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治疗中的难点探讨

在肾炎的治疗过程中,肾炎的饮食、尿毒症的治疗等问题颇为棘手,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下:

1.肾炎的饮食调养问题 由于肾炎表现为尿蛋白的丢失,因此,现代医学强调补充蛋白质。我在多年的临床中体会到,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如果采用补充蛋白质的观点,反而疗效不显,而应该禁食一切辛辣香燥和富含脂肪、蛋白质之品,同时强调控制饮食量,以减轻肾脏负担,一般每日不超过250g主食,辅以新鲜蔬菜。此乃甘甜肥厚有助于增湿生痰,辛辣香燥每多化火伤阴,加重郁热生成,阻碍气机通畅。从现代医学讲,蛋白质是含氮化合物,这些物质排泄大多要从肾小球滤过排出,食用多了,氮及废物产生增加,就要加重已病肾脏的负担,机体不仅得不到应有营养的补充,反不利于病情恢复。另外加强锻炼,每日散步2小时,有利于肾脏排氮功能的恢复。事实证明,饮食禁忌和功能锻炼,在辅助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尿毒症的治疗 中医认为尿毒症乃热邪蕴郁,深入血分,而致脉络瘀滞。尿毒症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肾小球发生变性,进而纤维化,或与之相接的肾小管发生营养不良性改变或萎缩,这些病理变化可能是中医称之为“瘀”的实质,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或兼痰饮、湿浊、湿热、积滞等阻滞气机,导致三焦不畅,邪气不能外达,所以采用凉血化瘀,透达瘀滞为法,常用桃仁、红花、赤芍、甘草凉血化瘀,体壮者可加大黄3~5g以通达郁滞、清化湿毒,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

3.尿毒症呕吐的治疗尿毒症中最早和最突出的症状,常为恶心呕吐,是潴留体内的毒性物质刺激胃肠黏膜所致,中医属“关格”范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主因,症见神倦嗜睡,泛恶,甚则口中有尿味。治之当以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大黄,酌加藿香、佩兰之属芳香止呕,清降为本。

4.尿毒症并发高热治疗尿毒症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外感新凉而发热,此时发热非一般外感可比,单纯外感发热,辨清卫、气、营、血。在卫辛凉轻疏,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用药层次井然,而尿毒症发热具有复杂性,内有湿滞郁热阻于下焦,外有热邪犯于肺卫,上下皆为邪郁,用药颇难。若急则治标,用苦寒泻热,但凉遏太过,冰伏湿邪,热郁湿阻更趋严重。因此,用药上既要兼顾热郁肺卫一面,又要考虑尿毒症热郁湿滞阻于下焦一面,热郁肺卫者用辛凉轻宣之品,如淡豆豉、炒山栀、前胡、杏仁、枇杷叶等;湿郁下焦当以苏叶、藿香开其湿郁,茜草、丹皮、赤芍、大黄清降瘀毒。

5.尿毒症的神疲乏力症状 精神萎靡不振和疲乏无力是尿毒症的神经系统表现。一般多认为久病属虚,况尿毒症是肾脏功能的严重衰竭,于是一味温壮滋补以冀取效。在临床上滥用温补,病人反而出现神疲乏力加重,甚则可见心烦急躁,梦多僵赤,牙龈出血,舌绛瘦红,脉弦细滑数。其根源多在于忽视了中医的脉、舌、色、症的四诊合参。应当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神疲乏力,周身沉重,但切脉浮中取濡软,沉按则弦细滑数。弦者为郁,细为阴伤,数为热象,滑主痰湿阻滞,合而言之,乃湿阻气分,血分郁热之征。有些患者之脉浮中取虚弱乏力,但沉取滑数。单从虚弱乏力分析,似属气分不足,但滑数之脉,为痰湿蕴郁于里,如此看来,此虚弱之脉是热闭之象,当为湿阻气分。观其舌质偏红,苔滑润腻,此属阳气虚弱,湿阻气机,热郁于内。若专投温补,岂不是助阳增其郁热,滋腻只会加湿阻,所以细心地分析脉象,才能进一步认识热郁湿阻的病机,才能准确地掌握病机所在。

