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贵州女匪首落网毛主席却下令:不能杀!事后才知主席高明

1953年2月,在贵州惠水、长顺两县交界地带的一个村庄里,四五个解放军战士突然冲进一家店铺中,随后便带出了一名面容姣好的女子,在多人看护下往军区走去。

此人正是贵州女匪首“陈大嫂”——程莲珍,贵州解放三年里以她为首的一小股土匪势力一直在当地逍遥法外,如今随着匪首的落网,她身后的土匪队伍也都纷纷投诚。

在当地的军区领导及百姓都认为程莲珍肯定会受到法律制裁时,远在中央的毛主席却很坚决地做出了指示:“不能杀!”

程莲珍剧照

众人对主席的决定都感到疑惑,毛主席对这么一个“罪无可赦”的女匪首如此“宽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然而在程莲珍被释放仅仅几个月后,当地的军区领导和百姓们都纷纷竖起了拇指,称赞主席说:“毛主席真高明!”

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特赦”一个土匪头子?程莲珍被释放后究竟做了什么?这个案子的前前后后发生了什么,这一切还得从贵州女匪首程莲珍开始说起。

貌美如花,手持双枪

1924年程莲珍出生在贵州省长顺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少年时期的她肤白貌美,身材姣好,被当地村民们称作是“大美人”,漂亮的名声也是传遍十里八乡。

甚至是后来做了匪首后,逮捕程莲珍的通缉令上都是这样形容:

“程莲珍布依族妇女,体貌特征:身材修长,面目清俊,肤色白皙……。”

在17岁那年,因为同村的大姐出嫁县城,让她做了伴娘。而这一去,她的美貌就被城里的文人和富家子弟盯上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土匪恶霸也打起了主意。

于是程莲珍为了不再受骚扰,便急急忙忙地赶回了村里。

然而,长顺县一个有名的富家子弟陈正明却一直对她情有独钟,在她回到村子里后,便带了一帮人将她“请”回了摆角寨陈正明家。在极度恐慌和惊吓中,程莲珍便成了新娘。

陈正明是个大学生,文质彬彬的气质和他的“土匪”作风毫不沾边,在当时的情况下,在当地他也算是一个才俊。所以虽说是“抢亲”,但是在婚后程莲珍对陈正明也有了爱慕之情。

程莲珍本以为能过几天安稳日子,可是在和陈正明结婚不久后,她的美貌再一次被人盯上了。

陈正明和程莲珍一如往常在院中赏花,但是陈正明一直面露难色,程莲珍询问之下陈正明说出了实情:“那土匪头子王海臣早就对你有意思,但是一直提亲不成,如今你和我成亲了,他怀恨在心,说要踏平我们山寨也要把你抢去,这怎么办呢?”

程莲珍年轻照片

程莲珍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趾高气昂地说到:“你一个男子汉,有人有枪为何要怕他王海臣,他真敢来,肯定有来无回,就算打不过,我也和他同归于尽。”

陈正明对她的这番话非常意外,他从未想过这样一个女子居然能有如此胆量。在陈正明震惊之际,程莲珍又说到:“从今天开始你教我打枪吧,什么都教!”

于是在陈正明的帮助下程莲珍开始学习使用各种枪械,只用了二十来天这个“大美人”就把各种枪械玩了个遍。

手持两把双枪,能一只手将子弹推上膛,五六十步以为的目标,能够辺十发九中。骑马的本事也不亚于陈正明,作为一个女子可以不踩马镫翻身而上。

影视剧照

在陈家多次协助陈正明解决山寨之间的冲突,她的名号也传遍了当地的山寨。王海臣听说后也有几分忌惮,也就打消了抢程莲珍的念头。

陈正明也对程莲珍极其信任,将陈家的财产全部交给程莲珍掌管,而她也不负众望,在结婚后三年时间里,她就把陈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看似柔弱的女子,身后却带领着几百号人。

