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林中出现古堡遗迹,村民们议论纷纷,传说和古代一皇帝有关

深山老林中出现古堡遗迹,村民们议论纷纷,传说和古代一皇帝有关

在一处偏僻的小山村中,那里有古代碉堡的遗迹,据当地的村民提供的消息,这座碉堡竟然和古代的一位皇帝有关。有一位大胆的村民想要解开碉堡的秘密,于是自告奋勇地爬进碉堡里面一探究竟,结果看到的惊现让他大为震惊。

神秘碉堡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哪位皇帝有如此雅兴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建碉堡?胆大村民能否解开其中的秘密?

破败古堡引起村民怀疑

生活在村里面的村民田世丰从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说山里面有一座古代碉堡,重要的是老一辈的人还说这座碉堡和古代的一个皇帝有关系。

可是九五至尊的皇帝怎么会对偏僻的山村有兴趣呢?还在这里建造碉堡?难道说碉堡只是一个表象,实则内有乾坤。对万事充满好奇和探究之心的田世丰决定解开碉堡的秘密。

这座碉堡建立在一个山洞的顶端,整体呈四方形,高约七米,下面山洞看样子是天然形成的,还有一条小路通向山洞的深处。老一辈的村民还向田世丰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据说山洞附近还曾修筑过三道气势磅礴的城门,如此一看,这地方似乎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距离碉堡不远处的山上,还存有一处城墙的遗址,一侧是平缓的山地,另一面就是陡峭的山崖。此地可谓是易守难攻,从这些遗迹能够看出,一定是为了守护着某种重要的东西。

田世丰仔细观察着建造碉堡的石料,只见这些石料最大的能够达到1.5米,高和宽基本都超过了半米,一块石头就能够重达几百公斤。从碉堡的建造来看,可以看出当年修建之人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

可惜的是,除了这些能够一眼看明白的信息外,田世丰并没有发现新的线索。不气馁的田世丰决定爬到碉堡上面再探究竟。这一看,田世丰就发现惊人的秘密,原来碉堡并不止眼前的这一座,而是一群,它们掩藏在遮天蔽日的树木中。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其他的碉堡基本上都已经被损毁,剩下残垣断壁满地废墟,只有田世丰脚下的这座碉堡保存得还算完整。

田世丰在碉堡群和城墙遗址附近仔细寻找蛛丝马迹,可惜的是,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让田世丰陷入了迷茫,如此兴师动众的工程,居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就在田世丰准备放弃的时候,却从村中有地位和权威的老一辈人口中得知,这座碉堡不但和皇帝有关系,而且皇帝去世的时候还埋葬在了此地,这地方可是有皇家陵墓的。

田世丰听到后大惊失色,左思右想后觉得既然碉堡没能够找到有用的信息,说不定碉堡下面的山洞里面另有乾坤。田世丰下定决心,准备顺着小路进入山洞一探究竟。

山洞中惊现古时火药作坊

听闻田世丰准备前往山洞寻找碉堡秘密,村中一些年轻的小伙子也跃跃欲试,于是隔天,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带上手电绳索铁锹等工具,浩浩荡荡的往山洞的方向前进。

来到洞口,只见山洞里面漆黑一片,似乎深不可测。一行人打着手电壮着胆子往山洞的深入进发,没走多久,前方道路出现了一座规整石堆。石堆的石头摆放得整整齐齐,足足有几人之高,这显然是人为堆砌的。

难道说,这便是那位传说中皇帝的陵墓了,可是这样看来,皇帝的陵墓未免太过于草率了些,不合规矩呀。这时,有看出门道的村民指出了,这其实是熬制硝药的炉子,地上黑乎乎的粉尘只是熬制硝药后剩下的残渣。

硝石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在古代硝石的作用为两种,一种是入药治病,另一种就是用来炼制火药。火药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研制出来后被运用在了军事上,让部队的攻击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后来,阿拉伯人将火药带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侵略殖民的武器,也因此改变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田世丰用手电筒照着四方,发现这一片还不止这一座熬制硝药的炉子,前方还有好几个。看起来当年这地方一定驻扎着不少人,可是他们在山洞里面秘密地炼制硝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众人接着往山洞的深处走去,大约过了有半小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人为挖掘的沟渠。沟渠的出现让田世丰陷入了疑惑,因为山洞里面不但有水潭,还有很多暗流,按理说取水非常方便,不至于专门修建一道沟渠,更何况这道沟渠距离熬制硝药的地方太远了。

