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道破刘备必亡内因

#头条中国史#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水镜先生对刘备说过的这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听后立马寻觅两人,终于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随后又收服庞统。得到两人之后刘备成功建立蜀地,可距离一统天下仍然有着很大的距离,那么是不是水镜先生骗了刘备呢?

其实并不是的,最开始刘备拜访水镜先生时还很落魄,寄人篱下。当听到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时十分激动,如果自己有这种能人相助匡扶汉室便不再是梦想,抱着这种心情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水镜先生

卧龙之姿:诸葛亮

历史记载:建安六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这才经人介绍结识诸葛亮。此时官渡之战已过,曹操击溃袁绍天下大势尽在其手。目前唯一能与之一战的仅有江东之主孙权,刘备此时手里仅有几千人并不入他的法眼。

诸葛亮出山之时与刘备说了这样一段话:曹操现在手握权势,挟天子以令诸侯,目前不能与其争强。孙权乃江东之主,历经三世,其势力早已根深蒂固不可谋取,唯有先三分天下才是明智之举。从这里看出诸葛亮最开始的想法便是三分天下,后面如果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再直指中原复兴汉室。这段话也被后世称为《隆中对》,成为一代典范。

诸葛孔明

不得不说,诸葛亮真乃神人,对天下形势分析的如此透彻。刘备见诸葛亮聪慧自然听从他的意见,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也正有了那句: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这个时候刘备46岁,诸葛亮26岁。

也正是刘备的相信和坦诚,14年间诸葛亮成功帮他清扫障碍。对抗曹操,赤壁之战,汉中之战等。三分天下只是两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静等天下形势发生变化,杀回中原。

刘备

落凤坡身死:庞统

刘备期间也得到了庞统,不过纵观全局来看庞统对刘备的作用不大。这个不大的原因是刘备已经有了诸葛亮,而且庞统这个人长得不好看又不会说话。

其实庞统一开始选择的不是刘备而是孙权,可等他投奔江东之后却不被重用。这里有两点,一方面是庞统长得丑,反观江东之子多才俊,自然是轮不到庞统发挥。另一方面便是不会说话。

庞统投靠孙权不用重用也很郁闷,他便和身边人说:孙权只看重长相。最后这句话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这也导致庞统离开江东投靠刘备。

孙权

庞统最开始投靠刘备的时候也不被重用,直到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此人天之聪慧可以重用,所以才给了他诸葛亮同等职位军师中郎将。

庞统对于刘备最大的帮助便是献计征蜀,一路上相当顺利,刘备为此还专门设宴款待各位将士。宴会之上刘备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场宴会应该快乐吧。”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这可气坏了刘备,随即把庞统赶了出去。

庞统

至于后来身死落凤坡更是笑话,历史记载: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庞统作为一名谋士只会用计不会武功,怎会带兵攻城?诸葛亮跟随刘备数十载也从未听说过带兵攻城之举。

茂才:刘巴

想必大家都知道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便是子初孝直少一人则汉室难兴。这里的子初便是茂才刘巴,能让水镜先生说出这句话,刘巴的才能显而易见。

刘巴出身官宦世家博学多才,年少有名,荆州刘表多次向其提出招揽都被拒绝。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逝,其儿子刘琮接任荆州牧。面对曹操大军压境,刘琮不战而降。

荆州刘表

刘琮投降后,屯兵樊城的刘备紧跟着南撤,依附荆楚一带的名士纷纷随刘备而去,只有刘巴北上奔曹操而去。从这里能够看出刘巴一开始并不看好刘备,刘巴投靠曹操后被任命为掾(副职官员),命他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可哪成想,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刘备率先占领了此地。没办法,刘巴只能无功而返。

此时诸葛亮还给刘巴写信想劝其留下,不过刘巴认为曹操才是天命所归,如果曹操不能一统天下,自己宁愿去浪迹天涯。刘备听说刘巴宁愿去浪迹天涯也不愿意辅佐自己,心里便开始记恨对方。

理财高手刘巴

后来,刘巴辗转多处来到了益州刘璋手下任职。建安十六年刘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讨伐张鲁,刘巴进言:此事万万不可,放刘备进益州犹如虎入羊群。可刘璋坚持己见,并未听从刘巴的意见,最后被刘备强吃。

刘备进益州时专门对手下士兵下令:你们都给我看好,万万不能伤害刘巴,不然我诛他三族。刘巴对此十分感激,专门向刘备为之前的行为赔礼道歉。刘巴跟随刘备之后兢兢业业,为刘备解决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

刘备,诸葛亮,刘巴

法正可比程昱和郭嘉

法正出身名士家庭,并无虚名,最开始与自己的好友一起投靠刘璋,这也导致并不被其重用。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欲与刘备交好便派出法正出使刘备。

刘璋派法正出使刘备并不是重用他,而是没有人愿意去。此时刘璋的实力弱于刘备,派出使者前往交好肯定被嫌弃,冷落,所以说没人愿意接这种活,最后才派法正前去。

益州刘璋

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这让法正感觉到了重视,正所谓贤才难以明主,便起了投靠的心思。投靠总要带点见面礼吧,回到刘璋处之后便与张松密谋献出益州。

建安十六年曹操打算讨伐张鲁,刘璋听后十分害怕,怕曹操拿下张鲁之后再打益州。此时张松提议:不如我们邀请刘备入蜀,让他讨伐张鲁。就算结仇,也是刘备与曹操的仇恨,怪不得我们。

刘璋听后觉得可行,再次派出法正出使刘备邀请其讨伐张鲁。法正见到刘备后献策:阁下明世英才,刘璋无明主之能,以张松为内应,夺取益州。刘备听完自然高兴,诸葛亮早就说过益州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占据荆州和益州,当即便答应下来。

法正

另一边,张松因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便与刘璋撕破脸皮强吃益州。拿下益州后,法正作为功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丢失荆州,关羽,法正去世

汉中之战胜利后,关羽孤军北伐,一路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好不威风。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导致关羽身死,荆州丢失。刘备知道此事后气愤不已,便要讨伐孙权,不过此时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汉,有传闻称汉献帝已遇害,刘备为其发丧。同年,法正也因病去世。建安二十六年刘备于成都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建立蜀国,建国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讨伐孙权。讨伐路上张飞被部下斩杀,大败而归,这一年刘巴也因病去世。

事后诸葛亮感叹道:若法正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从这里也能看出诸葛亮对于法正实力的认可,可遗憾的是当时法正已经去世,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也病逝白帝城。

刘备死后,蜀内堪当大任的仅剩下诸葛亮,赵子龙和。赵子龙只能带兵打仗,对于内政一窍不通,可以说诸葛亮是忙前忙后。如果这段时间有法正,刘巴帮助诸葛亮也不至于这么辛苦。

刘关张三兄弟

纵观三国,刘备的确有一统天下之争,这一点水镜先生并未欺骗于他。汉中之战算的上刘备巅峰时刻,可5年不到刘关张,法正,刘巴全部去世,仅剩下诸葛亮一个人苦苦支撑,最后活生生被累死。(首先刘关张三人死亡不是诸葛亮的责任,诸葛亮累死指的是他一方面要维护蜀国政权,民生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继承刘备的意志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活活累死诸葛亮

如果汉中之战胜利后,关羽并未孤身北伐,而是由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一同北伐,刘巴和赵子龙守家,仍有覆灭魏国的机会。

关注作者,为您分享很多更有趣的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卧龙   凤雏   益州   建安   汉中   荆州   进益   茅庐   汉室   天下   内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