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那个在镜头前勇敢拥抱毛主席的女战士,后来怎么样了?

1952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解秀梅手捧鲜花,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向毛主席献花。

在战场上能面不改色穿梭在炮火中的解秀梅,此刻却十分紧张,她不停地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排演着流程,生怕过会儿出什么差错。

终于到她了。解秀梅走上前,郑重地将鲜花递到毛主席的手中。看着眼前像父亲一样和蔼可亲的毛主席,解秀梅不知怎的,喉咙哽咽着说不出话,眼眶瞬间盈满了泪水。

毛主席看着眼前花儿一样年纪的女战士,心情不无激动,他紧紧握着解秀梅的手,无声地表达着他对志愿军战士们守卫祖国的感激,以及他们能够安全回家的喜悦。

谁知,解秀梅猛然扑进毛主席怀里,左手紧紧地揽着毛主席的脖子,泪水泉涌似地流了出来,在毛主席怀中像个孩子似地放声大哭。毛主席有一瞬间的惊愕,但很快便反应过来,紧闭双眼轻轻拍着解秀梅的后背,给予无声的安慰...

摄影记者吕厚民手下按动快门,抓拍了这一瞬间。

毛主席甚少在这样的场合流露出悲伤的情绪,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忍不住流露出悲伤?这个深情拥抱毛主席的志愿军女战士,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感人事迹?她后来怎么样了?


1932年,解秀梅生于河北省一个贫困人家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解秀梅小小年纪就帮着烧火做饭洗衣服,还常常到山里割草砍柴。

儿时的解秀梅十分羡慕那些可以到学堂读书的孩子,可是家里穷没法供她读书,于是她常常去找当地的抗日游击队听抗日英雄的故事。久而久之,革命的种子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

9岁那年,解秀梅便自告奋勇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一名小通讯员。

解秀梅自小在山上割草砍柴,对山里地形非常熟悉。当时日军常常会进山扫荡,解秀梅就躲在暗处悄悄观察,再偷偷跑去告知游击队。就这样,解秀梅多次帮助游击队躲过危机。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解秀梅一直游走在敌后抗战队伍里,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解秀梅一直都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可是她年纪太小,直到1950年解秀梅年满18岁时才顺利参军,正式成为解放军第68军202师文工团的一员。


解秀梅参军的这一年,美军不顾中国警告,多次派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眼看鸭绿江岌岌可危,祖国的安全受到威胁,我国迅速组成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

1951年,解秀梅所在的第68军奉命奔赴朝鲜。

解秀梅作为一名文工队员,常常和其他队员一起在行军路上唱歌、表演,缓解战士们千里跋涉的疲劳。解秀梅自编自演的《小快板》中有一句:“路程70里,小伙咱们比一比。背的东西不算重,50斤重称得起,走起路来快如风。……”唱的可是一点也不夸张。

当时我国条件艰苦,没有卡车帮助部队运送物资,补给可能无法及时跟上,所以志愿军战士们都是尽可能地往身上多背一些补给。而每每到了这时,不用背着枪、子弹等辎重的文工队员们就会积极主动地上前帮忙。

不要小瞧才19岁的解秀梅只有一米六的娇小个子,九十来斤的体重,她背起30多公斤的补给可一点也不输男同志,有劲儿还不喊累。途中,因为战士王喜斌比较瘦弱,背着重包袱有些费劲,解秀梅就干脆直接将他身上的东西拿了过来,背起就走。

到达朝鲜后,解秀梅和其他文工队员常常冒着炮火,背着乐器从这个阵地跑到那个阵地,给战士们表演节目。乐器被炸坏了,就敲打锅碗瓢盆。

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解秀梅他们给战士们带去了片刻的欢乐。

解秀梅等人表演的英雄事迹大大鼓舞了前线战士们的士气,赢得阵阵喝彩。

日子一天天过去,战火却一刻也不停,志愿军辛苦背去的补给很快就消耗完了。当地朝鲜人民经受连年战火,也没有粮食可以给志愿军,很多时候志愿军还要把自己的粮食给当地人来救济他们。解秀梅不忍心看着战士们饿着肚子上前线,就和文工队员一起上山挖野菜。

当时,美军飞机时不时地就要轰炸一番,解秀梅全然不顾自身安危,拼了命地找野菜、挖野菜。短短四天内,她就挖了140多公斤的野菜。

解秀梅在战场上穿梭的身影被领导看在眼里,很快,解秀梅就被安排去照顾伤员。没有学过护理知识的解秀梅有点不知所措,但她没有气馁,而是下定决心学习并出色地完成!


