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大婚在即,岳母仍有顾虑,毛主席:邵华能为我毛家顶门立户

1949年7月,回到北京的毛岸青进入中宣部,做起了翻译的工作,由于俄文功底深厚,翻译能力很强,毛岸青的事业可谓是一帆风顺,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多篇文章。

但是在爱情的问题上,毛岸英却一直不如意,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女朋友。自从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毛主席对毛岸青这个唯一的儿子更加关心,看到儿子恋爱不顺利,身体久久难以康复,心中非常牵挂。在一次谈话中,毛主席试探性地询问道:

“你觉得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

一句玩笑成就两段姻缘

相比于邵华来说,毛主席和她的姐姐刘思齐相识的时间更早。当年毛主席等领导人在延安观看演出,一出《弃儿》让毛主席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演出结束之后,毛主席仍沉浸在话剧的气氛中,提议要再看一次最后一幕。

当刘思齐再次走上舞台,奔走呼号着“妈妈!妈妈!”时,毛主席的眼眶再次湿润了。结束后,毛主席将年幼的刘思齐招呼到自己身边,询问她的名字和她的父母叫什么。

“那就是我的爸爸妈妈。”刘思齐指着不远处的陈振亚和张文秋说道。

图丨张文秋、陈振亚夫妇

当陈振亚夫妇来到毛主席面前,毛主席看着张文秋觉得面熟,经过提醒,毛主席终于想起十年前他们曾经见过面,而且毛主席还开玩笑地约定和张文秋做亲家。于是他对怀中的刘思齐说:

“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吗?”

刘思齐稚嫩地一声“好!”,让毛主席顿时心花怒放,牵着刘思齐的小手,带着陈振亚夫妇去了他住的窑洞。

自此,刘思齐就成了毛主席家的常客。

这件事过去不久之后,张文秋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女儿。为了体现男女平等,陈振亚夫妇一改传统习惯,让二女儿随了母姓,取名张少华。“邵华”这个名字是她后来的笔名,并一直沿用了下去。

邵华的诞生给陈振亚一家增添了更多的乐趣。陈振亚每天除了工作,不是抱着邵华走来走去,就是给刘思齐唱歌讲故事。虽然在照顾家庭方面,陈振亚闹出过不少的笑话,但他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图丨刘思齐和邵华

可惜这样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39年,中央军委为了培养高级干部,派陈振亚夫妇等几名干部前往苏联进修学习,年幼的刘思齐和邵华随父母一同前往。

第一次坐飞机出国,大人小孩都乐不可支,谁都没想到这趟旅程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磨难。

当飞机降落在兰州机场的时候,陈振亚一行人得知前往苏联的飞机要等到三天之后才有消息,大家只得在当地的八路军办事处借宿,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两个多月。

为了尽快前往苏联,陈振亚等人决定找新疆督办盛世才帮忙,盛世才称苏联派不出飞机,将陈振亚等人搪塞过去。之后陈振亚等人又提出返回延安,盛世才又说内地形势复杂,等情况好转后再送他们回去。

就在大家抱着一线希望,等待苏联飞机的到来时,心怀鬼胎的盛世才正在和国民党特务谋划见不得人的勾当。

当时陈振亚在出行时意外受伤,原本他并不会有生命危险,休养几天便可以出院。结果在盛世才的授意下,陈振亚被医生注射了一剂毒针,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随后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盛世才为获得蒋介石的帮助,露出了“反共”的真面目,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软禁起来,其中就包括即将临盆的张文秋,和年幼的刘思齐、邵华姐妹。

等张文秋母女再度出狱,已经是六年以后。

图丨50年代初张文秋和三个女儿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经过国共双方代表几次商谈,被关押在新疆的130多名革命者获得释放。当他们抵达延安的第二天,毛主席专程前往看望,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了张文秋,和已经长大成人的刘思齐。

就像八年前一样,毛主席招呼刘思齐到家里来玩。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刘思齐第一次见到了刚刚回国的毛岸英。

那个时候刘思齐还将毛岸英当成“大哥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两个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那时中央已经到达了西柏坡,刘思齐前去看望母亲的那段时间中,和毛岸英有了更多地接触,二人分手之后,仍旧保持了通信联系。

毛主席得知毛岸英和自己的干女儿刘思齐相恋,心中满是欢喜,当年自己的一句玩笑话居然成了真。于是他邀请张文秋见面,与她商量这桩亲事。张文秋满口答应下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亲自为毛岸英和刘思齐主持了婚礼,并送了一件大衣作为二人的新婚礼物。

图丨毛岸英与刘思齐合影

在毛岸英牺牲前,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刘思齐回中南海看望父亲,那个时候只要有机会,邵华总会跟着一起去,因此有了和毛岸青见面接触的机会。

