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狙神不用瞄准镜击毙214名敌人-张桃芳

抗美援朝时期,我国就有一名传奇狙击手,其枪法传神到让美国人都心服口服,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世界上公认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狙击手之一。在2018年的外国某论坛上,进行了一次关于全球历史上最出色的五位狙击手评选,而排在第一名的就是他。

说到这,了解的朋友们可能已经猜出来是谁了,他就是有着“上甘岭狙神”“志愿军神枪手”“冷枪之王”等众多称号的狙击手——张桃芳。


张桃芳出生于1931年7月4日,祖籍江苏兴化,在他9岁那年,全家搬到了陈堡镇生活,幼时的他便与射击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张桃芳便跟着爷爷上山打猎,从娃娃起开始摸枪,天生就是做神枪手的料。跟着爷爷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讨生活,张桃芳打磨出了沉稳不急躁、坚强毅力的性子。而在狙击方面,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冷静的头脑和坚韧的毅力,因此他在做狙击手方面也是天赋异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张桃芳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2年跟随志愿军部队进入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无疑就是上甘岭战役。


一次战斗中,美军从上级派来一名顶级狙击手,准备攻打张桃芳。这一天,张桃芳从几十米的坑道里前往到2号狙击台。正在他前往的途中,几声子弹的声音炸响他的耳边。张桃芳见着此行双手张开扑倒在地面,来一个假死的现象。并迅速将帽子摘下,放到枪管上举起进行试探。

在张桃芳的心里,他是无比渴望对面可以开枪。这样他就可以凭借敌军发射的子弹声音判断敌军究竟在哪个方向。但是对面的敌军是一个顶级的狙击手,根本没有对张桃芳做出的举动有任何反应。这时的张桃芳又溜到1号狙击地,缓缓探出一个头,敌人的子弹立马哗哗哗地射过来。


对面敌军似乎已经知道了张桃芳所在的位置,美军狙击手每隔一个小时都会朝这里开枪,这使得张桃芳没有冒头的时间。张桃芳左侧的身子被发现了,对面狙击台上一直攻击。张桃芳缓缓地向前移动到右侧的位置。张桃芳在两块大石头的中间架起了一挺机关枪,但是对方似乎已经忘记了右侧方向。张桃芳看准时机当机立断,直接选择瞄准对方。当对手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发起进攻了,倒在张桃芳的枪下。张桃芳就这样干掉了对面敌军顶级狙击手,他用的这把枪正是当时的水连珠步枪——M1944莫辛-纳甘步骑枪


这支枪的由来,全名为 莫辛-纳甘步骑枪,是1891年俄国定型制造的一种连发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整体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操作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连发步枪,全枪长1020毫米、枪重3.9千克、弹仓容5发子弹(1发在枪膛)。该枪射击精度好、性能稳定 。

莫辛-纳甘步枪第一型M1891莫辛-纳甘步枪,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1891年定型并正式装备俄国军队的1891型3线口径(7.62x54毫米R)步枪。其后该枪发展成了多种型号,包括1891年式骑步枪、1891/1930年式步枪、1891/1930年式狙击步枪、1910年式骑枪、1938年式骑枪和1944年式骑枪等改型 。除俄国/苏联大量制造装备该步枪系列外,美国、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中国、罗马尼亚、东德、古巴、朝鲜、土耳其等许多国家也生产过莫辛-纳甘步枪 。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经统计,张桃芳不用瞄准镜,单兵作战,用时32天,打出436颗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下了朝鲜战场冷枪杀敌的最佳纪录,并且全身而退,毫无损伤,可以说是中国狙击作战的奇迹。


2007年10月29日,传奇英雄张桃芳与世长辞,享年77岁。

张老英雄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英雄事迹不会远去,他的传神枪技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他依然是被美国称为“死神”的中国志愿军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上甘岭   俄国   冷枪   朝鲜   志愿军   狙击手   敌军   步枪   中国   子弹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