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毛主席接见许世友,让他上北京住到家里来


1937年,延安会议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们正在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反党行为进行批判。


突然,有人冲到台前,对着上面的人大声吼道:“张国焘怎么就是逃跑主义了?如果张国焘算是逃跑,那中央红军撤退也算是逃跑吗?”


说这话的人,正是许世友。


主席台上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惊到了,他们觉得许世友一定是张国焘的追随者。毛主席不仅并没有断章取义,反而认定此人一定是忠心护党的革命者。


从此,毛主席和许世友的渊源开始了。


许世友将军

01寒门虎将,英勇善战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今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一个贫寒人家。父母想着在家太苦了,就把年仅8岁的他送到了嵩山少林寺,想让他去打打杂,混口饭吃。


少林僧人看出许世友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便传授他武艺。而许世友也没有辜负大师的期望,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也为日后从军打战练就了健康的体魄。


后来,许世友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从班长做起,经历过排、营长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


时间来到了1932年,经历了部队十多年的磨炼,许世友不仅骁勇善战,胆色过人,更是忠于领导的好部下。由于他是习武出身,本身性格直爽,脾气暴躁,战士们对他是又敬又怕。


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李逵”,既火爆又嗜酒。但是他却比李逵聪明许多,既懂得调兵遣将,又忠心对党。


在抗战期间,这个像倔驴一样的猛将,最服的人就是张国焘。


张国焘在许世友担任团长期间,是他的直接领导,也把他当兄弟一样对待。


他不仅对许世友十分器重,也像兄长一样对他关爱有加,甚至经常在毛主席面前提到许世友。这让毛主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虎将十分喜欢。


02坚持南下,意见分歧


毛泽东和张国焘很早的时候就相识了。两人出身差距很大,骨子里的气质也截然相反,导致了后来革命道路上的分歧南辕北撤。


1934年,红军第五次围剿行动失败,中共中央一致决定红军北上,陕甘会师。


只有张国焘执意要南下,实行“川、甘、康计划”。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等人接连发言支持北上。


张国焘见大局已定,便表面妥协,私下却开始搞小动作。


他先是悄悄接触彭德怀、林彪等几名重要决策人,想要拉拢过来支持自己,但统统以失败告终。


张国焘仍不死心,以兵权相挟。


中共中央考虑到大局为重,任命张国焘为中共中央革命军委副主席,指挥红四方面军,另外还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军委成员。


但是张国焘觉得,毛泽东这是看不起自己,根本不屑一顾。此时的他重兵在手,已经开始产生分裂之心。


后来毛主席回忆到:那是一段最黑暗的时光,红军长征既要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还要与张国焘斗智斗勇,军中随时面临分裂,甚至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英明,南下确实是绝路,红四方面军从8万大军锐减到4万人。张国焘意识到大势已去,被迫北上与红一、二方面军汇合。


许世友闲暇时与将士们切磋武艺

事后,张国焘为自己铸下的错误进行了深刻检讨,中共中央也本着宽大处理、谨慎的态度,依然任命他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然而此时的张国焘并不是真的认错了,而是依旧执迷不悟,准备叛逃。


叛逃后的张国焘在国民党那里也没有得到重用,毕竟“背叛”二字都是历任领导的大忌。


晚年的他带着家人先后流窜到台湾、香港等地,1979年病死在加拿大的一家养老院里,身边无一子女,终年82岁。


张国焘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特别有争议的一个人物,褒贬不一。


许世友追随他的那些年,曾经说过:张国焘就是中央,我们反对他就是反对中央,我们难道会比中央还高明?”


也正是因为这份忠心,这些言论,后来,导致许世友被划定和张国焘是一伙的。


03好言相劝,恢复党籍


张国焘反党行为得到证实后,中共中央召开了对张国焘的清算大会。


在会上,本应只针对张国焘个人行为,但有人居然把红四方面军也推了出来,矛头直指整个红四方面军。


台下的许世友坐不住了,他冲到台前,对着上面的人大声吼道:“张国焘怎么就是逃跑主义了?如果张国焘算是逃跑,那中央红军撤退也算是逃跑吗?”


这些言论在旁人看来,许世友绝对是张国焘在军中的残余势力。


会场上像炸开了锅一样,矛头纷纷指向他。


散会后,许世友憋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整天不吭声,对着土墙练起拳击,有一次居然一拳打倒了一面土墙。


战士们议论纷纷,说他是军阀、土匪......他气得口吐鲜血,被送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不少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带来许多“小道消息”,其中有一个消息说是,中央要枪毙张国焘等几位红四军的领导。


许世友一介虎将,听说自己的领导要被处决,想到自己被处理的日子也肯定不远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走为上策”,去四川找刘子才打游击去了。


许世友将军

有了这个想法,他很快集结了许多红四方面军的中层以上领导:二十多个团级干部、十多个师级以上干部,这其中就包含原红四方面军政委王建安。


许世友画好路线图,还亲自给毛泽东写了封信,决定1937年4月4日晚上10点出走。


临行前几个小时,王建安幡然醒悟,于是将许世友等人密谋出走的计划报告给谢富治。


此事很快反映到毛泽东那里,他指示先把人抓起来,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对许世友等人实施抓捕后,因为他会武功,怕他会逃跑,还专门给他戴上脚镣和手铐,关押在窑洞里。