“少华是个好孩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亲手将毛岸英送到了战场上,可惜没过几个月,噩耗传来,毛岸英牺牲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毛主席闻讯悲痛欲绝,此后,他便将对毛岸英的思念,全部转化为对毛岸青这个唯一的儿子的爱。

除了关心毛岸青的工作、学习,毛主席也时刻关心着他的身体和婚姻大事,甚至亲自开导他,让他恋爱找对象不要说自己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说自己是个普通的翻译。而且还劝他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样对他可能还有些帮助。

在父亲的一番开导下,毛岸青深受启发。

哥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让毛岸青深受打击,旧病复发日益严重,直至无法正常工作。毛主席立刻将他接到身边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在专家的建议下,毛岸青被送到苏联,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

图丨毛岸英兄弟童年合影

1959年毛岸青从苏联回到大连疗养,由于在苏联接受的是封闭治疗,因此刚刚回国的毛岸青整个人十分憔悴,沉默寡言。为了调剂毛岸青的生活,工作人员经常带着他到海边散步,为他安排最好的生活照顾。

考虑到毛岸青当时没有对象,市委的几位同志热心物色了一位女护士,负责照顾毛岸青的生活,并有意培养两个人的感情。毛主席听说后曾经派警卫员去医院了解过,这名女护士比毛岸青小8岁,政治上绝对过硬,照顾人也非常细心。

毛主席听说这名女护士的情况后非常满意,可是毛岸青对感情的事情不太敏感,和女护士相处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没有碰出一点感情的火花。

后来毛主席和毛岸青见过一面,儿子郁闷的神情,加上恋爱谈得不顺利,让毛主席很是牵挂,因此试探性地询问儿子觉得邵华怎么样。

毛主席的一句话击中了毛岸青的心灵深处,毛岸青感情深沉,性格内向,心里的想法不会轻易说出来。父亲这么一问,正合了他的心思,在父亲的询问下,毛岸青终于敞开了心扉,和父亲有了一场轻松愉快的谈话。

在父亲的鼓励下,毛岸青开始主动给邵华写信,两人书信一来二往,他们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

图丨邵华与毛主席合影

1960年初,张文秋前往大连疗养,带着放寒假的邵华一起看望毛岸青。张文秋的到来让毛岸青喜出望外,一方面他和张文秋几年未见,心里有很多话想倾诉;另一方面,毛岸青日思夜想的邵华妹妹终于来到了眼前。

那一天两个年轻人聊得十分开心,直到晚饭两人才有说有笑地从客厅走出来。在大连待了十多天后,邵华匆匆赶回北京上学,和毛岸青道别时,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

两个月之后,刘思齐对母亲说,毛主席让邵华陪她去大连看望毛岸青。当时张文秋没有在意,之前邵华已经陪刘思齐去过朝鲜,这一次去大连似乎顺理成章。因此张文秋催促女儿早日动身,还叮嘱刘思齐去看看毛主席。

这一次毛主席托她们给毛岸青带一封信,除了对儿子的问候外,更多的是对儿子感情生活的关心,鼓励他和邵华好好谈一谈。当三个年轻人读到“少华是个好孩子”时,都会心地笑了。

大家都看出毛主席有意在撮合毛岸青和邵华,毛岸青看着邵华,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像吃了蜜一般。

那一次的相聚,让毛岸青和邵华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图丨毛主席与毛岸青夫妇合影

从大连回来之后,毛岸青的信件紧随着邵华进门的脚步就到了,随着两人通信越来越频繁,张文秋才注意到女儿和毛岸青恋爱了。一向崇尚自由恋爱的张文秋心里也有了底,也就默许了两人的关系。

为了让两个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毛主席想把邵华转到大连上学,这样学习和照顾毛岸青两不耽误,但张文秋是否同意,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毛主席决定像当年一样,和张文秋这个亲家再谈一次。

“有她帮扶着岸青,也是我毛泽东的福气”

就像当年讨论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事一样,毛主席将张文秋请到了怀仁堂,诚恳地征求张文秋的意见。张文秋对于毛岸青这个孩子一百个满意,唯一担心的一点,就是邵华的年纪小,当不好主席的儿媳妇。没想到毛主席却说:

“女孩儿性格开朗,心直口快,说干就干,不是什么坏事,我毛家顶门立户还真的需要像少华这样的直心眼儿,不怕困难,不计较得失,不在意别人说三道四。我说过,少华是个好孩子,爱学习,求上进,有她帮扶着岸青,也是我毛泽东的福气啊!”

