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考试必会(一)

中国20世纪以来的重要战争

一、同盟会早期发动的武装起义

(一)背景

1、1894兴中会(成立于美国檀香山,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4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是第一个全国统一资产阶级政党。机关报《民报》,政治纲领:三民主义,即民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

(二)重要起义

1、萍浏醴起义

(1)时间:1906年

(2)对战双方:同盟会起义军(刘道一等)VS清政府

(3)意义: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2、浙皖起义

(1)时间:1907年

(2)对战双方:同盟会起义军(徐锡麟、秋瑾)VS清政府

(3)意义:击毙清政府安徽巡抚恩铭,鼓舞了革命士气。

3、镇南关起义

(1)时间:1907年

(2)对战双方:同盟会起义军(孙中山、黄兴)VS清政府

(3)意义: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鼓舞了各族人民的反清革命斗争。

4、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1)时间:1911年

(2)对战双方:同盟会起义军(孙中山、黄兴)VS清政府

(3)意义:影响最大,加速了革命发展进程。

二、辛亥革命

(一)时间:1911年

(二)战争双方:清政府VS资产阶级起义军

(三)结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四)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功的一面)。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失败的一面)。

三、二次革命

(一)时间:1913年

(二)战争双方:国民党(孙中山、黄兴、李烈钧)VS北洋军阀(袁世凯)

(三)导火索:宋教仁案(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

(四)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袁世凯实力更加巩固。

四、护国运动

(一)时间:1915年

(二)战争双方:国民党(蔡锷、李烈钧、唐继尧)VS北洋军阀(袁世凯)

(三)目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共和制度

(四)结果:北洋军失败,袁世凯取消帝制

五、护法运动

(一)时间:1917年

(二)战争双方:孙中山与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等)VS北洋军阀(段祺瑞)

(三)目的:要求段祺瑞尊重《临时约法》、尊重国会、维护共和制度。

(四)结果:滇系、桂系军阀与北洋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护法运动失败。

六、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

(一)时间:1926年

(二)战争双方:国民革命军(蒋介石、冯玉祥、叶挺等)VS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三)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四)重要战役:叶挺(党员)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取得了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五)结果: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分别在上海、武汉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和715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六)成就: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

七、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一)蒋桂战争

1、时间:1929年

2、目的:争夺两湖

3、战争双方:蒋系(蒋介石)VS桂系军阀

(二)蒋冯战争

1、时间:1929年

2、目的:争夺山东

3、战争双方:蒋系(蒋介石)VS冯系军阀(冯玉祥)

(三)中原大战

1、时间:1930年

2、战争双方:蒋系、奉系(蒋介石、张学良)VS阎锡山、冯玉祥、桂系三派军阀

3、结果:蒋介石胜利,形式上统一中原。

4、影响: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八、土地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对共产党实行血腥屠杀政策;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决定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过程:放弃攻打长沙,改上井冈山,途中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三)红军长征

1、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2、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3、路线:瑞金(中央根据地)→冲破敌军四道防线→强渡湘江→强渡乌江→二占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缴计划)→强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甘肃·吴起镇。

4、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

九、抗日战争

(一)开始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过程:日军炮轰沈阳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3)意义: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14年抗战的起点。

2、华北事变

(1)时间:1935年

(2)过程:国民政府与日本达成“何梅协定”,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3)意义:华北日趋殖民地化、民族危机加深。

3、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年12月9日

(2)性质:中国共产党下,北平学生开展的抗日救亡斗争。

(3)口号:“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4、西安事变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过程: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周恩来斡旋下得到和平解决。

(3)意义:拉开了国共两党由对立走向合作抗日的序幕。

5、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过程: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进攻宛平城。

(3)意义: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日本帝国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二)重要战役

1、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1)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上海及其周边激战三个月。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2)太原会战:

1937年9月,华北日军侵入山西。以日军侵占太原告终。

(3)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国民党将领唐生智逃跑。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4)徐州会战: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进犯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抵抗,取得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5)武汉会战:

1938年6月,日军进攻武汉,在付出了至少14万人的惨重伤亡代价后,占领武汉。此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6)豫湘桂战役:

1944年4月至12月,日军在河南、湖南和广西三省发动大规模进攻,大片地区被日军占领,至此打通了南洋大陆交通线。是抗战期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洛川会议: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面抗战后先。并决定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太原会战期间。朱德、彭德怀命令林彪率领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4)百团大战:

1940年8月—12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是共产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行动,共歼灭、俘虏日伪军3万余人,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十、解放战争

(一)内战爆发前

上党战役

(1)时间:1945.9—10月。

(2)简况:配合重庆谈判的重要军事行动,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

(3)意义: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二)国民党全面进攻阶段

1、中原突围

(1)时间:1946.6—8月

(2)简况:中原野战军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边界地区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最终成功突围。

(3)意义: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钳制大量敌军,帮助我军华北、华中主力度过蒋介石进攻最困难时期,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

2、苏中战役

(1)时间:1946.7—8月

(2)简况: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自首战宣泰战斗起,至如黄路战斗之结束,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

(2)意义:为人民解放军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战争初期的内线歼敌方针提供了经验。此役是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战法的成功战例。

3、莱芜战役

(1)时间:1947.2

(2)简况: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3)意义: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创解放战争以来的记录。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的战略部署。

(三)国民党重点进攻阶段

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1、延安保卫战

(1)时间:1947.3—5月。

(2)简况:国民党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

(3)意义: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

2、孟良崮战役

(1)时间:1947.5月。

(2)简况:国民党重兵进攻沂蒙山区,王牌军整编74师孤军冒进,被华东野战军全歼于孟良崮地区,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四)战略反攻阶段

刘邓挺进大别山

(1)时间:1947.8月。

(2)简况: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黄河,鏖战鲁西南,率先挺进中原,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大别山。“歼敌十九万人,解放县城一百余座,在四千五百万人口的江淮河汉广大地区建立了中原根据地”。

(3)意义: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四)战略决战阶段

A.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

(1)时间:1948.9-11月。

(2)简况、意义: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47万,解放了东北全境。中国革命形势由此进入新的转折点。

2、平津战役

(1)时间:1948.11-1949.1月。

(2)简况、意义: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解放华北全境。

3、淮海战役

(1)时间:1948.11-1949.1月。

(2)简况、意义: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55万,解放长江以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B.渡江战役

(1)时间:1949.4-6月。

(2)简况、意义:歼灭国民党军队43万余人,解放南方大部地区。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十一、抗美援朝

1、时间:

1950年10月(人民志愿军入渡过鸭绿江)-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原因: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战火烧至鸭绿江边,美军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3、战斗英雄:

(1)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

4、意义:

(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3)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4)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同盟会   华北   北洋军阀   简况   日军   国民党   战役   意义   常识   战争   时间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