时值寒冬,零下几十度的天气让人只想钻进棉花罐里、躲在有火炉的屋子里不出来。可是志愿军不行,他们必须冒着风雪行军打仗。

当时我军的棉服供给并不充足,再加上打起仗来,衣服破了、帽子掉了、鞋子跑丢了都是常有的事,因此战士们的手脚常常被冻得毫无知觉。甚至有时为了不让敌军发现行踪,他们可以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直至冻僵毫无知觉,被酷寒的天气一点一点地夺去生命的气息。

解秀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才不过20岁的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将战士们冻僵的手脚塞进自己的袖筒或怀里,给他们暖热。

有一次,一位战士的腿脚冻得厉害,鞋子粘连在脚下脱不下来,要是不及时救治的话,这位战士可能就要失去双脚了。解秀梅见状毫不犹豫地解开自己的棉袄,把伤员的双脚抱在自己怀里,整整暖了一个多小时,才把鞋子脱下来。

最后这位战士也成功保住了双脚,在战场上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小战士,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解秀梅虽然不是护士,却做到了一名真正的护士应该做到的事,她总是悉心照料伤员,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与嫌弃。

有一次,一个断了左腿的战士看了解秀梅好几次,嘴巴张张合合地就是没有说话。解秀梅心中疑惑,看着那个伤员想要站起却又站不起来的样子,便想到他应该是想上茅房,只是不好意思找她帮忙。

于是,解秀梅赶忙跑到外面找了个罐头盒子回来,二话没说就替伤员解开裤子,接着抱起他让他解决。战士羞得满脸通红,他看着解秀梅拿起罐子去外面处理的身影,眼眶通红。等解秀梅回来后,这个战士拉着解秀梅的手放声大哭,解秀梅却只是表示到那都是她应该做的。

不久,解秀梅所在的驻地被敌军发现,敌军派飞机疯狂地对我军驻地连番轰炸。看到敌机在上空盘旋着投掷炮弹,解秀梅丢下刚砍的柴火冲进屋里,大喊:“同志们撤退。”

就这样,她来来回回好几次才把屋里的伤员都护送到安全地带,直到屋里的同志们全部撤走,她才躲着空中落下的炮弹往外跑。等好不容易跑到安全地带,解秀梅猛然想起手术所里还有一位伤员——排长李永华,他伤势十分严重,根本来不及撤退。

于是,她又毫不犹豫地冒着炮火冲了回去,找到李永华,背起他就往外跑。

李永华看着瘦弱的解秀梅,又看看敌机密集的炮火,担心自己拖累她,于是他大声在解秀梅的耳边喊着让她快走,不用管他。解秀梅只当听不见,背着他匆匆往外跑。

突然,两枚汽油弹落在了离他们不远的草房子上,草房子瞬间被点着,解秀梅和李永华也被波及。解秀梅赶紧扑灭两人身上的火苗,背起李永华朝防空洞奔去。

敌机发现地上有人在跑,一直追着他们不停地发射子弹。李永华怕连累解秀梅,就让她自己走,解秀梅却不愿抛弃战友,即便是随时可能牺牲,她也要绝不会丢下李永华不管。

敌机见地上的人还在跑,马上就投下了一枚炮弹。炮弹擦着他们的头顶落在前方,解秀梅卧倒的时候想也没想的就将李永华压在身下。破碎的弹片四溅开来,划伤了解秀梅的胳膊,鲜血直流,解秀梅却浑然不知,只是看着没有再次受伤的李永华心中十分高兴。

看着眼前松了一口气的解秀梅,李永华一边给她包扎伤口,一边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让她背着自己跑了。解秀梅一句话就顶了回去:

