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北约?还是下一个欧盟?伊朗进群后上合组织到底会何去何从

虽然很多西欧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它们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那就是北约和欧盟成员国。


而它们之所以如此“分裂”,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一手主导。

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后,美苏一跃成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作为昔日国际政治舞台中心的西欧,虽身处美苏之间却在国际格局中被边缘化。

为避免西欧被苏联“辣手摧花”,美国除在1947年推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经济复兴,将西欧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更在1949年主导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西欧作为美苏冷战的最前沿。

为了避免成为美苏争霸的炮灰,更为了复兴昔日欧洲的荣耀,西欧各国决心放下仇恨、继往开来。于是以法德和解为起点,“欧洲煤钢共同体”最终建立并成为西欧一体化的起点。

西欧一体化恢宏起步后,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令其它国际组织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大战因为核武器的恐怖制衡再难爆发,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各类国际组织层出不穷,成员高度重合的北约和欧盟无疑是高山仰止的典型。

但北约和欧盟只属于信奉丛林法则的西方,更打着冷战的烙印,有着强烈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包容、平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区域国际组织,就显得尤其亮眼。

和北约及欧盟缘起冷战不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后冷战时代成立的国际组织,前身是1996年建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旨在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妥善处理中国与昔日苏联邻国的关系。

“上海会晤”机制之所以出现,直接原因在于苏联解体后,东斯拉夫势力全面退潮,昔日被压制的势力纷纷死灰复燃。尤其是中亚,作为昔日中原王朝、阿拉伯世界、波斯、突厥等各方势力来了又走的舞台,留下了深深的“伊斯兰化”和“突厥化”烙印。


虽然中亚五国同属逊尼派穆斯林,但苏联时期犬牙交错的“民族识别”,给中亚地区你死我活的民族冲突埋下了祸根。

再加上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世界迫切需要中亚作为遏制中俄两国的翘板,土耳其和印度也有趁苏联解体后形成的权力真空到中亚寻根问祖的冲动,于是一时之间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风起云涌甚至蔓延到中俄等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合作组织横空出世。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上合组织成立后,很快开始了更大领域的合作以及更大规模的扩容。比如将合作领域从军事推广到经济、政治等方面,吸纳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进群,并将更多国家确定为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


相比于北约和欧盟,上合组织由中俄两国主导,对应欧盟的法德联袂领导,同时军事合作优先则与北约基本契合。再加上西方媒体长年累月地将上合组织妖魔化成“东方的北约”,上合组织似乎更有北约的影子。

那么,“形似”欧盟但又“神似”北约的上合组织,在吸纳伊朗进群后到底会何去何从?静夜史认为当然是不走寻常路。

因为上合组织的出发点就和西方痕迹严重的北约和欧盟不同,而且面临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大相径庭。更重要的是,上合组织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共同发起的组织,在携手应对外部问题的同时,也承担着解决彼此关系以及解决各自问题的使命。

说白了,上合组织不仅对外,更要对内,是一种全新合作模式下的一种大胆尝试,伊朗的进群,无疑大大推动了这一进程。

事实上,上合组织从成立一开始,虽然目标一致,但成员却旗帜鲜明地分为两个阵营,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和昔日的苏联加盟国。


中国之所以愿意发起上合组织,直接原因在于中亚的“三股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西部安全,根本原因则在于中亚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1993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蜕变为石油进口国之后,除波斯湾和马六甲海峡外,中国能源进口的另一个途径。

俄罗斯之所以愿意发起上合组织,除了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虽然综合国力大不如前,但却依然有一颗将中亚当成俄罗斯后花园的心。

而明知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影响甚至挑战了俄罗斯在中亚的主导地位,俄罗斯依然愿意联袂中国。除了“三股势力”和美国等共同敌人,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猛烈冲击,实力根本不足以重现苏联荣光。欧亚经济联盟等俄罗斯主导的昔日苏联加盟国间组织,之所以基本不温不火甚至行将就木,根源就在于俄罗斯的力不从心。

所以,借助中国一日千里的实力维持在苏联加盟国间的影响力,是俄罗斯发起上合组织的主要目的,而中国则需要借助上合组织开辟更多的能源通道,解决自身的能源安全问题。


由于出发点的南辕北辙,因此中俄两国对扩容的意见多有分歧,伊朗长达17年的进群之旅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在伊朗之前的第一次扩容,是2017年6月9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

很多人认为,印度的加入,将会使上合组织聊胜于无。毕竟印度一方面自诩中立,和西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和中国有着尖锐的对立,可谓名副其实的搅屎棍。

所以,吸纳印度进群,可以视为俄罗斯掣肘中国的小动作。

但印度入群还有一个有利于我们的“副作用”,就是巴基斯坦也必须入群。

作为名副其实的冤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从立国以来就打得难解难分,虽然信奉离岸平衡的英国殖民者早已卷铺盖走人,但中美苏等国都乐见印巴对立形成的南亚制衡。所以有印度的地方,必定有巴基斯坦的身影,甚至研制原子弹这种事。


所以,中国同意印度进场“搅局”的条件,就是巴基斯坦必须也同时进门。而中巴关系如何兄弟情深,自是不言自明。

由于美国扼守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16个战略关口,我们的能源安全可谓危险重重。所以绕开马六甲海峡,从巴基斯坦和缅甸另辟蹊径就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可能。

但缅甸由于历史原因,即便没有西方国家兴风作浪其北部也风起云涌,因此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承担起“取代”马六甲海峡的重任。

但问题是,马六甲海峡困不死我们的美国,极有可能一路向西,到波斯湾没事找事,尤其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所以拉拢伊朗加入上合组织,获得上合组织名正言顺的安全保护,修建直通巴基斯坦的陆上能源线无疑意义重大。


但这种距离苏联势力范围越来越远的操作,必定令俄罗斯大为不满。而且更重要的是,波斯作为昔日中亚的统治者之一,让伊朗对中亚难忘旧情。而且今天的伊朗,为了对抗美国的海上封锁,也有向北拓展纵深并壮大实力的打算,于是伊朗与中亚重燃旧情。

这对于将中亚作为势力范围的俄罗斯而言当然不可接受。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国—巴基斯坦—伊朗”陆上能源通道打通,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必然更小,所以俄罗斯不同意伊朗进群,伊朗只能等待。

但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俄罗斯在深陷俄乌对抗漩涡时,也不得不承认自身在东方尤其是上合组织内部的力不从心,所以同意伊朗进群乃是顺势而为、顺水推舟。


而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则让中国的能源结构更加安全,同时己方阵营不断扩容,在上合组织内部再也不是一个国家面对一群苏联加盟国的尴尬局面。俄罗斯也在顺势而为中保持了最基本的体面,在妥协后继续和中国一样作为上合组织的领头人。

只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国际组织更不允许出现两个核心,就像欧盟虽为德法两国发起,但本质上却是经济更强大的德国主导一样,上合组织也必然会经历中俄实力天平倾斜的过程。而从中俄当前的局面来看,我们成为上合组织真正领袖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那么,俄罗斯如何在力不从心中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似乎会成为下一步上合组织工作的重心,毕竟白俄罗斯将随后进群,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也在排队等号,未来随着更多方向的扩容,上合组织必将产生独一无二的领袖。

届时上合组织虽然不会成为下一个北约和欧盟,但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否则努力几十年,上合组织终将成为论坛一样徒有虚名的泡影。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北约   伊朗   中亚   巴基斯坦   西欧   苏联   组织   俄罗斯   印度   何去何从   中国   欧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