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名人(五)-卓尼土司杨氏父子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

#头条创作挑战赛#甘肃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自明代起就建立了土司制度,让有威望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一方土司,代替中央王朝维护地方的安定。甘肃卓尼杨土司始祖些地就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六年(1418年)受封于朝廷,开始担任卓尼土司。传到杨积庆土司时,已经传了19代。对甘肃省甘南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都曾产生深远影响,对稳定甘肃藏区起到积极的作用。

杨积庆(1889—1937),藏名罗桑丹增南杰道吉,号子余,在13岁时承袭土司之职。从小好学,学识渊博,思想先进。1922年在家乡卓尼办学禁烟,在县城创办了“柳林小学”,让各族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还创办了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对本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卓尼土司杨积庆

1935年5月,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范长江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这次西部之行,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范长江亲自深入甘肃农村、牧区,真实地记录了西北人民生活的困苦,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也作了深刻的表述。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旅行通讯中还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8月范长江到达卓尼,他与46岁的杨积庆一见如故,交谈直至深夜。虽然两人在年龄、性格、学识、阅历上差别很大,但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是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爱国信念,以及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担忧。

后来范长江将他的此次西部旅行通讯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书中范长江惊叹于这位藏族土司的见多识广,说他“汉文汉语皆甚通畅”;“喜摄影”,“非泛泛之辈所能望其项背”。说他“来往之商店,均为国内之大公司”;“待客之酒席,也完全为内地大都市之材料”;“爱读报”,“对国内政局、中日关系事件,知之甚详”。因此惊叹:“此边陲荒蛮之中,竟有此摩登人物”。杨积庆与范长江相谈甚欢,他们从日本侵华谈到了南京政府与土司衙门的关系;从苏联建国谈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动向与命运。虽然身为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的洮岷路保安司令,但是杨积庆对国民党官员惯于愚弄欺压人民的做法一向深为不满。从范长江这里了解到红军的真实情况后,他对红军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俄界会议毛主席故居旧址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甘肃南部甘南迭部县的俄界。之前杨积庆就得到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电报,要他沿迭部达拉沟一线各峡谷关口部署兵力,堵截红军,坚壁清野,协同鲁大昌的十四师将缺衣少粮、疲惫不堪的红军围歼于深山峡谷中。蒋介石也三令五申,要杨积庆“坚壁清野”、“筑碉扼守”,并以重金悬赏“擒毙”毛泽东等人为诱惑,以“失地纵匪论罪”相威胁,要求“拒红军于境外,灭红军于境内”。当时杨积庆手中握有2万多战力彪悍的藏族士兵,如果他和鲁大昌联合起来对红军进行夹击堵截,不仅腊子口天险不能顺利突破,而且会使红军陷入更加危险艰难的境地。

但杨积庆深明大义,对中国工农红军抱有深深的同情,并没有按蒋介石的心意办。他假意答应国民党阻击红军的指令,虚张声势调兵遣将。暗中指示下迭部仑官杨景华:“红军来了不要堵击,把遭雨水破坏的达拉沟栈道、尼傲峡木桥修好,让红军通过。”并且严饬群众不得向红军放冷枪。“秘密与红军联系,粮食不必坚壁清野。杨景华接到杨土司手令后,即刻召集迭部各旗总管、头人,按土司命令分派任务,抢修达拉沟、尼傲峡的栈道、桥梁。杨景华亲自到崔谷仓与红军接头开仓放粮,给红军每人一斗粮(小斗,10市斤),支援红军粮食30多万斤。为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红军北上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穿着藏族服饰的杨积庆土司

正是有了安全的环境,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政治局在迭部俄界召开著名的俄界会议。当红军离开藏区后,杨积庆土司又让手下人收留、安置了未能随大部队走的伤病员、弱小战士200余人,使其不遭国民党毒手。1936年,当红四方面军再次来到甘南藏区后,杨积庆土司仍然让路护道、开仓放粮,使红四方面军顺利再克腊子口,在临潭县新城镇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杨积庆土司帮助红军的义举使甘肃军阀鲁大昌怀恨在心。1937年8月25日,鲁大昌派心腹营长窦德海潜入杨积庆土司的住地博峪村,利用土司内部矛盾,勾结内奸,制造了“博峪事变”,将杨土司一家包围。杨积庆等人挥枪抵抗,然而终究寡不敌众,与长子杨琨、长媳、孙女等7人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之下,时年48岁。杨积庆土司被杀害后,引起了甘南群众的极大愤怒,聚众万人一举击溃窦德海及叛军。国民党甘肃省政府迫于形势,任命杨积庆次子杨复兴继任父职,担任第20任卓尼土司。

最后一任卓尼土司杨复兴

杨复兴担任卓尼土司时只有8岁,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更是继承了父亲的红色情怀。1942年国民党政府任命杨复兴为卓尼设置局副局长兼洮岷路保安司令,1949年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1949年9月11日,杨复兴土司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领卓尼各界及全境人民宣布起义,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暂改为西北人民武装,经改编,杨复兴任岷县专区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员兼县长。1950年初,杨复兴主动宣布在卓尼废除封建土司制度。卓尼成立甘肃省直辖藏族自治区,杨复兴担任主任,开始建立地方基层人民政权机构。从此,政教合一,甘南长达532年的世袭土司制度宣告彻底废除。这是甘南藏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同时也是杨复兴本人政治生涯中由土司到人民公仆的一个新的起点。

1950年10月,中央慰问团来甘南时,带来了周总理对两代土司杨积庆和杨复兴父子的问候,并对当年杨积庆土司对红军让道济粮的援助表示感谢。

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

1954年6月,杨复兴任甘南禁烟委员会副主任,亲赴迭部督查,展开铲烟禁毒运动,危害甘南上百年烟祸从根本上得到禁绝。1955年,杨复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56年,杨复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土司和原国民党少将,这种特殊政治待遇是十分罕见的。1958年卓尼部分地区发生叛乱,杨复兴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藏族群众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教育和政治争取工作,为平息叛乱作出重大和突出的贡献。1960年,杨复兴任甘肃省民委副主任,1963年当选为中共甘南州委委员。文革中,杨复兴受到不公正待遇,停职审查,被下放到甘肃徽县红旗山“五七”干校劳动三年。1973年,他被任命为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 。1981年后当选为甘肃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咨询员。

2000年,杨复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葬入卓尼县城内杨土司家族的墓地。

杨积庆烈士纪念碑碑文

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并在卓尼县城为其修建烈士陵园,杨成武将军亲手题写了“杨积庆烈士纪念碑”碑文。以“缅怀先烈、继往开来、追思前贤、爱党爱国”的主题成为卓尼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卓尼县又在杨积庆故居修建了“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同年该馆被列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每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无论他是什么民族,都应该被后人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卓尼   土司   甘肃   中国工农红军   甘南   藏族   迭部   甘肃省   红军   国民党   父子   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