在军事法庭上,许世友等人被开除党籍,等候发落。


此时的许世友感到很绝望,以为这次真完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并没有忘记他,开除党籍只是挫挫锐气。


毛泽东先是让陈赓给他捎去一条香烟,这条“哈德门”香烟可是稀罕物,主席自己都舍不得抽。


过了不久还让刚从前线回来的徐向前去看望被关押的众人。


这天,毛泽东决定亲自前往去看望许世友等人。


这时许世友刚刚睡醒,就听到看守的战士说:“许世友,主席看你来了。”


许世友以为自己听错了,想都没想就回答道:“不见!”


可是说话间,主席已经到了门口,看见许世友还戴着脚镣手铐,就下令:“快给许将军解开。”


然后毛泽东坐到土炕边上,给许世友点上一支烟,和他说明了张国焘的错误,还推心置腹地讲了许多革命道理。


而许世友就只是抽烟,一句话也没说。


主席见第一次谈话没有效果,就离开了。可这时的许世友,其实已经有点醒悟,心情很复杂,辗转难眠。


毛主席和许世友将军

令人没想到的是,两人第二次会面时,主席的一番话彻底感化这位铮铮铁汉。


毛主席说道:“世友同志,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事迹了,吃了那么多苦,打了那么多仗。我很敬佩你。包括你们这些干部,都是党的好干部,优秀的好同志。


张国焘的错误是他自己的错误,和你们这些同志,和红四方面军没有任何关系。”


这时的许世友已经流下了热泪,悔恨地说道:“道理知道了也没用了,党籍都开除了,只能回老家种田去了。”


毛主席趁热打铁说道:“党还需要你这位大将呢,开除了可以恢复嘛。”


紧接着,又给他细细分析了张国焘的错误行径给党造成的巨大损失,许世友听完不住地点头,紧紧拉住毛主席的手说道:


“我许世友永远为我党打天下,党指到哪?我就打到哪!”


说到这里,许世友深深认识到自己以前对毛主席的诸多误会,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当年7月,在毛泽东提议下,中共中央撤销了对许世友等人的禁闭处分,1938年1月,正式为许世友恢复了党籍。


04惺惺相惜,至死追随


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许世友的一生。


其实这是两人的第二次见面,回想起第一次见面,许将军仍然历历在目。


那是张国焘执意南下的时候,中央右路军成立之初,上级安排他担任后卫。


一天,毛主席问他:“许军长,我经常听到你的名字,具体是哪几个字啊?”


许世友笑着回答:“报告毛委员,我姓是言午许,幼名友德,按辈分算是“仕”字辈,所以我的名字是“许仕友”。


但是后来我学了写字后才知道“仕”是当官的意思,我正想把这字给改了。”


毛主席想了想说“那改成世界的世,可好啊?世界之友嘛。我们抗日北上,就是要成为世界的朋友。”


许世友觉得主席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从此之后他的名字就叫“许世友”。


恢复党籍后,许世友立下赫赫战功,毛泽东信任他、重用他,而许世友拥戴敬重毛主席,两人可谓不打不相识,从此许将军也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毛主席,交给了党。


毛主席和许世友将军

1940年,正是抗战全面爆发之时,毛泽东将目光对准了山东。于是调任许世友为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从此时开始,许世友在山东度过了16年时间。


从1941年开始,许世友指挥了无数次战役,歼灭了两万余敌人。捷报频频,毛主席在延安称赞到:“许世友打红了胶东的一片天啊,了不起,了不起啊!”


多年戎马生涯,经历无数战役,许将军身上落下了不少伤病,毛主席时时致电表示关心。


在一次上海见面的时候,毛主席便询问许将军身体情况,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主席又说:“你要是在南京住得不舒服,可以到北京来,住到我家。”


这是主席了解到许将军在南京受到了排挤,心里肯定有委屈无处诉说,借询问身体状况的话,让许将军多年的郁闷得到了排解。


毛主席对许将军的关心从身体到心灵,无微不至,但要顾及大众的眼光,不能表现得太过于明显。


而这种互相理解的默契,也许就是两人能成为一生互相依靠的底气。


领袖和将军之间的感情是兄弟、是战友、是君臣,是惺惺相惜的完美诠释。


毛主席和许将军的故事罄竹难书,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这个举国哀悼的日子,当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后,71岁的许将军嚎啕大哭,这世上最了解他的人不在了。


虽然之前主席病重他已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真的到了这一天,许将军还是难以接受了。


毛主席去世后,许将军整日闷闷不乐。他甚至在自己房间的四面墙上都贴满了主席的画像,这样,无论朝向哪一方,都能看到主席。


他还时常说到,主席对我的恩情不仅这辈子还不完,就算是下辈子也还不完。


9年后,许世友上将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80岁,希望两位英雄能在另一个世界相遇相知,继续书写革命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李逵   中共中央   虎将   党籍   红军   北京   到家   将军   主席   错误   中央   领导   许世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