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卫士长李银桥追悼会:李敏穿黑衣送别,毛新宇全程面色凝重

八宝山革命公墓在2009年9月22日,再一次迎来了一位革命前辈的安葬。他的身份,既神秘、而又伟大,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李银桥

李银桥追悼会

当天的葬礼,庄重而又肃穆,很多媒体人士和革命老人,都前来送李老最后一程。其中有一些老人,他们手捧毛主席的照片,手拄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向灵堂。

在人群中,最让人注目的,要数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女士和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先生当日,李敏女士身穿黑色服装,手捧白色鲜花,在警卫员的搀扶下,缓缓地向李银桥的遗照行注目礼。

而毛新宇全程面色凝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追悼大厅,看着李银桥的遗照,再回想起小时候听到的有关于爷爷与李银桥之间的感人往事,毛新宇先生再也忍不住情绪,悲痛地留下了眼泪,一声哀嚎的扑在灵柩上。

李敏参加李银桥追悼会

那么李银桥的葬礼为何会如此高规格?他和毛主席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实李银桥原本不是毛主席的警卫,在解放战争初期,他一直肩负着周总理的安全保卫工作。

1947年,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下,我军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在1947年,蒋介石不得不调整作战方略,开始对我党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蒋介石指派胡宗南,率领百万大军企图一举占据陕北革命根据地。

毛新宇在李银桥追悼会现场

在毛主席的军事部署下,我党军队主动撤出根据地,党中央机关也开始进行战略撤退。由于毛主席生性爱冒险,他的安全问题,让我党其他领导人最为担忧。

在我军转移最危险的时刻,参谋总长叶子龙和副参谋长汪东兴决定,在全军警卫队伍中,挑选出一个可靠的人担任毛主席的个人卫士。

经过长期的摸排和搜索,两人认为周总理的卫士李银桥,为人忠诚、可靠,最适宜做这份工作。但是没想到,两人第一次去找李银桥去谈此事,却遭到了李银桥的拒绝。

叶子龙

叶子龙直问李银桥说道:“你难道不想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吗?”老实的李银桥回复两人说:“毛主席的安全责任重大,我怕我做不好这份工作。”

李银桥出生在旧中国战火纷飞、民众水深火热的年代,他的父母,虽然是河北平安县万千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但他们坚信“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命运”的这个道理,两口子砸锅卖铁,把儿子送进了私塾读书。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那个时代,连当一个顺民,都是一件自己决定不了的事情。地主的肆意盘剥,让一再忍让的父母也被逼急了,他们把年幼的李银桥安置在一个寺庙中习武,趁夜潜入地主家,抹了地主的脖子。

李银桥

李银桥在武当山寺庙习武后,潜心修行,在潜意识中,他认为通过习武,能够改善父母的生活。但没想到的是,长期的修炼锻造了他一副好身板,也为他后来上战场打鬼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并相继侵占了我国华北、华东的大片国土,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年仅11岁的李银桥,也在寺庙爱国僧人的影响下,加入了抗日的队伍中。

但庙中师傅觉得他年龄尚小,不让他吃这份苦。但李银桥没有放弃,他整日哀求方丈师傅,最终师傅被他的一腔热血所打动,在拜别父母后。李银桥下山,加入了八路军队伍中,成为了一名战士。

由于他武艺超群、能力出众,很快受到部队领导的赏识,并把他派到周总理身边,担任总理的卫士。当时孩子气的李银桥认为,大丈夫不能退缩在后方,而应该去前线杀敌报国,一度拒绝这项任命。

而周总理见他这个样子,并没有马上责怪。而是关切地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到我这里来?”当听到年纪小小的李银桥,说出大道理时,心中不由得佩服这个小孩子。

周总理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小娃娃,有大志气,但战场很凶险,你还需要在后方多加历练,将来有的是你报效祖国的时候。”

李银桥没想的是,周总理这样的大人物,对待他这个小兵时,语气竟然如此的和蔼可亲,身上那股子强脾气慢慢地消散了去。

自此,他就开始担任周总理的卫士,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他用细致的耐心和超强的战斗力,一次又一次地保卫了周总理的安全。

所以,当听到自己马上要被调任的消息时,一想到自己在今后,就不能听到周总理讲道理了,心中就不满很失落。

左一 李银桥

但他没有隐瞒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对叶子龙和汪东兴,和盘托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不想把自己的希望变成失望,虽然一样是为首长,履行卫士的职责,虽然这个首长是毛主席。

叶、汪两人也察觉到了李银桥内心抵触的情绪,两人平静地抚慰他说道:“请毛主席获知情况后再做决定吧。”

而毛主席在听闻李银桥的故事后,也被他所吸引了。主席点名要他做卫士,李银桥不得已硬着头皮去做卫士,在相处的前几天,他常常保持沉默。

主席也有意不给他增加压力,在几天后,主席才缓缓向李银桥开玩笑道:“你叫李银桥,为何不叫金桥呢。”李银桥回应道:“小时候家里穷,赚得银钱已足够了,担不起金字了。”

李银桥说完,抬头瞅向毛主席,要看他的反应。却没想到,毛主席接下来的一席话,再次让他神情紧张。

毛主席直问他:“我听叶子龙和汪东兴说,你不愿意到我这来,是不是我夺人所爱,隔断了你和周总理的感情。”听完这句话,李银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一交代给了毛主席。

稍后,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无论在周总理那里,还是在您这里,我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一样的。但我之前的志向是奔赴前线杀敌,我想我在担任您的卫士后,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真情流露的李银桥,只是瞬间就打动了毛主席。毛主席饱含神情地说:“难道我就不会像周总理那样,放你去驰骋战场?”