然而,看似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程莲珍真正要面对的坎坷还正在路上。

坎坷半生

井井有条的日子没过几天,陈家传出了噩耗。

1947年,程莲珍为陈正明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本是让全家人都开心的事,可是在生下女儿后没有几天,突然祸从天降。

陈正明在半夜时分突然鼻孔流血不止,还没到天亮便没了气。此时程莲珍年仅23岁,在她的怀里还有着刚出生几天的女儿,在一夜之间,两人便成了孤儿寡女。

在陈正明死后一个月,程莲珍还没有走出悲痛。许多人就开始觊觎起陈家的财产和程莲珍的美貌,在当地很多有头有脸的人便携重礼开始向陈家提亲。

影视照片

面对这些人的纠缠,程莲珍为丈夫守节的决心依然没有动摇,每次见有人上门她都委婉地谢绝了婚事。然而,真正的麻烦并不是这些人的纠缠,而是亲人已经把刀对准了她。

陈正明已经出嫁的妹妹陈八妹早就垂涎哥哥留下的遗产,再加上自从哥哥去世后多人向嫂子提亲,这让她担心起哥哥的财产会被程莲珍出嫁后带走。

于是她心一横,便打算将嫂子杀害谋取财产。她找好杀手,埋伏在程莲珍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在家门外将其置于死地。

这天,程莲珍带着家仆打算去查看粮仓,在这条路上,就有着陈八妹所埋伏的四个人。

自从丈夫死后,程莲珍一直担心有人说三道四,所以出门在外她都让家仆和她保持距离。经常都是她走在前面,家仆在距离不远处跟着。

当程莲珍走到树林时,她敏锐地察觉到树丛中有动静,她便拍马让马先行探路,不出所料,马才走出不到两米,就有子弹从树林里飞出。

程莲珍立刻躲在树后,等家仆赶来后一起朝草中一阵猛射。过了十多分钟,她和家仆往草里探去,只有两具尸体和血迹,其余人已经逃了。

陈八妹得知伏击失败后,还不肯死心,她丧心病狂地找到了曾经陈家的死对头匪首王海臣,给了他1000大洋,让他“收拾”程莲珍。

在几天后,程莲珍在摆角寨不远处的一个山坳里遭遇袭击,带头的就是王海臣。可没曾想自从上次树林遇袭后,程莲珍早有了防备,随行的家仆们个个都带着枪,对王海臣展开了反伏击。

这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凭借着几十条枪,把当地的大土匪王海臣打得落荒而逃。

陈八妹得知嫂子又没死,急得睡不着觉。她连夜叫来了吃了败仗的王海臣,商量起杀害大嫂的计划。

王海臣说:“程莲珍真正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充当她双脚的青红马,如果没了马匹,抓程莲珍就是唾手可得。”

陈八妹一听,心生一计,拍着胸脯对王海臣说:“这就交给我吧!”

陈八妹便来到了大嫂的房间,一反常态地求起了程莲珍。以她丈夫侄子办喜事为由借走了程莲珍的爱马。

程莲珍此时根本不知道前两次的袭击都是这个陈八妹所指,没多想也就借给了她。然而,等马还回来时,马背上全是伤,没有了马鞍腿上还一直流着血。

程莲珍

见此情形,程莲珍心痛不已,正打算找陈八妹质问缘由,但是在外的家仆们却传来了王海臣大队人马袭来的消息,程莲珍来不及多想,找来了众人开始商量应对计划。

在漆黑的树林里,陈八妹和王海臣带着百余人集结在寨外,在部队后方,还有数不清的马,这是陈八妹打算用来驮运财物的马匹。

时间到了后半夜,陈八妹和王海臣带着几个人来到了院中。让人奇怪的是以往灯火通明的大院居然寂静反常,财迷心窍的陈八妹顾不得王海臣,拿着枪就往程莲珍的卧室摸去。

王海臣在外打家劫舍多年,看到如此情形心生寒意,见陈八妹不听指挥就朝卧室走去,环顾四周后大喊道:“快跑,有埋伏!”