“我是共青团员,有一口气就要保护你不负二次伤,咱们死活在一起了。”

李永华见状十分感动,也不再推辞,他决定利用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选择最合适的线路。此刻,李永华是指挥员,而他唯一的兵就是解秀梅。

就这样,解秀梅在李永华的指挥下顺利躲过敌机轰炸,安全到达防空洞。

解秀梅舍生救战友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似飞遍了前线,她也成了文工团表演故事里的主角之一。战士们都被解秀梅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所感动,纷纷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结束战争,和战友们一起回家。

战后,解秀梅荣立一等功,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也由此成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154名一等功中唯一的女战士。


1952年5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团和朝鲜人民军访华团,在中南海接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其中,解秀梅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团的代表,向毛主席献花。

于是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摄影师吕厚民那天一直跟随在毛主席身后,他发现毛主席一整天都神情凝重。他知道,毛主席一定是想起了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的毛岸英。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学习成绩优异,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从来没有仗着身份为自己谋取私利。毛岸英还时常在日记中问自己:“我做毛泽东儿子合格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第一个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报名参加志愿军。这一刻,他不是主席的儿子,而是无数个志愿军中想要上前线保家卫国的普通战士。

就这样,毛岸英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千里跋涉,终于抵达朝鲜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

而这里,也是毛岸英壮烈牺牲的地方。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突然空袭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毛岸英没能及时逃出来,不幸牺牲,年仅28岁。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悲痛难忍,但毛主席没有破例将毛岸英的遗体接回来。毛主席是这样说的:

“岸英是我的儿子,但他也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生在中国,战斗在朝鲜,牺牲在朝鲜,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荣。就让他留在朝鲜,与牺牲的同志们在一起吧。”

在毛主席心中,毛岸英是他的骄傲。

而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是合格的!

毛主席一直将丧子之痛深深埋藏在心底,直到志愿军女战士解秀梅勇敢地用拥抱他时,毛主席才不禁流露出一丝悲伤的情绪......

那天,毛主席给战士们都签了字,解秀梅一直珍藏着那个写有“毛泽东”三个字的小本子...

1952年5月25日,解秀梅重返朝鲜战场,直到1953年志愿军大胜后才回家。

期间,解秀梅的父亲解铁跟着祖国派去朝鲜慰问志愿军的慰问团来到朝鲜。在第68军的驻地,父女俩热泪相拥。这一幕被著名作家巴金写进了小说《团圆》里,后来大火的电影《英雄儿女》就是根据这部小说翻拍的。

电影《英雄儿女》上映后,人们被王芳英勇无惧的精神所感动。只是,他们不知道电影人物王芳的原型解秀梅在回国后只字不提传奇的过往,只是平淡地生活着。

1953年,解秀梅与相恋多年的李志华结婚。婚后的两人生活十分甜蜜,夫唱妇随。

解秀梅随着丈夫的工作调动去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听从组织安排,认真做好手中的工作,直至患了脑血栓才不得不退下来去医院治病。

躺在病床上时,解秀梅还在一直告诫子女不要麻烦党和政府。

只是生活拮据的他们很快就负担不起医药费,还欠了债,她的孩子们实在不忍心看着母亲因为没钱治病遭受病痛的折磨,才不得已向政府求助。

1994年,中央电视台在《东方时空》的节目中,报道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主要原型解秀梅就住在石家庄,目前正躺在市二院病房里接受治疗。

很快,当地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全国各地群众纷纷到医院看望解秀梅,或多或少地捐钱给解秀梅让她治病,表达他们对这位老革命的尊敬与敬佩之情。

解秀梅的丈夫李志华对大家的看望与帮助表示感谢并谢绝帮助,他动情地说:

“我们欠党和人民的债太多,这样发展下去欠人民的心情债比经济债还难过。”


解秀梅只是千万个保家卫国的战士们一个缩影。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解秀梅一样的战士,英勇无畏地冲在前线,用他们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拼出来的。

他们就像绚烂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那一刻,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草房   敌机   朝鲜   志愿军   伤员   炮火   野菜   前线   战士   牺牲   勇敢   镜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