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力主死守通辽,领导层开会集体反对,林彪突然举手:我支持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1946年1月24日,黄克诚突然接到东北局转中央的一道命令,要黄克诚率本部人马立即撤出通辽城,向其他地方转移。

黄克诚戴着七八百度的眼镜,一字一句地读了好几遍这封电报,气得浑身直哆嗦。

黄克诚气愤至极,拍案大吼:“真是岂有此理,要我们撤到哪里去,难道让我们到蒙古吃沙子?”

黄克诚历来身体瘦弱,八路军时代拖着个又高又瘦的竹竿一样的身体打日本鬼子,眼睛又高度近视,背地里有人叫他“黄瞎子”。可是偏偏这位身体虚弱、一阵风就能吹倒的黄瞎子,脾气却比谁都大,经常敢和上级争执。

这通命令是中央转发东北局,双重上级名义,黄克诚也敢这样反对,可见其气性之烈。

但黄克诚不是那种意气用事之人,凡是他反对的,都自有一番道理。

就像这次上级要求撤出通辽,在黄克诚看来,就是一项错误的命令。新四军三师必须牢牢守住通辽城,寸土不丢。

是什么原因,致使黄克诚下了这么大决心呢?通辽城又有何特殊重要之处呢?

此事还要从东北我军连吃几个败仗说起。

1945年底国共双方同时向东北挺进,我军先到一步,尤其是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从苏北急行军两千里到达东北。起初我军占领了沈阳、锦州等大中城市,但没过多久,随着杜聿明率国军精锐新一军、新六军等进入东北,形势发生逆转,我军被迫接连撤走。

黄克诚眼神虽然不好使,但头脑敏锐,看得比一般人要深远的多。

他很快地察觉出我军初到东北后,弥漫着一股骄傲轻敌的情绪,初期顺利进占沈阳、锦州后,一方面大家认为敌人不足为虑,另一方面,从农村刚一进城,物资极大充实,大家不愿轻易丢掉。

这都可以理解,这是最朴素、最本能的价值取向,无关阵营、无关信念。

但是为将者,特别是身居高位者,就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超越一般的、朴素的、感性的认知,探索真正的规律。勘破这一关的,能当高级领导,能成为名将,勘不破这一关的,便只能低层次徘徊,便如汉初淮阴侯韩信、相国萧何,之于樊郦滕灌之辈。

黄克诚无疑属于前者。

国军尽锐而来,力夺各大城市,我军与之接仗,数阵不利,沈阳、锦州、山海关、义县等大城市和铁路沿线要点,悉数被国军夺走。

当大部分还在把注意力放在与国民党军作殊死搏斗,重占大城市时,黄克诚力排众议,提出了放弃大中城市,到边远农村地区,建立扎实的根据地。

后来经过中央审定与升华,形成了著名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

通辽城就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黄克诚精心经营的一个边远地带的根据地中心县城。

通辽城是东、西、南、北满四大片区中,西满根据地的中心。

通辽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是向东、向西、向南均通火车,还处在辽河之滨,是一个物流中心,日本人占领期间,把这里建成一个补给基地,打算从这里向蒙古腹地延伸。

但因为距离东北核心区比较远,杜聿明全力进攻榆、锦、沈、大诸城,暂时无力顾及这座小城,城中储存有大批粮食,可供黄克诚率领的3万人吃一年,黄克诚打下这里之后部队一片欢呼。

城里还有小型的鞋厂、被服厂和皮衣厂。城外人口比较稠密,村庄较多,有大量民房可以借用。这里靠近牧区,还可筹措到一些牛羊,战士们长途奔波到东北,一直连像样的饭都没吃过。解放通辽后,大家终于痛痛快快地吃上了肉,别提多舒服了。

打仗不能光靠自觉,也不能光靠流血,还得让大家吃饱穿暖,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黄克诚深明此义,最大限度利用了通辽的军民资源,把新四军三师——或者按后来的称谓,叫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将士们的士气、体力、战斗力极大地恢复了。

黄克诚趁势在通辽周围开辟根据地,除了东面不去招惹国民党军注意力,西面、南面、北面均有发展,西满根据地悄悄地建成一个具有全套后勤供应能力,以及伤病员救治、兵员征补的根据地。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怪,一样事物,你说它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吗?有可能,但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性不大。但你要问,它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吗?肯定会,而且坏的因素会的摆脱一切阻力,不可阻挡地降临下来。