话音刚落,原本死寂的大院突然枪声四起,无论是房顶上还是两边的厢房同时迸出了火光。四面八方的子弹朝着王海臣一行人射来,陈八妹一听枪声也吓得乱窜,最后瘫倒在墙边浑身哆嗦。

影视剧照

再看王海臣,哪里还顾得上他的兄弟,已经没了踪影,只能听到院中一直传出撤退的命令。

陈八妹越来越慌,她让她丈夫家的两个亲戚拉着她往外跑,可一出门便遇到了程莲珍带着大批人马和她伤痕累累的马站在门前。

“八妹,你怎么能勾结土匪杀害亲人呢?真是狼心狗肺!”

陈八妹突然跪倒在地,向程莲珍求饶,她的手下们都非常愤怒,大家都恶狠狠地看着她,其中一人说到:“这样狠毒的人,将来也会是祸害!”

程莲珍终究是心软了,朝着陈八妹后面的树干连开三枪以泄心头只恨。陈八妹也被枪声吓晕了过去,被两个亲戚抬上了车离开了陈家。这件事结束后,程莲珍也过上了几天太平的日子。

时间到了1949年11月15日,贵州解放后,程莲珍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带着大批人民来到县政府,准备将手中的枪支弹药上交政府,可是很不巧她来到县城时,解放军已经开往四川。

上交武器不成,她又带着队伍回到了摆角寨,可当她一进寨子便看到许多身着黄装的人在来回走动,等她赶到家中时,在家里的座位上坐着国民党军队司令——曹绍华,结识他之后,程莲珍从此走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

误入歧途终落网

曹绍华见到程莲珍后,二话不说便给了她一张委任状,封程莲珍为“贵州反共救军直属大队大队长”,程莲珍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便在众人应和之下接下了委任状。

当时已经是解放战争的末期,国民党大部分军队被打散,但是在蒋介石的指使下,这些被打散的军队分散在山野乡间,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做了土匪,打着国军的旗号做着土匪的事。

在他们心中还梦想着“反攻”的计划,国民党的军官们就给这个反攻取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反共救军

曹绍华就是这类人其中之一,他先是看到程莲珍有着一定的武装,最主要的是她还有陈家的财产,所以他来到陈家,给不明事由的程莲珍弄了一张“委任状”。

程莲珍看到对方既有权力,又有兵力,出于保护陈家财产的考虑,在半推半就中成为了曹绍华所谓的“贵州反共救军直属大队大队长”

到了1950年,贵州地区国民党残余部队转变的土匪势力十分猖獗,军区决定一个个整改肃清,就松懈了曹绍华、程莲珍所在的长顺县和惠水县地区的管控,撤出了曾经的驻军。

这可让曹绍华高兴坏了,解放军刚走曹绍华立刻占领了很多地区,开始了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的生活。

随后还以程莲珍的名义召集当地的族群和乡民,意图攻打如今守备松懈的惠水城。

对此程莲珍也非常无奈,曹绍华用她的名义召来了群众,为了不失信于人,程莲珍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上当受骗的群众,赶往惠水。

1950年3月20日凌晨,曹绍华带着部队攻打惠水县,3000余名匪兵攻打只有200多名解放军守备的惠水。

后来因为惠水城内的守军拖到了增援的赶来,所以曹绍华部队受到重创,而在战斗都快进行到末期时,程莲珍才带着群众和手下赶来。原来程莲珍对曹绍华用她的名义召集群众参战让她非常不满,所以她故意拖慢了行军速度。

当她赶到时,曹绍华匪军已经逃跑,她便指挥队伍远远地打了一阵,就命令撤退了。

因为这次大型的战斗,程莲珍的队伍没有任何伤亡,所以匪军中就传起了程莲珍神机妙算的传言,所以就有很多打散的小股土匪和百姓来依附她的队伍,最多的时候竟然有一千多人。

曹绍华也没因为战斗失利而责怪她,看见她能聚拢人心便开始吹捧和表彰她,多次表彰和百姓农民的崇拜让程莲珍迷失了自我,她越来越狂傲骄横,并且对曹绍华的戒心也逐渐放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匪头子。