只要毛主席满意,张文秋自然没什么说的,毛主席也十分高兴,老亲家同意了新亲事,亲上加亲,他们就是双重亲家了。

图丨邵华在中南海看望毛主席

就这样,邵华的学籍从北京转到了大连,一边学习一边照顾毛岸青。由于两个人有了更多时间的相处,很快他们就联名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在大连结婚。

毛岸青和邵华的婚事瓜熟蒂落,大连市委为两人办理了手续,并开始一起筹备婚礼。在警卫员的陪同下,邵华亲自选购了结婚用品,按照毛岸青的喜好,选择了一套中山装,自己则买了两件时尚的连衣裙和一双高跟鞋。

出于对摄影的爱好,邵华还买了一台照相机和一套暗室设备。

在五一劳动节前夕,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宾馆举行了婚礼,这一对相差15岁的恋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大连市委第一书记亲自主持了婚礼,邵华则代表毛岸青对大连市领导的关照表示了感谢:

“我和岸青真诚相爱,我们的结合只是爱情漫长旅途的开始,生活的路有阳光也有风雨,但只要我们携手同心,互爱互助,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阵热烈的掌声后,毛岸青和邵华与宾客们碰杯庆祝。这场婚礼简朴而热烈,没有酒席,只有几碟喜糖和花生,宾客们每人分得一杯葡萄酒,送上对一对新人的祝福。

图丨毛岸青、邵华婚礼留影

婚后,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平时毛岸青喜欢读书,不喜欢户外运动,为了让毛岸青多运动,邵华经常请人一起和毛岸青打克郎球,这是毛岸青最喜欢得运动项目。

虽然邵华比毛岸青小15岁,生活上却像大姐姐一般,对毛岸青无微不至地照顾。每次出门,邵华都要帮毛岸青穿戴整理一番,带上出门所需的各种物品。出汗了要准备毛巾擦汗,天冷了要及时给他加衣裳。有时毛岸青头脑混乱说一些颠三倒四的话,邵华还要及时为他理清头绪。

1961年,考虑到双方老人都在北京,邵华和毛岸青决定回北京生活。毛主席同意了他们的决定,却没让他们住在中南海,也没为他们安排工作,而是交给了总参谋长罗瑞卿。

那个时候毛岸青和邵华住在一个小胡同中,忙于学业的邵华整天奔波于学校、家和中南海之间,时间一长,家务和学业上都有了压力,和毛岸青也发生了些小矛盾。

毛主席听说之后,几次写信开导邵华,叮嘱她多读《上邪》。邵华收到信后,觉得自己没处理好夫妻关系,给毛主席添了乱,心里一阵羞愧。按照毛主席的嘱咐,她翻开了《乐府诗集》。

邵华顿时明白,毛主席借《上邪》来表示对她的信任,是真诚地希望她能够和毛岸青一辈子幸福下去。

图丨毛主席一家大团圆

由于邵华和毛岸青结婚的时候,邵华还在读书,为了避免退学,他们一直不敢要孩子,直到1969年才想起来要个孩子。到了临产期,邵华被查出胎儿脐带绕颈,又过了预产期,生产面临很大的危险。

当时医生要邵华自己在大人和孩子中选一个,邵华含泪要求保住孩子,毕竟孩子是主席家的根。一旁陪产的妹妹少林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大声要求医生向毛主席报告。

少林的脾气让院方感到了害怕,向毛主席打了报告,说孕妇难产,大人孩子只能保一个。毛主席看到报告如此荒唐, 偌大的医院连这么简单的手术都不能保证母子平安,便生气地在报告上批示:

“大人孩子都要!”

1970年1月,邵华手术成功,平安产下了一个男婴。毛主席听说这个好消息后,脸上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沉思了片刻,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新宇!

1976年9月9日,毛岸青和邵华分别通过广播得知毛主席去世的噩耗,两人相拥而泣,述说着对毛主席的思念。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毛岸青和邵华不被批准为毛主席守灵,夫妻二人商量了一整晚,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家搭灵堂,为爸爸祭奠。”

图丨毛岸青父子一同悼念毛主席

天亮之后,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毛岸青夫妇的家中搭好了灵堂,面对毛主席的遗像,毛岸青拉着不到六岁的儿子,庄重地向父亲行鞠躬礼,邵华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为这一时刻留下一份纪念。

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毛岸青一家和各地代表缓步走进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也就是在那一天起,邵华的肩上扛起了一副重担,每逢毛主席诞辰和祭日,都要带着全家人来到纪念堂,和大家一起向毛主席默哀致礼,述说心中无限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顶门立户   苏联   朝鲜   大连   岳母   顾虑   盛世   夫妇   父亲   儿子   感情   孩子   时间   邵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