就在西满根据地建设蒸蒸日上之时,坏消息来了。

1946年1月24日,黄克诚接到东北局转自中央的电报:令黄克诚率部撤离通辽城,此命令系按当年1月《国共停战协定》及其各子协议之精神,双方停止军事冲突,故我军撤出通辽,将此地交由苏军,并转交国民党方。

黄克诚感到不可理解,此城固然是苏军从日军手中受降而来,但苏军此前已撤走数月,我们三师是从土匪和伪军手中夺来的,为什么要交给苏方?为什么还要再通过他们交给国民党?

东北局解释说,蒋介石利用了中苏条约的漏洞,条约中规定中国军队有权从苏军手中接收一切东北土地,通辽系苏军所夺,国民党方面就强烈要求履行这个条约。

黄克诚反驳:哪有这样荒唐的做法,我们流了血,我们建设好了,倒要白白送给蒋介石?不可能。太荒唐。

东北局再申明:即使条约荒唐,即使蒋介石钻了空子,但我们也只能装糊涂。而且,停战协定刚刚签署,如果我们坚持不撤,开启战端,失信于人民,这对政治大局不利啊!

黄克诚仍然不同意。他反复向东北局发电力劝:蒋介石表面讲和平,实际上在整军备战,关内国民党军源源不断开到东北,他只不过用停战协定当幌子。如果真的要和平,那国民党军为什么正在从沈阳步步向西满紧逼。

从军事上看,通辽一失,我西满三万多人再无稳固的根据地,蒙古草原和沙漠地区根本撑不起大军,如果让我们去,只好吃沙子,饿死。

黄克诚气急之下放出狠话:我们为生存决在此地拼死一战,全部战死在所不顾,我们将主力集中在通辽拼命!

东北局在黄克诚不断反对之下,也逐渐认识到不对。东北局高层召开会议,讨论到底该撤还是该守。

会议气氛很沉重,当时东北面临的困境可不止西满,杜聿明兵锋极盛,咄咄逼人。实力是说话的基础,实力相对较弱时,我们必须示弱。所以,当时大部分人都主张遵从中央的决定,从政治大局的角度出发,暂时做一些退让。

哪怕以后再打回来,也不是不行。我们以前在其他地方也都有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只有死守这一条路。而且,如果真的开打,我们到底能不能顶住杜聿明的精锐主力?如果在政治上失了分,而在军事上又无法打赢,到时军政双输,这个风险可不小啊!

讨论来讨论去,几乎要形成一边倒的意见,撤!

关键时刻,列席会议的林彪突然举手表达意见:赞成黄克诚同志的意见,坚守通辽!

林彪看问题更深一层,很理解黄克诚的着眼所在。生存面前,其他一切免谈。我们的部队都被消灭了、饿死了、跑散了,那还谈什么政治主动权呢?通辽不比别的城市,沈阳丢了就丢了,丢了我们照样活。但若通辽再丢,部队难以支持。因此必须守。

东北局难以定夺,向中央请示。

急性子的黄克诚,此时也不顾顶撞中央的风险,越过东北局直接向延安发报,请示毛主席该怎么办!

中央知道东北的难处,也知道黄克诚的难处,但停战协定公布不久,为顾全大局,中央决定采取折衷、稳妥的办法。

中央复电东北局并黄克诚:我控制通辽十分重要。如苏军只带少数国民党人员来接收,不带兵来,你们应很好执行,允他接收,向他提出要求,和他合作,暂不要生硬赶走,免引起外交纠纷。但如果国民党带大兵来接收并向你们开火,你们应在自卫条件下坚决打败顽军。

东北局将中央复电精神转告苏军,苏军负责人一听就连连摇头说:“那就算了,我们不去了。”

国民党方面原打算让苏军在前面当枪使,现在苏军不管了,他们也知道共军不好惹,当时杜聿明暂时无力攻打边远地区,就暂时放弃对通辽的觊觎。

黄克诚大赞,还是中央的应对策略更高明。


参考文献:《黄克诚传》

《黄克诚军事文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通辽   锦州   领导层   国军   我军   根据地   协定   条约   蒋介石   国民党   集体   中央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