在曹绍华的支持下,她自告奋勇地攻打了长顺、惠水等周围县城,每次战斗她都要冲在最前面。多次战斗让她变得凶残、狠毒,屠杀、抢掠无恶不作。

当时的人们为了唬住小孩的啼哭,都恐吓说:“陈大嫂来了!”,这招大多管用,小孩都被吓得不敢出声。

1951年秋,为了消灭匪首程莲珍、罗绍凡等人,贵阳军分区派出了一个连在长顺、惠水交界处进行搜山围剿。

经过6天的合围,惠水地区匪军全部落网,但是除了程莲珍,在解放军战士在山洞中抓捕匪军时,程莲珍趁机从山洞的密道逃了出去。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两年后在龙里县的一个小乡村里程莲珍落入了法网。

程莲珍被捕后,如何处置便成了问题,军区领导们各执己见,“杀”也有理由“不杀”也有道理。互相争辩之后,这个案件汇报到了中央,毛主席知道后亲自下达了指示。

高明的毛主席

1953 年 3 月下旬,时任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从朝鲜归来,在北京住了几天,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为此他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随后二人谈起了程莲珍的案件。

毛主席对于程莲珍如何处理对李达说:

“好不容易除了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是可惜?”

随后又点了支烟,笑着说到:

“人家诸葛亮擒孟获敢七擒七纵,我们不就是擒了个陈大嫂,为什么不敢来个八擒八纵?再不济来个两擒两纵也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李达正思考着什么,毛主席又说了:“我看就是不能杀,把她放了!”

1953年6月5日,程莲珍在惠水县城关镇召开的千人群众大会上当场释放。为了稳住群众情绪,当地领导在这之后还召开了一次群众大会,大会上说:

“为什么不杀,这是毛主席亲自指示的,不准伤害她,有困难也要帮助她。”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当地军区领导和地方干部尊重程莲珍的意愿,送她回到曾经的家乡布依族的村落中去,毛主席还特别强调说:“一定要在村里给她建好房屋!”

程莲珍在被关押时反思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已经对“生”失去了希望。可是令她难以置信的是自己“罪该万死”,最后居然无罪释放,还给她回乡安置。

当她知道是毛主席的指示后,她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一心想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

农村妇女指认山匪

没有多久,程莲珍再一次前往惠水、长顺一带,寻找还没有投案的土匪势力。三番五次的钻到土匪藏匿的山洞之中,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政策,劝说他们投降。

在她的劝说下,大部分土匪势力都愿意投案自首,有部分顽固分子不听劝告,程莲珍也亲自带着部队进山搜剿,将顽固匪首一一击毙。

这一举动不仅仅肃清了惠水、长顺一带的匪患,还波及到了周围隐藏很深的匪徒。听说“土匪头子”带队剿匪,大多都闻风回头弃暗投明,自觉向政府投降。

这些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惠水、长顺一带,曾经不理解毛主席“不能杀”指示的人们都对毛主席称赞到:“毛主席真高明啊!”

尾声

1960年7月,程莲珍当选为惠水县政协第一届委员,后来还连任了五届,到1984年9月,她当选为惠水县政协五、六届常委。

程莲珍去世后,省政府还专门为她开了追悼会,对她的一生进行了评价。

程莲珍在世时常说:“我的这条命是毛主席给的,我要做一些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情!”

(左一)程莲珍

参考文献:

《毛泽东特赦的女匪首》.三阳

《从土匪到政协委员——女匪首程莲珍的经历》.尹辉

《程莲珍——毛泽东特赦的“双枪”美女匪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匪首   贵州   长顺   匪军   惠水   家仆   大嫂   土匪   军区   事后   群众   主席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