李银桥说:“在后方就听闻主席重感情,这时间一长,我和主席有了感情,您是不会让我走了。”毛主席听完,顿时哈哈大笑。

其实主席,早就听闻李银桥的威名,这人武术高强,为人老实、忠诚。但主席并不愿意强迫他做自己的卫士,两人之间立下了君子协定,商定:半年后,李银桥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李银桥也高兴地答应了下来。但是另两人都没想到的是,这项“君子协定”前前后后地持续了15年时间,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李银桥越发担心毛主席的安全,也再没有提起去前线的事情。或许命运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安排,让两人之间养成了深厚的感情。

在担任毛主席的卫士中,李银桥的工作其实非常复杂。他不仅要保护主席的安全,还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也就是说,除了毛主席的家人,李银桥就是对主席最了解,也是关系最为亲切的人。而在与毛主席的朝夕相处中,李银桥也发现了毛主席的一些伟人品性。

比如毛主席这个人,在生活上非常追求简朴。一次毛主席在洗完澡后,李银桥为他准备了一条毛巾,并将毛主席用了很久的毛巾替换了下去,没想到主席发现后,立即要求他找回来,接着用。

而李银桥不情愿地对毛主席的说道:“主席你那条毛巾,用了很久都掉毛了不说,您还用它擦脸又擦脚,非常不卫生。”

毛主席对李银桥说:“银桥,我们打仗是靠脚还是靠脸。”

李银桥回复说:“当然是靠脚,不然我们怎么行军呢?”

毛主席说:“既然我们每天都要靠脚跋山涉水,脚自然应该受到尊重。再说了,当前物资紧缺,我们也应该能省就省啊。”

在听完这段话后,李银桥一言不发地为主席换上了旧毛巾。自此以后,他一直牢记毛主席的嘱托,将毛主席的个人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许多物品能再使用一段时间的,绝不换新的。

而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是个急性子,做起事情来,一直雷厉风行。而在做事情上,毛主席和李银桥之间也有过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经常不按正常的时间作息,常常在中南海工作到深夜。有一次,毛主席工作到半夜,突然来了食味,想吃正宗的红烧肉,就指示李银桥安排厨师去准备。

而李银桥和厨师深知毛主席是湖南人,爱吃辣、口味重,平时喜欢吃油腻的食物。但为了毛主席的身体,最终将毛主席要求的红烧肉,换成了八宝粥。

没想到,毛主席见到李银桥端来的八宝粥后,异常的生气,他朝李银桥喊道:“我交代给你的事情,为什么没有照办,是不想办还是办不好?”

李银桥见主席生气了,紧张地说道:“主席的身体是最重要的,我不能出现任何错误。”毛主席不再发脾气,而是平静地喝完八宝粥后,将李银桥交到了身边,对他说道:“你办事不要死板,我的身体我还是很清楚的。”

这个时候的毛主席让他意识到,原来主席并不是那个神一样的、高高在上的人物,他也有情感,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感情。从此,两人之间的感情开始越来越深厚。而在毛主席心中,李银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不止一次地对李银桥说道:“在我死后,你可以给我写回忆录,但一定要真实写。”毛主席对待李银桥,完完全全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并且主席亲自为他牵线促成了一段佳缘。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1962年,相处15年之久的毛主席与李银桥两人,不得不面临分别。

当时,在毛主席的推动下,国家高级干部开始下基层工作,并安排李银桥赴天津担任公安局副局长。

在李银桥告别中南海,去天津任职时,毛主席亲自去车站送别他,主席饱含热泪地对他说:“我死后,你一定要去我的坟上看望我。”

李银桥听完主席这段话,也克制不住,流下了泪水。他哽咽地说道:“当年是您不让我走,现在是您在逼着我走!”毛主席说:“我也不想让你走,但我不能耽误你的发展。”

在列车上,李银桥整整哭了一路。他一直在会想与主席相处的点点滴滴。而在赴天津就职后,李银桥每隔一段时间都向主席汇报工作,两人虽然职务不同,但一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1976年9月9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在这一天,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得知这一消息后,李银桥强撑着悲痛,要赶赴医院,看毛主席最后一眼,为他送行。

而在随后的余生中,每到毛主席的忌日,李银桥都会亲自来到毛主席纪念塔,悼念毛主席。一直到他生命最后的时光。

进入21世纪后,李银桥由于肺部炎症不断加重,而选择入院接受治疗。但每到毛主席忌日,还是嘱托夫人韩桂馨去悼念毛主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一句话一直在脑海中回旋,那就是“您一定要爱惜身体,不要熬夜工作了。”

2006年9月22日李银桥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人世。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感人故事,也通过回忆录和著作,供世人永远阅读。两人在革命岁月中,情同父子,为了共同的毕生目标,而风险、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追悼会   卫士   我党   天津   凝重   黑衣   面色   毛巾   全程   说道   主席   事情   感情   工作   毛新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