6.从皮肤奇痒表现分析阴伤脱水,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尿素从汗腺排出后,凝成白色结晶,称为尿素霜,它刺激皮肤引起尿毒症性皮炎,病人自觉奇痒难忍而搔抓,皮肤破后多继发感染。舌苔多滑润腻,舌质红绛,或舌边尖红起刺。舌苔多主气机功能方面的疾病,舌质主疾病的本质。苔滑腻,湿阻气分无疑;质红绛,血分有热可定。脉滑数,按之弦急,滑为痰,数则主热,按之弦急,为肝郁且热之象,心烦急躁,为郁热扰心。妇人月事色深,量多提前,全是热迫血分而妄行。合而言之,乃热郁血分,湿阻气分,治疗必须二者兼顾。

7.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其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头晕目眩。一般认为贫血要补,这是常人最易想到的,一是食补,用高脂肪、高蛋白之类;二是药补,骤进温补滋腻之品,参、附、芪、茸之类,惟补是求。但结果往往是尿素氮、肌酐急剧上升,血红蛋白反而下降。其实尿毒症期,肾衰竭严重,每进蛋白、脂肪类高能量之品,徒增其郁热,同时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结果只能每况愈下。我的观点是控制饮食,以素食为主,多散步,忌食辛辣刺激及脂肪、蛋白类食品,这样做会使血红蛋白上升,尿素氮下降,这也是我在多年临床当中总结的。

8·由于肾脏排水能力下降,所以常有水肿症状,而且经年累月,难以平伏。如何辨治水肿?是采用真武汤壮阳,还是五苓散淡渗?我的体会是;越利水则水肿越甚,越滋补则变证蜂起。细察病人,面色以淡黄多见,或暗浊无华,黄乃土色,湿为土气,湿阻于内,阳气不升,气血不荣于面,故面色黄浊。舌体胖大有齿痕,舌面光滑,有阳虚气弱的一面。但舌质偏红,尖部起刺,唇红赤且干,是为心肝二经内有蕴热。查苔垢厚,尚有痰湿阻滞。按脉多濡软沉取弦数,濡为湿脉,水饮痰浊阻滞使然。弦数为心肝郁热。如此为湿阻气分,心肝郁热,气阴两伤,非单纯虚实论之,采用宣肺疏卫,凉血泻热之剂,疗效卓著。采用宣肺疏卫,化其湿滞,通调水道,所谓启上闸也;凉其血分蕴热,泻其心肝郁火,双管齐下,取效甚佳。

9.如何降尿素氮、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临床上许多患者服用温补益气、滋阴填下之药,反而出现肌酐、尿素氮的上升,病情恶化。从现代研究来看,其原因有二:一是药味本身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都是如此。因肾功能早已衰竭,无力将氮质排出体外,再服用胶类中药或温补药等于增加了氮质的摄人量,而使血中非蛋白氮升高。二是药物本身有抑制机体排出氮质的作用,如附子、肉桂、红参等。因此,我常常采用凉血化瘀以折其郁热,清热祛湿以降其滞涩,结果肌酐、尿素氮下降很快。

10.合并糖尿病的问题糖尿病人,以增加蛋白为治疗方向,用药以补正填下、益气升阳为主。若病久常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症、肾小球硬化症及肾盂肾炎,称为糖尿病性肾脏病变,后期由于肾功能减退而成尿毒症。糖尿病治疗多是甘温益气,甘寒滋补为法。尿毒症治疗,若多用温补,则于病不利,因此治疗颇难下手。临床上采用补泻兼施,分途调理为大法,以益气补虚治其本,降浊祛秽兼治标邪,严格辨证,不得混淆,否则互为影响,此起彼伏。

11.透析主要是为了降低血中氮质的潴留,常用结肠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甚则肾移植。我认为这些方法虽有效,但费用昂贵,病无愈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用中医辨治尿毒症的同时,我主张力争不透,即使病人已走上透析之路,其以中药治疗为主,也可帮助减少透析次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肾炎   郁热   肾小球   外感   血红蛋白   尿毒症   疲乏   肾脏   心肝   难点   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