两位水官。

由于“修”的意思是长蛇,“熙”的意思是大龟,因此,通过古人关于“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的治水神话,我们知道,修熙是由于它所具备的龟和蛇的特点,即生活在水中,而成为水神的。


值得注意的是:

在青铜器铭文中有“它它熙熙,男女无期”一类表示吉祥的俗语,这里的“它”和“熙”正好同“修”和“熙”相对应。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还知道修熙这个龟蛇合体神是象征生殖的大神。

至于“两手各操一蛇”、“各操一龟”的雨师妾,则反映了龟蛇合体神的另一种生殖神力,通过阴阳构精而降雨的神力。

总之,神话中的这些龟蛇合体神,其性格同龟卜所使用的龟蛇合体符号是一样的:

它们都象征阴阳交合,象征万物的生殖。这一点同“交龙”很相似。不过交龙是中原民族所创造的神灵,而龟蛇合体神则是东方民族所创造的神灵。


颛顼(zhuān xū)与龟蛇合体


以上列举的龟卜资料,在时间上属于殷商,神话资料的年代则可能还要晚一些。

所以若要往更早的时代去追溯,那么龟蛇合体观念的成立时代可以放在颛顼的时代,也就是和少昊氏相当的时代,和龙山文化鹰攫人首器物相当的时代。

至于龟蛇合体观念同颛顼的联系,则要用一些天文学的资料来证明。

前面说过,颛顼同少皞一样,是一个“首戴干戈”的人物,同时是一个创造了早期天文学的民族。

我们知道,古代有一种称作“十二次”的计时方法,即把一周天分为十二个部分来测定木星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视运动为天体视运动的简称,是反映天体真运动的一种表面现象)。

据说其中对应于女、虚、危三个星座的玄枵星次,就是由颛顼设立的。

“玄枵(xiāo)”有一个别名叫“天鼋(yuán)”,从古代星占学的资料看,玄枵和天鼋分别是蛇和龟的象征,它们也统称为“颛顼之虚”。

这三个名称居然并行不悖,于是就提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颛顼部族是由以蛇为标志的民族和以龟为标志的民族共同组成的部落联盟,曾经建立由龟、蛇两民族相互更迭、共同主持祭祀事务的制度,所以玄枵和天鼋会在颛顼的名义下统一起来。

周代史官伶州鸠说天鼋为“颛顼之所建”,鲁国梓慎说玄枵即“虚中”,这些说法,是以若干部族的联姻关系为背景的。

颛顼建玄枵、建天鼋,这是很大的历史事件。

其具体涵义是:

颛顼部族曾经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始,也就是把太阳运行到虚宿的那一天看作每年的元旦,使“玄枵”、“天鼋”、“虚”等星群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当木星纪年法创造出来的时候,虚宿所在的星次被定为十二次的起始星次,所以虚宿又被称为“颛顼之虚”。

龟部族的星占家用自己的图腾命名这一星次,于是有了“天鼋”一名;蛇部族的星占家用自己的图腾命名这一星次,于是又有了“玄枵”一名。

总之,玄枵、天鼋异名同实的情况可以理解为一种龟蛇合体,它们反映了以龟蛇为图腾的部族在颛顼族中的共处。

根据颛项之妻邹屠氏“履龟不践”的传说,我们甚至可以推测:

以龟为图腾的部族和以蛇为图腾的部族是互为婚配的两族,也就是古代人所谓“昭穆”族。

这样一来,龟蛇合体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族徽性质的文化符号,“玄武”和“玄冥”则可以理解为这一符号在不同时代的名称。


五行中的玄武


上面这个说法,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它在后来人的五行学说中得到了反映。

五行学说乃把玄冥等图像符号看作龟蛇合体观念的成熟形式。

例如,它这样表述了颛顼同龟蛇合体神的关系:

这份图表的涵义,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经得到揭示。

即:

玄武是颛顼民族的图腾标志,是龟、蛇两族之标志的综合;

天鼋和玄枵的结合是它的雏型;

天鼋、玄枵在星空中的结合,乃是地上龟、蛇两族相结合的反映。


玄武与玄冥的区别


当然,上面这份图表还遗留了一个问题:

既然“玄冥”和“玄武”都是龟蛇合体神的符号或标志,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这就需要联系古代的祭祀仪式—例如“萬舞”的仪式和用旗旐作标志的仪式,来作解答了。

萬舞是一种使用干戈来表演的舞蹈,曾经用于祭祀宗庙和山川。

学者们认为,它是用干戈相交来象征情爱、交合或阴阳构精的一种舞蹈。

“旐”的意思是画有龟蛇的旗帜,古代人曾把它用作魂幡。它们同“玄武”一名有相对应的关系。

从“武”字可以看出这种对应关系。

“武”是一个由“戈”和“止(趾)”合成的字,表示操戈而舞;其字形和甲骨文中的“旋”、“游”等代表操旗形象的文字相近,它的字音则和“舞”字相同。

因此可以推测,“玄武”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舞蹈仪式表现出来的“玄冥”。


或者说,正是在龟蛇合体形象所包含的种种观念凝结成一种生殖崇拜仪式,并获得成熟的符号标志的时候,“玄武”一名才应运而生。

从“旐”、“萬”二字也可以看出这种对应关系。

“旐”字来源于龟卜中的“兆”字,“萬”字以“虫”为偏旁,它们的原始涵义分别是龟和虫蛇。因此可以说,萬舞仪式以及以龟蛇合体形象为图案的“旐”,其实是“玄武”一名的两个直接对应物。它们既表明了玄武观念之古老,又表明“玄武”是上述种种内容的共同结晶。

叙述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这样来描写“玄武”的诞生历程了:

当颛顼部族以龟蛇两种部落图腾为基础,创造出朴素的昭穆制度的时候,龟蛇合体观念便有了自己的物质基础;

当玄枵和天鼋成为包括女、虚、危等星座的星次名称的时候,北方、冬季等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便成为龟蛇合体形象的一部分属性;

当龟卜中的钻凿制度和取兆程序接受阴阳构精观念指导的时候,龟蛇合体思想便成为一种巫术规则;

而当人们创造出以蛇龟复合为标志的海神禺强、水神修熙、雨神妾的形象的时候,来自龟蛇崇拜的种种思想因素(尤其是生殖崇拜因素)就得到了一次综合。

这个过程使龟蛇合体形象取代了过去的龟图腾或蛇图腾,成为某些人群的共同标志,成为他们的旗帜和保护神,并最终成为一种生殖崇拜的仪式。

到这类仪式充分发展的时候,龟卜时代的“玄冥”观念便因为增加了勇武、雄健等情感内容和模仿交合的千戈舞仪式而被“玄武”一名代替。


这就是“玄武”一名的来龙去脉。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玄武   甲骨   部族   合体   神灵   图腾   仪式   观念   标志   形象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