在往山洞的深处走,出现了一个深谭拦住了众人的脚步,而且四周也没有多余的路能够前进,复杂的地形让搜查工作止步不前,无奈之下众人只好原路返回。

后来,有专家听到这地的奇闻,组织科考队伍前来考察,并且给出了答案。

山崖上的城墙和碉堡,以及山洞里面数座炼制火药的炼硝炉,说明了古时这地方是一个重兵把守的军工厂,这地方曾驻扎着上百上千人,在水源充足的洞穴里面炼制火药可以在发生起火爆炸时及时救援,而修建的渠道,是为了运输来成品的火药,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减少人力资源。

后来,战争结束了,也不需要那么多火药了,这地方也渐渐地被荒废了,成了今天看到的模样。在古时候,有一位大将军带领着手下纪律严明的部队在此处从事作战活动,不但修建了完备的防守体系,还制造了大量军火以便和敌人展开作战。

神秘皇帝露出真身

不过,科考队还是心有疑惑,毕竟皇帝的传说还没有得到解释。这时,有村民表示,村子后面的山上有一座庙,庙里面有三块石碑,说不定能够解开神秘皇帝的真实面目。

得知这一消息,田世丰和专家小组马不停蹄地来到位于山顶的庙中。等到了现场一看,村民口中的庙其实只是几块大石头和木板搭建起来的一间小破屋,里面并没有供奉神灵的雕塑,但是遍地都是纸灰和燃烧后的蜡烛油,显然这地方常常有人来祭拜。

村民口中的石碑摆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专家考察一番后表示,其中一块石碑的年限应该是道光年间的,一块是同治年间的,剩下一块则是民国时期的。

在专家的询问下,随行的村民表示,从老一辈的口中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古时候吴王和周王本是亲家,有一天两家的人坐在一起下棋,岳父要求女婿让一步棋,但是女婿却不愿意让,矛盾就此爆发,周王竟然将女婿处死了,吴王得知后怒火中烧,立马率兵攻打周国。

这个传说故事没头没尾,村民也表示是村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至于讲的究竟是谁也无从考证。看来村中的传说并不能提供线索,科考组只好将目光放在石碑上。

在碑文之中,有两个字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似乎可以揭开皇帝的秘密。这两个字是“吴逆”,指的是一个吴姓的叛徒。

看到这里,专家立马就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清朝初年的平西王吴三桂。在中国的历史上,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年少便赋有盛名赢得万人仰慕,但是上天似乎不喜,让他的一生变得非常的憋屈,最终成为了清朝取代明朝的马前卒。

吴三桂在举杆起兵后,他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前往湖南,途径这个山洞,发现这里地势险要,于是就驻扎在此处,并且在山顶和山洞口修建碉堡,同时派人静进入山洞炼制硝药。

除了地理优势位,当年此地还有留驻的军屯户,可以有大量的士兵为其所用。明朝时期的军队秉持着三分操练七分耕种的原则,这样即能够维持庞大的军队,而且粮食问题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后来,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为周。但是这个时候,他的政治团队已经处在了内忧外患的境地了。

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并没有发生任何军事战争,而退居在这边的人因为害怕遭到清政府的反杀,再后来,这些残余部队已经后代改为龚姓,隐姓埋名的在这地方安家的时候并没有将当年的事情真相记载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关碉堡和城墙的记载并不多的原因。说起“龚”姓,也有讲究,它是由“龙”和“共”组成,“龙”隐喻着皇帝,这也正对应着吴三桂想要称帝的想法。

在联想到村中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和吴三桂的生平故事有些相似之处,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谬误。专家表示,这可能是编故事的人故意将内容说错,以免有人对号入座遭来杀生之祸。

虽然吴三桂病死在衡阳,但是据说其尸首被秘密运往了后方的麻阳地区,也就是这边小村寨的附近,然而埋葬的位置,早就不得而知,或许在一处山洞中,或许在某处的地下。

时至今日,村里人还时常来到山头的庙中,祭拜着自己的祖先,小庙的香火一直旺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石堆   皇帝   深山老林   碉堡   议论纷纷   石碑   古堡   火药   山洞   遗迹   村民   古代   秘密   地方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